我们常常听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这是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句话。这里的“仁”指的是仁爱之心,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爱心和温情。由天道不仁以说明人道应无私坦荡,它的核心主张,是提倡人们不要自作聪明,率意妄为,而是一切效法自然,无为处之。
老子认为,宇宙法则是不讲道德的,天地的本质属性是不仁。在老子看来,天地如果有仁爱之心,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意志有为地向万物施加恩泽,按自己的好恶标准改变万物的状态,这表面上是仁,其实是违背自然天性的恶。
因为这样会导致万物生存的自然法则被破坏,比如俗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任何的干预都有可能导致其中的一种生物面临灭顶之灾,打死了蝉,螳螂就失去了食物,绿色植物就疯狂生长;打死了黄雀,那么螳螂就没有了敌人,蝉就会变少。这里的螳螂、蝉、黄雀指的不仅仅是单一的一个物种,而是生物链里的一个成员,正是这一个个的成员让整个大自然生机勃勃,生物链中不同环节的生物其数量相对恒定,才能保持自然平衡,循环不息。一旦天地充满仁慈之心对这种生物链加以改变,就等于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造成了真正的混乱。
所以,老子的主张是:天地的本质属性只能是"不仁",即对生物之间的弱肉强食现象不作任何的干涉,让万物按自然法则在那里自生自灭。
一样的道理,圣人的正确选择也只有一种∶"不仁",就是以"百姓为刍狗"。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好奇,什么是“刍狗”,刍狗是古代用草扎成的狗,主要用来祭祀用,祭祀完毕,刍狗就会被抛弃,没人去管它。就好像现代人祭祀先人用的花圈。
老子认为仁义孝慈原本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不需要提倡它就已经自然地存在于那里,像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子女对父母的孝心,都是发乎自然,根本无须画蛇添足,再去树立"慈""孝"等美名有意识地加以提倡,如果对此奖励倡导,就会在利益和声名的驱动下造成伪道德的出现,导致真道德的丧失,这是典型的好心促成了坏事,得不偿失。
两汉的时期最提倡孝,推行举孝廉的制度,被举荐者可以不考虑阶级,进入仕途。而汉朝的每个皇上的谥号都要有孝,比如说孝文帝,孝武帝,一旦统治者提倡了名教、道学,结果往往就成了社会奉行伪名教和假道学。
《二十四孝》里有个故事“郭巨埋儿”,郭巨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自供养母亲,对母很是孝顺。但是由于后来家境逐渐贫困,他的妻子生了个儿子,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愧疚,觉得孩子可以再生,母亲因此挨饿,那自己就太不孝顺了,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供养母亲。谁知挖坑的时候挖到一坛黄金,上面还写着:“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
这是愚孝,图了孝顺的好名声,这好名声却是建立在剥夺亲生儿子的性命的意图上,换现在的说法就是杀人未遂。
明朝官员林俊为人正直,不随波逐流,看了《二十四孝》里郭巨埋儿这个故事受人美誉,实在看不顺眼,写了一篇《郭巨辩》,长篇大论地把郭巨痛骂了一顿:说你把儿子埋完了回来,奶奶要是问孙子哪去了,你是说不说实话?要说实话,奶奶一气病死了,你郭巨弑母的罪名可就担上了。你到底是孝呢还是不孝?
我们社会上也有一些现象按照老子的标准和批判精神是应该加以质疑和否定的,比如宣传一个人热爱工作很有事业心,这挺好。但不能过分宣扬,这个人家里人生病了不去陪,工作要紧;老婆生孩子了不去陪,工作忙走不开,这就很不恰当了。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妻子也不爱惜、对自己的父母也不关怀,那么,可以断言他爱工作、爱事业绝对不是出于真诚,而完全是装出来的。我想连一个基本的人情都没有的人,他能对事业工作真正负责吗?这个人通过制造自己热爱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假象,骗取公司的信任,获得上司的重用。一旦获得重用,他能给公司带来的也是价值观的错乱。所以社会提倡正气的话,也该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情的,而不是有意制造出来的虚假。
很显然,老子对“仁”的否定,反映了他的政治理念与儒家见解的对立。在他看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为了拯救社会而提出仁义礼乐教化学说用心虽好,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多言数穷”,不但不能拯救社会,反而会导致社会更加混乱。国家的各种政教法令越多,百姓越苦不堪言,表面化形式化的东西就会滋长,只有重自然,非教化,保持虚静无为,才能安身立命,这就是所谓“不如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