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的种类 >> 现实主义的ldquo常识rdquo
第7期·冷眼·
现实主义的“常识”与“反常识”
——对《第七天》《出家》《耶路撒冷》等当代小说的反思
□林培源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年的中国文坛,可谓长篇小说的“大年”,诸多作家在这一年捧出了新作:贾平凹《极花》[1]、方方《软埋》、格非《望春风》、薛忆沩《希拉里,密和,我》、张炜《独药师》、徐则臣《王城如海》、葛亮《北鸢》、张忌《出家》……这批作品一方面构筑起我们有关文学和生活的“常识”,另一方面,又以“反常识”的姿态解构现实。综观这些长篇小说,尽管所叙故事迥异,叙事上也各具风格,但仔细追溯其文学脉络,仍旧可在芜杂中爬梳出一道深远的“现实主义”源流。20世纪90年代以降,大批的先锋作家开始了文学趣味和审美意识形态的转向:余华从《活着》开始,告别了其创作前期的先锋和荒诞叙事,一脚踏进了现实主义的河流,到年出版《兄弟》,直陈要“正面强攻”当代社会;苏童在“香椿树街”和“枫杨树故乡”之间摇摆,进入21世纪之后,其书写“文革”的《河流》和家族隐秘的《黄雀记》回归传统的“讲故事”,但就内容和形式来看,无不在重蹈偏狭的欲望、秘密和家族故事之覆辙;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彻底挥别了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叙事魅影,以历史、革命、乌托邦为切入口,试图重构百年中国社会和人心之流变,到了新作《望春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