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春秋战国的提前结束,是因为这两人,一

发布时间:2023/4/13 13:58:24   

“春秋战国”的提前结束,是因为这两人,一个是鬼谷子

周朝末年的时候,由于对诸侯的分封越来越多,导致了周朝的实际控制力变弱,最终诸侯们干脆连朝拜天子这样的大事都不去了,各诸侯拥兵自重,完全不把周朝天子放在眼里,在诸侯里面最着急,最有野心的一个便是魏惠王了,魏惠王不顾朝中重臣的劝阻,不顾天下的非议,不顾留下有违人伦骂名的风险,一意孤行。

他找来做王服的工匠,为自己制作王服,成为了诸侯中第一个称王的人。从此以后,连年战争不断,民不聊生。这个时候出现了两个人,他们催化了战争的进程,并提前结束了战争,以此减少了人员伤亡。

魏惠王称帝后,便邀请各国前来朝拜,结果很多诸侯国都不服他,魏惠王独自坐在龙椅上很是落寞,他本来猜到了这样一个结局,但是没想到这么打脸,正在他感觉气愤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什么,就问身边的下人,卫公怎么没来?他的下人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这个问题,魏惠王就说道:“别的诸侯不来就算了,他竟然也不来,真的是翅膀硬了”然后就下令去攻打卫国。

因为卫国是一个小国,而且又是魏国的邻国,所以是一个比较好捏的软柿子,于是魏惠王就准备拿他开刀了,然后就下令让自己的宝贝太子带兵5万前去攻打。卫公虽然平时是一个胆小怕事战战栗栗,日常小事上看起来很软弱的一个人,但是在大事面前,从来都不含糊,当他得知魏国派兵前来攻打自己的时候,就下令人在城在誓与卫国共存亡。

魏国虽是小国,但是由于卫公人比较随和,所以他们这里从不发生战争,在这里生活的人非常富裕,他们的民政也很宽松,因此百姓也非常的爱戴国君,这个时候,百姓们听到卫公要誓死保卫都城,便军民一心,一同对抗外寇,所以魏惠王的魏武卒在当时虽然很厉害,但是也久久没有攻下这个“小国”,只是经过几日的厮杀,双方都伤亡惨重,战场是横尸无数。

在落日余晖下,有几个灰色的影子,匆匆闪过,到达战场上。领头的是一个老者,白发长须,一看就是得道高人。他看着这些无辜惨死的人,内心非常的悲痛。此人名叫随巢子,他以兼爱著称天下。说到兼爱想必大家现在已经猜到他是谁了。是的,他就是墨家巨子。随巢子看到如此多的人惨死在这里,想到如果这场战争继续下去以后还有更多的人,要为此而付出生命。

他想要阻止这场战争,以免更多的人遭遇不测,于是他就跑去魏国对魏惠王说了这样一句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结果魏惠王却回了这样一句:“本王,便是捉那个捉黄雀的人。”随巢子见魏惠王冥顽不灵,只得摇摇头,唉声叹气的离去了,对魏惠王他自然没有抱什么希望。当下他正觉的苦恼,这时候他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老友——隐居在云梦山的,鬼谷子。

只是鬼谷子这个人,早已忘却人间恩怨,一心向道。好几次随巢子请鬼谷子下山,且屡次没有成功,甚至有一次随巢子为了让鬼谷子下山救助世人,不惜吞下毒蘑菇,差点气绝身亡。但是鬼谷子依然没有答应他,随巢子见到了最后依然没有办法请他下山,便想着只得各退一步。

鬼谷子既然不愿意出山,那就让人拜他为师,他徒弟出山,总不是不可以把。鬼谷子本也无心收徒,无心去管这天下之事。鬼谷子觉得自己应当置身事外,可是听了随巢子一次又一次的劝说,不仅也怀疑起自己的初衷。当下天下之事,本是人祸,人祸应该由人去解决,所以最后鬼谷子就破例收了四个徒弟,分别是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这四个人。

他们或擅长游说,或擅长排兵布阵。他们下山之后各显神通,以纵横之术,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速度,控制了战国时期的发展趋势,从此在世上留下了: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威名。鬼谷子也因此成名,让世人发现了他的才能。据鬼谷子学生所说:“先生的学问深不可测,不是我等可以领悟的。”由此可见,鬼谷子究竟有多么的厉害。

看到这里,大概大家也都明白了,如果不是隋朝子,一心救民,兼爱天下,苦口婆心的劝说鬼谷子救世,鬼谷子也无心管理天下之事;如果不是鬼谷子的才能,传授给徒弟,让徒弟去解天下之难、百姓之难。恐怕当下的格局已经不是,现在世人所熟知的这样了。

小编才疏学浅,字里行间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不吝指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0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