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滴滴的自动驾驶梦想,如何照耀棘手的现实

发布时间:2023/4/22 17:18:33   

投稿来源:紫金财经

年9月16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出台,且颁发了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获得路测牌照的企业为:上汽集团、宝马、滴滴出行。

与上汽、宝马不同,滴滴是典型的互联网应用型企业,在上海第二届人工智能大会上,滴滴自动驾驶车队曾高调亮相。会上,滴滴详细展示了呼叫自动行驶车辆的全过程,并自动生成了其自动驾驶的首笔订单。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成熟,相关政策也在陆续制定中。在这个过程中,上述三家将成为在城市道路中展开示范应用、测试、探索自动驾驶商业运营的第一梯队。其中,滴滴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代表,仍然面临不少挑战。

智能驾驶是巨头之间的游戏,除了烧钱还要看家底有多厚,能够烧多久。大部分企业在难以突破芯片技术壁垒和资金的情况下,放弃了自己造车的念头,滴滴也是如此。在商业模式上,滴滴寻求的是与整车厂合作,将车辆投放到滴滴的平台中,在每一单订单中让车厂分成,从而减少资金的压力。

滴滴智能驾驶资金压力很大,不过即便如此,滴滴仍然在布局新能源汽车,摊子越铺越大。与此同时,滴滴面临以高德、美团等平台型APP的挑战,而千呼万唤的顺风车业务,仍然在围绕“安全”这个核心处于极度的纠结中。滴滴的大出行战略,仿佛是在一个十字路口,而滴滴却在这个路口怅然若失。

滴滴的智能网约车梦想

根据《-年中国打车出行专题监测报告》显示,超半数用户偏爱网约车出行方式,方便、快捷、效率高,网约车已经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网约车的蛮荒时代,滴滴、uber、快的等激烈争夺市场份额,网约车市场轮番掀起烧钱大战,最终以滴滴将二者收购告一段落,自此,滴滴出行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多数网约车平台单量平平。

走过网约车的第一阶段后,传统车企幡然醒悟,纷纷切入该领域。年11月,上汽集团推出“享道出行”,将其定位为中高端网约车平台;一个月后,宝马也启动了网约车项目,并将标准定位为豪华网约车。然而,二者受制于定位,以及其较为高额的费用,其网约车项目推进一直不如预期。

对于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而言,自动驾驶主要以网约车平台订单为主要业务来源,尽管传统车企着手寻求变革,但目标人群定位与定价问题依旧是一个亟待突破的难点,有限的订单量,对于自动驾驶的实际落地应用将产生一定的限制。

而对于滴滴来说,如何增加运力,并能够以更为低廉的价格提供服务,是抢占市场的抓手。不过滴滴在造车方面并无优势,之前滴滴一直寻求与整车制造商的合作,不过车企兴趣阑珊。

除了向传统车企伸出橄榄枝,滴滴对新能源车的兴趣也很浓厚。天眼查数据显示,上海忠澜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于9月12日发生了多项工商变更,其中注册资本由万元增加17.65%至.万元;同时,滴滴的投资实体——嘉兴桔子共享投资合伙企业成为了公司的新增股东。

根据程维的设想,滴滴预计将在年之前,率先在平台推广超过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并将提前筹备搭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体系,为滴滴平台上的新能源汽车司机带来充电服务。

不管是与传统车企合作,还是布局新能源汽车,最终解决的都是智能出行的运力问题。今年8月5日,滴滴出行一纸声明宣布,旗下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专注于自动驾驶研发、产品应用及相关业务拓展。自动驾驶部门独立单飞,滴滴特别看重这块业务。

相关资料显示,一些顶尖的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大多在9亿美元左右,随着应用落地的推进,这个数字也将继续上涨。亏损7年的滴滴,能否继续将更多资金投入在自动驾驶领域,“活”到盈利阶段,对于资金链越抻越紧的滴滴来说,是个未知数。

滴滴的每一步布局,都需要雄厚资金支持,同时企业要上市,财务报表不能太难看,不仅影响公司估值也不利于股价。自动驾驶系统是出了名的烧钱快,未来五年内也未必能完全落地。以滴滴目前的现金流储备,估计也烧不了几年,而滴滴的出行业务本身也在负重前行。

滴滴烧钱,为他人做嫁衣?

滴滴诞生已有七年之久,大众普遍认为,滴滴占据了90%的网约车市场,但企业诞生至今并未盈利,财务数据显示,年滴滴亏损达到了亿,裁员接近人。

长期以来,高额补贴拖累业绩,但又不得不补,滴滴在这个问题上一直辗转悱恻,不得其解。滴滴此前曾表示,企业将抽成的绝大部分返还给了司机与乘客,年整体毛利率仅有可怜的1.6%。

除了高额补贴,滴滴铺摊子也是大手笔:个城市的高度覆盖,过度的版图扩张致使数据获取与消费场景海量增长,间接导致平台运营难以精细化,业务管理冗余颇大。为此,年滴滴更是打出“聚焦出行主业,关停并转非主业,持续减员”战略措施,以实现“过冬”。

其他竞争对手也没闲着,近期嘀嗒迎来了5周年。作为网约车月活亚军的平台,该企业拥有用户达到了1.3亿。尽管嘀嗒目前还难以与滴滴的市场份额相提并论,但嘀嗒已经实现了盈利,较之盈利之日遥遥无期的滴滴,嘀嗒显得底气更足。

还有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需要滴滴解决。对大多数网约车使用者来说,滴滴客户端已经稳稳的在手机上存在了5-6年时间,当年补贴大战培养了一批忠实用户,换过手机也会安装上,要叫车就顺手打开滴滴,用得频繁的还会放在首页。但是现在,他们正在养成新习惯,卸载越来越少用到的滴滴客户端。

高德是业内最早推出“聚合平台”的企业。美团也快速跟上。年7月,高德地图发布了一站式公共出行服务平台,已接入首汽约车、嘀嗒出行、滴滴出行、阳光出行、AA出行、曹操出行、神州专车等出行平台服务。

美团打车于年4月26日在上海、南京上线“聚合模式”,其模式和高德类似,用户可以在美团一键呼叫多个不同平台的车辆。通过这个业务,高德和美团满足了用户需求,圈占了用户,自身价值也提高了。

根据极光大数据今年二季度数据显示,高德地图市场渗透率为45.8%,美团市场渗透率为32.9%,滴滴出行市场渗透率为14.6%。高德地图在流量获取方面有明显优势。消费者在高德地图这样的平台上,可以选择多个服务商,可以进行比价,节约费用,而且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掌握了选择主动权,多选几个网约车品牌可能会更快乘车。

迁移到这样的平台上之后,消费者没有品牌忠诚度,基本上是谁便宜选谁,谁接单快选谁。那么滴滴辛苦培养的用户习惯,辛苦积攒起来的用户,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顺风车!顺风车!顺风车!

除了资金难题,聚合类应用平台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糟糕的声誉也是滴滴难以承受之重。

年,滴滴顺风车事故频发,在舆论压力下,滴滴不得不关闭顺风车业务。坦白来说,顺风车司机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大家主要的焦点,还是觉得滴滴没有把好审核关。滴滴不断采取措施,也没有消除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的疑虑。

智能网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滴滴是乐见其成的,因为可以有更多手段和方法应用于出行领域,审核把关也不像原来那么被动。滴滴方面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出行安全领域,实时识别疲劳驾驶等驾驶不当行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仅今年上半年,滴滴涉及交通事故数量约降低了15%。

从长期来看,滴滴的自动驾驶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或许将进一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进而提高出行安全性。受自动驾驶领域发展启示,行业内相关人士也针对滴滴顺风车提出了新的猜想: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消费者之间或可根据数据匹配实现拼单,并匹配更为智能的报警机制,以减少恶性事件发生。

近日,滴滴市场品牌部门,做了一个与顺风车相关的小活动,在朋友圈中颇受好评。有不少人猜测这难道是滴滴为顺风车的推出造势的节奏?紫金财经据此询问滴滴,滴滴的公关人员予以否认。

顺风车对于滴滴来说,不止是提供运力,也是向车主侧延伸服务的入口。滴滴的长远目标,不止于做出行需求和运力的撮合平台,对滴滴来说,大出行才有大空间。

滴滴现在估值高达亿美金,而这绝不是网约车业务能承载起来的。据媒体计算,滴滴年GMV约为亿元,整体利润为10亿元,年则是亏损亿元。

滴滴承诺要让顺风车回归本质,更加地真实、顺路、安全。滴滴的整改,在“更顺路”上的措施包括取消附近选单功能、限制每日接单次数、司机常用地点设置,这些措施基本上把顺风车城内的场景定位在上下班。上下班场景中的顺风车安全度确实会高很多,但是符合场景的车辆数也会减少。

在路线和订单次数上限定严格,会排除掉之前很多的“专职”顺风车,净化顺风车司机环境,但也会给真实的顺风车出行加高门槛,损失一部分运力。滴滴却不得不面对这部分“失去”,毕竟顺风车现在需要绝对的安全。

后记

滴滴的大出行战略仍然会继续推进,智能网约车还是有很多值得期待的想象空间。

对于安全,滴滴一直在采取行动。9月24日,据滴滴出行的消息,为明确网约车经营服务的安全要求,滴滴出行近日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属企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发布了《滴滴网约车安全标准》,涵盖滴滴在安全责任制、驾驶员与车辆管理、安全响应处置、隐患治理与风险管控、安全绩效管理等各方面的详细要求,共包含96项条款和19项安全制度。

此前程维在内部会议上说过,好胜心超过了初心,最终在顺风车上栽了大跟头,但公众对于滴滴何时推出顺风车,一直有所期待。

在所有的网约车业务中,紫金财经一直认为,顺风车是最符合现代社会节约、环保、共享、道德等理念的,在滴滴彻底解决安全问题之前,不敢贸然行动,再次推出是滴滴最后一次机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2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