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汉武帝多有远见15万公里远征打下一个战

发布时间:2023/3/15 14:58:07   

公元前年,一个满身狼藉、破烂不堪的流浪汉,冒着风雨,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长安城,而这个瘦骨嶙峋的人,正是让匈奴扣了13多年的张骞。

想当初,他可是汉武帝亲自点名,去往西域的探险家,谁又能想到,他这一去,再回来就过去了13多年。

回到长安后,张骞洗漱过后,与汉武帝说出了自己经历过的种种,从他的讲述中,汉武帝也才意识到,想跟大月氏联手攻击匈奴的计划,只不过是自己单方面的想象。

自打他们建立了贵霜帝国,成为和平主义者之后,他们就退出了战斗,不再想着复仇了。

汉武帝的重要决策

消息来源于两个地方,而这两个地方汉朝人从未听说过,也从来没有人去过,那就是身毒国与西域诸国。

身毒国,就是现在的印度,位于我国的西南方,而西域诸国,位处河西走廊以西,那里还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地方。

西域这个地方是藏不住的,只要经过河西走廊,就能看见,但身毒国离这里那么远,他是怎么知道的呢?

原来,他在去大夏国的路上,偶然看到了一个拿着中原蜀地竹杖的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就问此人,竹杖是从哪里得来的,商贾这才回答他,是身毒国买来的。

商贾的话,让他深陷其中,蜀地是西南方,可那个人说自己来自身毒国,那么从蜀地到西域,意思不就是说身毒国在蜀地的西南方?

张骞一脸认真的说着自己的消息,而一旁的汉武帝急忙拿出来地图,目不转晴的盯着他所说的西南方。

再看看两块汉朝疆域以外的空白地区,他突然大喜,觉得自己一定能称霸天下。

大家都说,给秦始皇一张世界地图,说不定就能统一世界,到了汉武帝身上也是如此,两人有着一样的野心,有些相同的宏图万里。

既然找到了目的地,汉武帝就立马开始谋划,有生之年,他务必要拿下这两个地方,为后辈子孙换来更多的生活空间。

朝西,他要打通河西走廊,拿下西域,在教训了匈奴人之后,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朝南,他要疏通与毒国的关系,寻找新的商机路线。

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汉武帝多次发动战争,这一打,直接给今天的中国打出两个大省份。

只不过,与匈奴的这场战争他等了很久,过了很长时间才开始下手。

经过数天的斗争,匈奴被赶出了河西走廊,一直走到漠北,才开始自己想了很久的计划。

出兵大宛,震慑西域

费尔干纳盆地在那个年代叫大宛国,这里有着闻名全世界的汗血宝马,是知名的良马产地。

由于跟匈奴进行过长时间的拉锯战,所以汉朝对战马的培育特别重视,所有日行千里的好马,都是汉朝此时最需要的。

既然知道大宛国好马,汉武帝自然不能错过,为了成功拿到他们的汗血马,他诚意满满,使者带着一匹黄金打造出来的天马,去交换对方的汗血马。

可他不知道,大宛王根本不在乎这一点东西,在得知汉朝的目的后,人家不仅不给,连卖都不卖给他们。

一个小国竟然如此傲慢?大汉的使者气的不打一处来,丝毫不惯对方这臭脾气,当着大宛王的面,就把金马砸了个稀巴烂。

自己砸自己的东西,跟大宛王又没什么关系,可大宛王不愿意,一个使臣也敢在自己面前造次,于是,一声令下杀死了汉朝使者,直接捅了马蜂窝。

汉武帝得知自己的好意对方不但不心领,还把使者给杀了,他再也按耐不住,立马叫来自己的小舅子李广利向大宛国发起进攻。

两国的军事实力显而易见,在大汉面前,大宛就相当于只小蚂蚁,轻轻松松就能碾死。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顺利,恶劣的环境,让将士们的路走的异常艰难,包括西域诸国也是各种不配合,导致汉军的每一步都走的很艰难。

而之前被赶出来的匈奴,在漠北悄悄的控制起了西域诸国,想方设法阻挠汉朝前进。

要说最难熬的,就是夹在中间的西域诸国,一边是汉朝,一边是匈奴,汉朝还好,比自己比较远。

可匈奴离自己这么近,就算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也得硬着头皮上,因为比起汉朝,他们更害怕匈奴。

就这样,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汉武帝派出的大军失败而归,汉武帝勃然大怒,骂了李广利一通后,下令谁敢撤回玉门关,谁就得死。

之后,他立马又发出了一支兵,一支更强大的兵,既然后勤补给不上,那就派专人提供,大手一挥,直接派出去了10万人,这下,前方再也不怕后勤出现问题。

汉武帝此举,无疑就是张飞剁肉馅,大材小用,为了让他收回成命,朝廷内的文武百官也积极劝阻,说这样费钱又费力,实在没有必要。

可汉武帝不以为然,他咽不下这口气,为了让西域诸国心服口服,让大宛国知道他的厉害,他这回还真就动真格了。

其实,从汉武帝的角度去想,他这样做也并不全无道理,比起大宛国的马,现在收服西域,张扬我大汉的声威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这次行动目的有三,一是震慑西域,二是稳定商路,三是削弱匈奴。

就这样,汉武帝的6万大军再次出征,与前方的李广利部队汇合后,一起朝大宛的方向走了去。

如此大的阵仗,让西域诸国不敢造次,放下武器转身就把自己的粮草拿了出来,对于不配合的轮台国,李广利直接发兵,让其洗心革面,成了汉军自己的轮台城。

毋庸置疑,李广利一路顺利,踏平大宛国后,替大汉拿回了数千匹汗血马。

两次远征,汉朝整整用了四年多的时间,1.5万公里的长途跋涉,完全可以被列入古代最伟大的远征史,同时也让西域诸国看到汉朝的威力,以后归顺了大汉。

如果没有汉武帝的二次出征,汉宣帝、西域都护府都不会出现,更没有后来的新疆地区。

云南被纳入我国版图

西域地区拿下后,汉武帝又开始了自己的第二个目标,为了后期的顺利进行,他先后派出10多队使节,让他们去摸索探路。

一路上,他们克服了瘟疫,在穿过燥热的热带雨林后,最终找到了那个只在传说里听过的滇国。

滇国,就是现在的云南中部和中国东部,据资料记载,滇国是公元前年的庄蹻建立的。

有人说是楚顷襄王,也有一种说法是楚威王时期,但不管是谁,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拓展西南的领域,最后由楚国大将庄蹻进攻的。

在拿下沅水、且兰、夜郎国后,他一路打到了滇池,可谁也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秦国趁楚国不备,占领了他们的黔中郡,在外打仗的楚君彻底与国家失联。

最后,两方在大战之后,落后于秦国,庄蹻走投无路,只能找了个借口,在滇池周围创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这就是滇国。

从某种意义上,滇国其实跟赵佗创立的南越差不多,两个都是战国时期创立的,也都是在脱离了母国后,单独创立的国家。

唯一的区别就是,滇国比南越国维持的时间长,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它都存在,而且还发展的很不错。

汉朝使者来到滇国后,开诚布公,向滇王说了自己想去身毒国,可滇王不愿意,他不光封锁了滇国去身毒国的路,还禁止使者们西行。

汉朝使者没办法,只能先去谈判,可谈判不成,还遭到了滇王的强硬拒绝,更可笑的是,滇王还问汉朝使者:汉朝跟我比起来谁大?不得不说,滇王属实没有格局,常说的夜郎自大,放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住在这个闭塞的滇池旁,不知道外边世界的广袤也很正常,但汉朝使者不愿意,也懒得跟他废话,直接报回汉武帝那里,既然软的不行,那就让你开开眼,看看我大汉的本领。

那个时候,汉武帝在外征战虽然偶尔也有失败,但所到之处基本都能拿下。

征服了南越以及周边的多个国家后,他又新创了几个国家…………接连的胜利,让汉武帝并不把滇国放在眼里,一个兵都没出,直接就要让滇王入朝。

然而,这滇王心高气傲,根本不把汉武帝放在眼里,他找到旁边的小国就要对汉朝边郡发起进攻。

汉武帝乐了,既然你不听劝,非要鸡蛋碰石头,那我只好满足你。

公元前年,大汉的数万大兵进军滇国,结果就是,世上再无滇国,只有一个叫益州郡的地方。

此后,云南省被划入了中原,汉宣帝建立了西域都护府,新疆也成了我们的一部分。

新疆的战略地位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两个省的地理位置太过重要了。

首先就是新疆,新疆在我国西北边陲,处于雄鸡版图的鸡屁股位置。

新疆是整个欧亚大陆的正中心,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战略位置都尤为重要。

天山山脉更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天险,是天然的战略屏障,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除此以外,新疆直通中亚,在我国和欧洲的经贸方面有着绝对的地理优势,所以说无论是经济还是国防,新疆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经济方面,在我国古代,丝绸之路开辟之后,这里一直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给我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金银珠宝。

就算是今天,新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地,自从我国开始倡议“一带一路”后,新疆就成为了其中的核心节点,继续在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还有一点就是新疆的物产丰富,由于光照时间长,这里的瓜果以及经济作物都长势喜人,牛羊肉销往世界各地,新疆棉花更是闻名全世界。

军事方面,只要控制住新疆,我国就能借此威慑四方敌人,让他们不敢轻取妄动。

就算是国力减弱之时,这里也能够作为战略缓冲之地,保佑中华大地免受侵害。

比如清朝末年,要不是有新疆在,凭借沙皇俄国的野心,很可能直接进犯中国内地,还好当时清政府牢牢的把新疆控制在了自己手中,不然现在到底是何局面还不得而知。

比起新疆,云南的地位也不遑多让

其实在我国古代,由于身处边陲,地区文化又有所差异,所以新疆和云南一样,始终被内地中原王朝看作是蛮夷之地。

但是长期的统治再加上文化大融合,这两个地方无疑是中华文明必不可少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经济方面,云南是我国和东南亚地区陆上交通及贸易的纽带,云南友谊关的繁忙,恰恰是云南纽带地位的重要表现。

抗日战争期间,我国为援助东南亚等国,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条叫滇缅的公路也为日后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除此以外,四季如春的气候让这里的自然资源也尤为富饶。

战略方面,云南是我国西南门户,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这里是我国勾连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中心区域。

结语:

我国的云南省和新疆省,都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事、经济、地理位置三重重要的战略要地,关乎整个国家的伟大复兴和发展。

由此可见,汉武帝的远见不禁让人感叹。

无论是西进还是南下的战略,都是为民族谋发展的重要决策,虽说汉武帝的这一决策广受诟病,但是这又何尝不是关乎我民族千年发展的重要决策?

如果说当时汉武帝害怕反对的声音,而放弃这一伟大决策,那么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

不管其他人的想法是怎么样的,我中华儿女都必须承认,秦皇汉武是我国最伟大的帝王,他们的功绩不只在当代,更是让千年后的我们受益无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6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