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到诗就会想到唐诗,其实这是一种思维的误区。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文”两种体裁一直是文坛上的主角,从先秦到晚清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后来出现的那些“词”、“曲”、“杂剧”、“小说”等等文体,那都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游戏娱乐作品,一直处于边缘化。所以,不仅唐代有很多诗人和作品,历朝历代都如此,只不过唐诗正好处于诗体变革的阶段,发展得很快、很完备而已。唐诗处于一种特殊的节点上,占了时代的便宜古典诗歌经历了先秦谣谚、《诗经》、楚辞时代,四言杂言体盛行,到了汉魏两晋时期,有了逐渐变革的趋势。这种变革体现在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拓展上。从内容上来说,各种流派都处于逐渐形成的阶段,比如山水、田园、游仙等等流派,唐代诗坛中有很大影响力的流派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在萌生。也有很多知名的作品、作家,比如谢眺、谢灵运等等。从形式上来讲,诗歌稳定在五七言体,而沈约等人永明体的创造更是直接开启了近体诗的序幕,这对于唐代的诗歌有着非常重大的启发意义。而唐代正是承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余韵,整个诗坛处于一种融通的状态里。从内容上来讲,山水、田园、边塞等等流派在唐代都得到了完备和发展,并且结合了盛唐气象,在观感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少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战乱的影响而出现的衰退、愤懑之气,又因为科举的出现,使得社会阶层得以打破,文人的创作也带有很多希望、得意的色彩,即使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读书人,也不曾感到对于未来的绝望。这样的诗歌必然会给人非常舒适的阅读体验,尤其是以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来说,更喜欢向上的精神状态。从形式上来说,唐朝正好处于近体诗和古体诗都比较盛行的特殊时期,在之前的时代里,古体诗占主体地位,并且近体诗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后的时代里,近体诗占据绝大优势,古体诗鲜有优秀作品。所以,这就形成了唐代的特殊地位,在这一时期的诗坛是兼容并包的,有近体诗大家杜甫,也有古风大家李白,无论古体、近体,只要想写,只要是佳作,都能让一个诗人名满天下。这种现象在之前或者之后的时代是不存在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沈约等人用“四声八病”的理论创作永明体,被推崇古体诗的人所诟病;而之后的朝代中,近体诗一家独大,很难见到优秀的古风作品,篇幅稍长的也多是接近通俗文学的长篇叙事诗,更是在诗坛的边缘地位。所以,唐朝诗歌的成名,除了自身的优质之外,还占了时代的便宜,没有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唐诗的魅力也会大打折扣。国家对于写诗一事非常支持,使得文人热衷于诗歌创作我们知道,唐朝是科举成熟的时代。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很多科目,用来选拔不同方向的人才,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受社会重视的就是“进士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内容除了时务策,就是诗赋。古人有“诗言志”的传统,认为诗是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理想、人格、志向、情操等等综合素质的,所以写诗写得好,这个人的品质与能力一般都不会很差。所以,考不考得上进士,和“诗”写得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唐朝科举出身的官员,有很多都是非常著名的诗人,比如韩愈、白居易,都是进士出身。除了考试要考写诗之外,在科举的考场之外还有“行卷”的风气。就是把自己比较好的作品送给考官看,先混个脸熟,有时候也有“干谒”的风气。送什么呢?多数都是诗。也就是说,如果写诗写得不好,别说科举很难高中,就是“走后门”都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想要实现“修齐治平”理想的读书人,又怎么会不努力写诗呢?其实唐代热衷于诗歌创作,不仅仅是期望通过读书科举来当官的文人,还有一些想要走终南捷径的人,他们需要社会名气,还有什么比诗歌大范围传唱来得更方便呢?这就是李白所走的路线,诗名传天下,皇帝都会亲自下诏征辟的。除此之外,唐朝的皇帝很多也是写诗高手,其作品水平甚至都属于一流行列。于是上行下效,唐朝文人都热衷于诗歌创作就不奇怪了。唐诗的盛行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之所以在名气上比宋诗、清诗要大,和其特殊的节点与朝廷大力推荐有很大关系。但要知道一个常识,宋诗、清诗中的优秀作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不逊色于唐诗的。曹植名作《野田黄雀行》,隐藏着浓郁的悲伤情绪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