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的形状 >> 湖边凶杀案东野圭吾没有讲出来的真相,凶手
东野圭吾在《湖畔》(又名《湖边凶杀案》)讲了一个让读者动容的杀人案件:四对夫妇各自带着孩子到湖边参加升初中考试集训,却有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子惨遭杀害。
在揭开凶杀案的谜团时,也揭开了人性的疮疤。
首先,对于家庭教育的看法。一开始,并木与美菜子等人的看法有所不同。读者在阅读时,对并木的开明态度还是比较认可和有好感。殊不知,并木来此的目的是为了抓奸。
书中所描写到的“难道你认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会考虑到未来而自己说要就读私立中学吗?哪个小孩不讨厌读书呢?要是让他们自己做主,他们肯定会选轻松的路走。因此,父母更应该认真思考孩子的将来,他们该受怎样的教育,并做出决定。因为除了父母以外,其他人是不会帮他做决定的。”
看似很有道理,也很有远光。只是家长总是用“爱的名义”去决定孩子的成长之路,不能将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认为他们还小,不懂得为将来打算,那么作为父母就应该为其铺好道路。
将自己的想法当成孩子的想法。于是,在他们看来,这群孩子或者某个孩子不小心听到高阶与津久见的对话,为了高阶不去泄露秘密害得自己上不了私立学校,他们恶向胆边生,犯下杀人罪,似乎也是合乎逻辑,贴近情理。
可事实是这样吗?东野圭吾在字里行间确实是描写了这些孩子的怪异行为,但是除了鞋印曾经出现在犯罪现场,并没有其他直接的证据指向就是孩子杀人。
那么,家长们为何那么笃定凶手就是孩子?俗话说,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他们自己心里知道成人世界的黑暗,在家庭教育中并未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自己行为不端不堪,孩子也可能会有这样的恶意。
明知道自己的榜样作用是负能量的,依旧以学业成绩为主。这是家长教育观念的偏差还是环境的使然?
就像并木那样一开始无条件信任自己朝夕相处、单纯善良的章太不会是凶手,直到意识到也许是因为自己的婚外情,导致章太有可能只是单纯地想要他回到家庭来,冲动之下杀掉了高阶。所以,他也没有百分百把握,最后在报警之路上折回。
这些都是源自于父母先对自身的否定,进而怀疑自己的孩子。
其次,为了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父母可以付出自己的灵魂?真不知道是要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还是要说他们愚蠢。
这些人共同的秘密是为了升学不仅包括金钱交易和包括肉体,藤间和关谷的已经这样做了,美菜子虽说正在犹豫中,但是从包里准备的避孕套来看,她也打算随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献身。
妻子出轨,原因是为了孩子的未来,丈夫默认接受。夫妻之间的爱已经荡然无存,他们的灵魂也变得龌龊,索性就破罐破摔,以不当行为来麻醉自己,将人伦践踏到尘埃里。
最后,谁才是真正的凶手?要推理出凶手,那就要看有没有作案动机和手法。
高阶的死很简单,并没有存在任何高明的诡计,相关人证是津久间将死者约在树下,关谷路过见过死者;物证则是树下的存在脚印,凶器是一颗石头。可见这是一场没有预谋的激情犯罪。就算是一个小孩子突然暴起杀人或者从背后下手,都可以完成犯罪。那么,关键就是在于作案动机。
虽然东野圭吾最后将最有可能的嫌疑指向了章太,杀掉破坏家庭的小三,让继父回归家庭,似乎是一个很强烈的杀人欲望。我认为不可能的一点是因为章太从一开始就在准备给并木的礼物,所以在最后问起并木能不能一起回家,并不突兀,他一直怀抱着能够跟并木和谐相处的愿望。如果章太是凶手,更不会作画来给自己留下谜团。
而东野圭吾的叙述是以并木的角度来写,反映的是身为父母的心理活动,是如何从信任到不确定,进而怀疑。这样的心理起伏跌宕在每个家庭的父母都一样有,只是并未从其他人的角度上展开。
也因为死者高阶与并木这家人牵扯最深,以至于让读者深信不疑就是章太最有嫌疑。在推理小说中,证据和线索指向最明显的人往往不是凶手。而章太在前后表现并无异常。
另外两个小孩:拓也的不高兴源于害怕自己承担不起父母的期望,担心考不上中学。直人跟父母沟通较多,有礼貌,他考虑的是上了中学后还能继续自己的兴趣爱好玩耍吗?纯碎是孩子心性。基本属于不可能因为害怕高阶来揭发升学考试的黑幕而痛下杀手。
再来是前后变化最大的孩子晴树,用他母亲的话来说“好像中了邪”。我认为晴树是那天晚上穿鞋外出的小孩,他看到了凶手杀人的一幕,但是出于某种原因不能跟别人说。也有一种可能是没有看到杀人凶手,但是听到了高阶与津久见的对话,对自己的父母的行为感到反感和不耻。
于是他保持沉默,陷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我前面说的,为了上好学校而杀害高阶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这只是父母的认为,而孩子是不可能有这种杀人动机。至于为什么要深夜单独外出,后面会解释。
再来是母亲这方。美菜子早就知道并木的婚外情,为了孩子的未来,她选择隐忍。所以就算高阶各种威胁,她心理早就有准备,绝不会一时冲动到痛下杀手,引火上身;坂埼君子体弱多病,也没有签署献身协议,所以可以排除。
从文中可以看出,藤间和关谷的妻子已经沉迷这种混乱状态的时间不短了,就算在不知内情的并木面前,也并未表现得特别收敛。所以就算被一个外人高阶知道了,从心理层面来讲,也不会立即冲动犯罪。最多会为了孩子的学业,而跟丈夫商量如何处理,不会亲自动手。如果是刚献身,为了隐瞒这个秘密,反而是有可能一时产生杀人动机。
津久见,作为家长和学校的中间联系人,也是最后跟高阶见面的人。如果是因为谈不拢而杀人,这样的动机有些牵强。中间人就收取一点金钱利益,被揭发的话,也就社会身份和工作有所影响,犯不着到杀人的重罪。而且高阶想知道也是美菜子的出轨对象,并没有强烈表达要勒索钱财。
坂埼纯粹是个色痞,欲望熏心,从前后表现来看,他起初确实不知道高阶已死。在知道真相后,也是第一时间要选择报警。所以也可以排除。
藤间,似乎是这一切的主导。从毁尸灭迹,到说服并木、坂埼等人,在这些环节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位置,甚至冷静到可怕。而刚好说明,他心中是坦荡的,人不是他杀的,所以他不慌乱,积极主动安排好善后。毕竟人要是死在别墅附近,警察来盘查,也是一堆麻烦。
反观在这群人中一直唯唯诺诺的关谷相当的可疑。如果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从头到尾的人证物证都是他说的。他主动表示,路过树林时,见过高阶一个人在树下。是不是提前预防有人证明过他出现在犯罪现场?接着,孩子的鞋子四缺一也是关谷说明的,现场的脚印也是他引津久见发现的。再者,从章太的画可以看出,关谷曾经多次使用过车辆到某个地方去,在并木的询问下,表现得相当慌张。
按照关谷的说法,他比津久见更早到达树林,然后躲着偷看,等津久间回来,再一起去找高阶。奇怪的是,明明已经提早一步到达现场,却选择等待?不合理。再跟津久间一起去找高阶的路上,又走得比津久间慢,这也不合理。
唯一解释是为了让津久间成为发现命案的第一目击者。我们知道一旦发生命案,警方总会先把目光集中在第一目击者身上,这显然是关谷特意如此作为。
就像我上文所说的,晴树有可能见到父亲杀人一幕导致性格转变。因为他是有可能见到关谷将津久见的鞋子丢了一只,行为鬼祟,便尾随跟踪父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关谷一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