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生活环境 >> 文杰说邮黄鹂鸣翠柳东风第一声
东曼伟:摄影————————————————
描写黄鹂鸟的诗,给我留下深刻鲜明印象的,就是诗圣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了,“鸣翠柳”的“鸣”字用得妙绝。给你入画之灵动,能想象出黄鹂鸟抓住飘动的柳丝,荡悠嬉戏时,那种春天才会萌动的鲜活明丽,盎然生机。可谓享誉千古,冠绝万代。黄鹂,鸟纲、雀形目、黄鹂科、黄鹂属鸟类的通称。黄鹂因其羽色鲜黄而名,共有28种。中国有6种。黑枕黄鹂为典型代表。国家邮电部年9月10日发行了特种邮票《益鸟》,编号T79,全套小型张一枚,邮票5枚。而邮票第三枚就是黑枕黄鹂。黄鹂鸟,绀趾丹嘴,体形小巧,馨风飘羽,金黄灿亮,给你眩目的艳羡。明代李东阳有诗:“金堤柳色黄于酒,枝上黄鹂娇胜柳”,以明黄的柳色来映衬黄鹂,感觉别有韵致。黄鹂鸟的巢颇为奇特,似摇篮一般,悬挂于柔韧的枝柯梢头,随风摇曳,自然灵动中让你感到,什么是诗意栖居的恬适。巢为深环状,用干草、枯枝、竹叶、草茎做成,再用细根、卷须及蛛丝缀合,内铺松针、兽毛、草穗,黄鹂的营巢技术,细腻而精巧,堪称一绝。黄鹂又名黄莺,因“莺歌”“莺声”而驰名天下。有春天的“东风第一声”之美誉,这出自李东阳《黄莺》一诗中:“柳花如雪满春城,始听东风第一声。”黄莺鸣声圆润嘹亮,低昂有致,富有韵律,宛转似笙簧,清脆如织机,十分悦耳动听。黄莺也被称作是大自然的“歌唱家”,是诗人经常歌咏的对象。古人以莺音入诗者,如“娇莺呖呖啼芳树”“最好音声最好听”“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莺歌暖正繁”“暖入黄簧舌渐调”“夏木阴阴啭黄莺”“织锦机边莺语频”“树树树梢啼晓莺”等。《世说新语补》载,南朝刘宁时的戴墉最爱听莺,春天他常“携双柑斗酒”出游,问他去哪里;回答说:“往听黄鹂声”。黄莺是鸣禽。我过去曾多次听到笼中黄莺的叫声,十分悦耳,灵动清脆如珠落玉盘,似泉水叮咚。在西安,我结识有几位善养鸟的朋友,从他们那里讨得一些鸣禽的初级知识。知道黄鹂也属于和画眉、八哥、百灵、云雀一类的鸣禽。南朝谢灵运的诗《登池上楼》中就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鸣禽宛转动人的歌喉,给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诗情画意。记得前些年春天在秦岭之南的佛坪老县城采风,一次,坐下歇息时,从身旁一丛柳树中传来了特别灵动好听的鸟叫声,啊!是黄莺。我随鸟声寻觅不见,却不敢站起来,怕惊扰了莺声,遂闭目凝听,这美妙的百啭歌喉,比之囚笼之歌唱,那就如天籁之音,回荡在一片美妙至极的意境中,让我如醉如痴地享受着这音乐的盛宴,真有让耳朵过了一次年的感觉,也可以说清音洗耳,甚尔洗心了。这让我体味到了南朝戴墉这种雅人“听莺”如痴时的那种陶醉,也让我享受到了“鸟鸣山更幽”意境的妙绝。。 让我有点自豪的是,诗圣杜甫也爱莺声,他的《斗莺》诗云:“哑咤人家小女儿,半啼半歇隔花枝。”他用拟人手法把花枝后面的莺声,比成是妙龄少女的歌声,“自在娇莺恰恰啼”。如今,以“燕语莺音”来形容少女之声,大概就是源出于此吧。黄莺早在南北朝时就被当作春天的意象符号,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就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唐代有韩愈《早春雪中闻莺》一诗中的:“朝莺雪里新,雪树眼前春。”司空曙《残莺百啭歌》一诗中的:“送暖初随柳色来,辞芳暗逐花枝尽……共爱奇音那可亲,年年出谷待新春。”白居易诗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宋代还有黄庭坚《调寄清平乐·晚春》中的:“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诗人也喜欢把黄鹂与“情”联系起来写,王安石有:“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诗传于世仅《春怨》一首的唐代诗人金昌绪则写道:“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中情怨,意味别具,不需详解,就能感悟到其用情之深了。唐代吴融在《莺》诗中写道:“日落林西鸟未知,自先飞上最高枝。”李商隐在《天涯净》诗中写道:“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枝。”古人爱黄莺,以“占高枝”形容其地位身份之高贵。元曲四大家的王实甫为他的《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定名为崔莺莺;曹雪芹的《红楼梦》把薛宝钗的丫环,起名叫莺儿,如此命名是否象征着崔莺莺、薛宝钗有“占高枝”的意思呢?我奇怪的是,一些诗人喜欢在诗中咏黄鹂鸟,偏偏能引出传颂千古的佳句。例如:秦观的:“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往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你看,这几句:“夜月一帘幽梦”“花动一山春色”“野渡无人舟自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无疑都是不可多得,映照古今的警句佳句经典。年10月8日国家邮电部发行的J60“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绘画艺术展览纪念”邮票中还有一枚(3---2)票面上展现的是画家于非闇画的工笔花鸟画《黄鹂玉兰》。于非闇为我国近现代中国画史上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并有着重要成就的画家,为现代工笔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曾任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声名卓著。这幅《黄鹂玉兰》,为工笔花鸟画中描绘黄鹂鸟的不可多得之精品,雕青嵌绿,富丽绚彩,亦清逸绝伦。有关黄鹂有点负面影响的作品,有一首台湾的,很好听並广为流传的叙事性民歌《蜗牛与黄鹂鸟》,歌中骄傲的黄鹂鸟,嘲笑背着重重壳的蜗牛,自己反而成为被嘲笑的对象。还有成语:“螳螂扑蝉,黄雀在后”,这黄雀就应该是黄鹂。而埋伏“在后”,总给人有点伺机而动的阴险意味。但这些都影响不了我对黄鹂的喜爱。因为它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有了它的歌声,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真正是:黄鹂鸣翠柳,东风第一声。先飞最高枝,此鸟最关情。年4月14日发表于《文化艺术报》年4月25日连载“文杰说邮之二十四”责编:曹甜。
朱文杰:年生于西安,现任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砖汉瓦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市文史馆馆员。系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出版诗集《哭泉》《灵石》《梦石》《朱文杰诗集》(上、下卷);报告文学《老三届采访手记》;散文集《清平乐》《拾穗集》《长安回望》《吉祥陕西》(上、下卷),《邮票上的美丽陕西》。
老西安记忆长按可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