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的天敌 >> 儿子被人煮成肉羹,他面不改色连喝三碗这
导读:本章为《资治通鉴·周纪一·节四、五》的内容,讲述的是“乐羊伐中山国”这一历史事件,这是一场巨大的政治阴谋。其中不仅涉及到了乐羊所效力的魏文侯、乐羊之子乐舒所效力的中山国(没错,他们父子在敌对阵营),还涉及到了魏文侯的相国翟璜以及乐羊自己的利益。可以说,这四者之间在不断地权衡利弊,最终在导致了中国古代史上最为骇人听闻的事件——乐羊食子。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资治通鉴·周纪一·节五》
儿子被煮成肉羹,他却连喝三碗
司马光以相当简略的笔触将“乐羊伐中山国”的事件一笔带过,但事实上在他的轻描淡写中,隐藏着一件相当血腥的事件——乐羊食子。
中国一直以来流传着一句名言叫作“虎毒不食子”,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儿子对父亲未必全是真感情,但父亲对儿子的感情都是真的。这种血脉亲情不仅一直维系着中国人的家庭,事实上维系着周朝以来的宗法制度,但周朝的创立者却是“食子”的。
周文王当年正是吃了儿子伯邑考的肉,才骗过了商纣王,最终回到了西岐创立大业。由此可见,历史上所谓伟大的人物,大都是需要一定冷血的,历代的帝王往往是不怎么讲究亲情的。
乐羊这个人虽然不是帝王,但他在两军对阵的过程中,也吃掉了自己儿子的肉,并且是连喝了三大碗。
公元前年,魏文侯发兵进攻当时的中山国,当然,中山国的前身其实是鲜虞,它更早可以追溯到白狄时期。在春秋的早期,这一非华夏部落一直是周朝王室的大患,由于它的位置在燕赵之间,所以一直是晋国人在与它对抗。
“三家分晋”之后,魏文侯再次起兵攻打中山国,他的相国翟璜推荐了自己原先的门客乐羊为主帅,与卫国人吴起一起指挥这场战役。
魏国攻打中山国是“以弱胜强”的战役,这场战争一直持续了7年,直到公元前年,魏国人才彻底地征服了中山国,而魏国人制胜的法宝居然是乐羊的儿子。更为有趣的是,中山国人也将全部的身家押在了乐羊的儿子身上,于是,最终影响战局的人物变成了乐羊,而不是赫赫有名的吴起。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乐羊的儿子乐舒,但是在中山国做官,而乐羊又担任了魏国攻打中山国的指挥官。
整个战局实际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相持不下”,由于魏国的实力不如中山国,所以乐羊便采取了“缓兵之计”,想以此来慢慢消耗中山国的实力。
但是,乐羊因为自己儿子的这层关系,便在魏国的舆论界相当敏感了,他按兵不动的决策使得朝中的文人有意见了,这些人开始攻击他与中山国“暗通款曲”。魏文侯马上就不干了,他又不好直说这件事情,于是便三番两次地派人去前线监视乐羊。
中山国的情报工作还是做得不错的,中山国的君主马上得知了魏国内部的动荡,他于是便在乐羊的儿子乐舒身上下了工夫。中山国与晋国几百年来一直在打仗,可以说是互有输赢的,其实中山国是不怎么惹事的国家,只是晋国人和周天子一直觉得人家是夷狄,不容许他们存在而已。
中山君一看魏国内部起哄了,马上就乐开了花,他把乐羊的儿子乐舒绑在城楼上,其实就是故意做给乐羊看的。“你要是不退兵,我就杀了你的儿子!”中山君事实上这招挺臭的,他等于是直接将乐羊逼上了绝境——总不可能因为自己的儿子,就马上退兵吧?即便是退了兵,乐羊的儿子活了下来,魏文侯还是会杀了乐羊让其他人去攻打中山国。
乐羊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要是中山君不将自己的儿子绑在城楼之上,或许自己还能够就得了自己的日子。但是现在,要么是自己先死儿子后死;要么是儿子死,自己混个一官半职,只要有脑子的人都会选择后者。
但是,乐羊还是低估了中山人的野蛮——他们将乐舒杀死,然后煮成了肉羹,派人送到乐羊的大帐中。
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鼎羹与其首,乐羊循而位之,曰:“是吾子。”已,为使者跪而啜三杯。——《战国策·卷二十二·魏第一》
乐羊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只能硬着头皮说:“啊,这是我的儿子啊!”然后将肉羹一饮而尽,而且是连干了三大碗。
看似是抬爱,实际上是报私仇
最后中山国君主一看,这没有办法啊,对手实在不像是一个人类啊,这哪是人能够做得出来的事情呢?于是,便乖乖地缴械投降了,中山国从此便被魏国收编了。
使者归报,中山曰:“是伏约死节者也,不可忍也。”遂降之。为魏文侯大开地,有功。——《战国策·卷二十二·魏第一》
消息传到了魏国,又是一片哗然,文人的嘴就是这样,根本就闲不住。这次舆论界的焦点倒是不在中山国了,而是在乐羊的身上:“连自己儿子都下得去嘴的人,还能够在一起好好玩耍吗?”
当然,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个叫做堵师赞的大臣,《韩非子·说林上》的原话是这样的:“其子而食之,其谁不食?”一句话就说得魏文侯毛骨悚然,从此以后便不再重用乐羊这个人了。
魏文侯总体上来说,还是相当高兴的,因为中山国是一块大肥肉。但是,最高兴的人其实不是他,而是他的相国翟璜!
原因相当简单——翟璜为自己的儿子翟靖报仇了!乐羊的儿子乐舒,曾经在抵御魏国进攻中山国的过程中,杀死了魏国翟璜的儿子翟靖。而非常不凑巧的是,乐舒的老爹乐羊不仅是魏国的大臣,而且之前恰恰是翟璜的家臣。
这就相当尴尬了,翟璜作为堂堂魏国的相国,总不可能公报私仇吧!但是,杀子之仇可不是小仇,就是说破天去也是要报的。
于是,翟璜这个人便策划了一场重大的阴谋,他主动推荐乐羊作为魏国攻打中山国的将帅。他的这一举动可谓是一箭三雕:第一,让乐羊与乐舒兵戎相见,中山君肯定会在乐舒身上做文章;第二,乐羊确实是有打仗的本领的,他的后代有一个人叫作乐毅,可见其家族是有这方面的天赋的;第三,为自己落一个好名声。
果不其然,《吕氏春秋》中便记载了这件事情,翟璜被称为“不徇私情”的正直官员。但事实上,笔者对于这件事是有所怀疑的,因为翟璜这个人为相整整30年,最后还得到了善终。你要是说他没有一点心机和手段,这恐怕说不大过去,毕竟伴君如伴虎,30年不出事的官员都不是一般人。
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资治通鉴·周纪一·节五》
大家看看这段对话,可谓是滴水不漏,翟璜这个人真的是八面玲珑,谁也不得罪。
我们大胆地推测一下,翟璜真的是真心诚意地举荐自己的仇人之父吗?或许背后还有更为深层次的目的吧,当然,要是按照正史的说法,那翟璜的境界真的是太高了。然而,这一点在逻辑上说不通,因为当时吴起也参与了魏国对战中山国的指挥,而翟璜只字未提吴起。
姑且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笔者认为“乐羊伐中山国”的举荐过程,实际上就是翟璜一手策划的复仇大计。
真正的大赢家,其实是魏文侯
真正的高人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在魏国对战中山国的整个战局中,看似主导者是乐羊和中山君。然而,我们都忽视了背后的一个大人物——魏文君,他才是这次战役的大赢家。
魏文侯这个人的段位有多高呢?看司马光是如何介绍他的就知道了。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于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资治通鉴·周纪一·节五》
魏文侯首先就占据了舆论的制高点,而且他笼络人心的手段高明得很,两类读书人都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卜子夏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子夏大家一定听过,他是孔子的亲传弟子,被誉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卜,子夏就是《论语》中的子夏。田子方是子夏的学生,段干木也是子夏的学生,但这两个人的学派还不大一样。
田子方是标准的儒家学者,他还是子贡的学生,但段干木就不一样了。他除了是儒家学者之外,还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的后代,“魏封于段,为干木大夫,是以段为氏也”。(胡三省注)
魏文侯不仅以君王的身份去做子夏的学生,还非常尊重老子李耳的后人,这使得天下的读书人极为舒畅。除了在舆论领域是个高手之外,魏文侯在政治上更是一把好手,他直接使得韩、赵两家以他为尊。
韩王想从魏国借兵去攻打赵国,魏文侯说:“那是我的兄弟!”赵王想从魏国借兵打韩地,魏文侯又说:“那是我的兄弟!”既然大家都是兄弟,那么就让魏文侯做大哥吧,当然,魏文侯还从其中落了个好名声。
魏文侯真的是儒家学者描绘的那般“学勤好问,慈惠安民”(文的谥法意义),其实不然,否则的话他为何会举全国之力去攻打中山国呢?难道真的是为了儒家的“尊王攘夷”吗?非也,一切都不过是利字当头,春秋已然无义可讲,更何况是战国时期。
如果魏文侯真的信服儒家的那一套,那他的帝王之位就不必当了,因为魏国是“三家分晋”来的,魏文侯的爷爷原先不过是晋国的卿大夫。家臣篡了主子的位置、分了主子的土地、得了主子的人民,难道还有什么道义可讲吗?
魏文侯作为一国君主,在两国交战的时刻,是不可能仅凭臣子的推荐就任命将领的,即便这个臣子的威望再高。真实的情况只有两个:第一,乐羊这个人确实有能力;第二,在对付中山国的问题上,乐羊比吴起更有优势,而这一点优势就是他的儿子乐舒。
换一句话说,即便是翟璜不像魏文侯推荐乐羊,魏文侯也会主动找到他。但翟璜的小算盘帮了魏文侯的大忙,有了这个老臣为魏文侯背书,他便可以名正言顺地起用乐羊。
而乐羊的优势就在于,他的儿子是在敌方的阵营中,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打败仗的。中山国要是胜利了,乐羊必然会背上“通敌”的罪名,最终是死路一条;中山国要是打输了,乐羊儿子的生死只能听天由命,对于君王来说,乐氏父子不过是棋子而已。
而中山君必定会用到乐舒这个“杀手锏”,实际上这等于是将乐羊逼到了绝路,他唯有舍弃自己的儿子,才能使得自己的损失最小。
对于能够带领千军万马作战的将领来说,私人感情是最不靠谱的,这是一个将军最为基本的素质。而对于一个执掌生杀大权的君王来说,人命是最不值钱的,一切都不过是棋子。
世事纷繁而环环相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固然不假,但黄雀又何尝能够想到自己背后的那只苍鹰呢?大家都很可怜,大家又都可恨,既然成为了游戏的玩家,那么就要愿赌服输。
当然,其实“中山之战”根本没有输家,乐羊很可怜吗?他也得到了善终,乐氏的子孙后代在灵寿这个地方安家落户,这对于乐羊来说,或许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