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司马懿临终前嘱咐不准子孙扫墓,1700多

发布时间:2023/4/9 16:08:41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1053053973129699&wfr=spider&for=pc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陪伴曹魏的四代君王,在军事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治理国家的见解,为曹魏政局的奠定做出巨大贡献。

后世对于司马懿的评价,更多的是其人奸诈的聪慧,以及一个最大的特点——隐忍。三国鼎立时期刘备、孙权、曹操三人打的是不可开交,却不曾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被司马懿捡了个漏,辅佐了四代君王的他,一直忍到晚年,时机成熟,才夺取曹魏政权。

不过司马懿虽然忍了一辈子实现梦寐以求的抱负,却在临终时留下一份特殊的遗嘱。这份遗嘱在《宋书·礼志》被后人发现,原来司马懿临终时,曾特意嘱咐不准子孙扫墓,自己的陵墓里也不要放置任何的金银宝物,以及后代哪怕是妻子都不能与自己合葬。

这份遗嘱可以说是十分让人震惊,不像是一个位高权重的人的真实想法,直到多年后,世人才发现其中的真正原因。

怕报复

古人很看重葬礼,认为这是对死者最高的尊重,尤其是皇帝还有一些朝政重臣,都希望自己死后能够风风光光的。历史上为了给皇帝修建陵墓,会耗费巨大的人力与财力,而在死后皇帝更是会要求自己的妃子、臣子一起陪葬,除开陪葬的人与之一起的,还有许多的金银珠宝,那些皇帝恨不得将所有的宝贝,都跟着自己到地下去享受,所以历代皇帝的陵墓,都成了后面盗墓贼虎视眈眈的地方。

司马懿不准子孙扫墓、不准后人合葬以及不放置任何宝物的行为,确实可以说是非常低调又让人觉得困惑,不过这还是跟司马懿自身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司马懿一生谨小慎微,伴着曹魏四代君王左右,如履薄冰,一方面要展现自己的才能,显得自己还有用武之地,一方面又得适当藏拙,不能功高盖主,遭君王或朝臣忌惮,司马懿的这两点在他的一生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帮助曹操夺权,以及后面帮助曹魏稳定朝廷局势,再到自己篡权夺位,这一路上司马懿斩杀了太多挡路的人,以及拉了太多无辜的人下地狱。

为了防止自己被人报复,才会在临终时,留下不准子孙后代不准扫墓的遗嘱,一生隐忍的司马懿,在死后依旧将谨小慎微贯彻到底。

怕政变

古人除了看重葬礼还非常重视祭祀,这关系到整个王朝以及天下万民,所以每一任皇帝,都会将祭祀看重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在面临天灾人祸之时,束手无策的古人因为自身的思维受限,以及时代的技术滞后,会将命运交给上天,所以才会祭祀以保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祭祀在当时不仅是一种必要的仪式,更是象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所以司马懿宁愿违背祖宗的意愿,也不让后人祭拜自己,抛开怕报复这一点,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愿意那就是怕政变。司马懿能够夺权成功就是多亏了一场政变,这个历史事件被称为高平陵政变。

当时的魏明帝将皇位传给了年8岁的曹芳,年龄尚幼,难当治国大任,所以真正的大权落在了曹爽和司马懿手中。

而司马懿是外人,自然不被曹家人所容,在曹爽联合一众大臣的排挤下,司马懿开始使出他一贯的大招,就是装病在家不理朝政,这招显然是管用的。

没了司马懿从旁督导,不善治国的曹爽将朝堂搞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而此时的司马懿在蛰伏中慢慢策划夺权之事。

很快这个机会就来了,在公元年时,曹爽带着一众人等去祭拜魏明帝,其中出行的还有皇帝曹芳,朝政一时之间少了曹家许多势力。

司马懿趁着朝中上上下下,都在忙着先帝祭祀事宜的空档,以郭太后的名义擒拿曹爽,司马懿派出军队占领各个重要的军事场地,势必要将曹爽一击致死。然而平时作威作福的曹爽,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直接缴械投降,司马懿也顺利夺得了曹魏的大权。

为了防止曹氏后人卷土重来,司马懿下了狠心将曹氏三代全部诛杀,不管老小,但凡沾着曹爽势力的,司马懿一个都没有放过。

因为司马懿能够成功发动政变,就是因为曹爽去祭拜先祖,他不愿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的后代身上,所以司马懿在临终时才会特意留下嘱咐,不让子孙后代扫墓,可以说司马懿此人,就是奸诈与隐忍的代表,但不可否认其决定很是高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0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