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大汉天威之大唐第一儒将韦皋

发布时间:2024/1/22 12:55:02   

韦皋,字城武。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中期名臣、诗人。

韦皋出身"东眷韦氏郿城公房",排行第二十三。唐代宗时任建陵挽郎,转调华州参军,历佐地方使府,累官至殿中侍御史、署陇州行营留后事务。泾原兵变时,韦皋起兵举义,力抗叛军,被唐德宗特授为奉义节度使。兴元元年(年),入朝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次年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总镇川蜀。以功加官至同平章事、中书令、检校太尉等,封南康郡王,世称"韦南康"。永贞元年(年),韦皋去世,年六十一。获赠太师,谥号"忠武"。著有《开复西南夷事状》,今已佚。《全唐诗》《全唐文》及《唐文拾遗》等辑录其诗文。

韦皋出镇蜀地二十一年,执行联合南诏、东蛮打击吐蕃的战略,保障了西南边陲的安定,又重启南方丝绸之路,推动了唐与南诏及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交流,"功烈为西南剧",稗史甚至称他是诸葛亮转世。

韦皋生于唐朝天宝四载(年),出身于“东眷韦氏郿城公房”,在家族中排行第二十三。大历(年-年)初年,他从建陵挽郎的职位上调补为华州参军,并受到各节帅府的征辟,逐渐升迁至使府监察御史。建中三年(年),宰相张镒出任凤翔陇右节度使,推荐韦皋为营田判官,升任殿中侍御史,并暂署陇州行营留后事务。韦皋的前半生平淡无奇,而后半生则如日中天。他在蜀地治理二十年,招抚南诏、抵御吐蕃,从未打过败仗。在藩镇割据之风盛行的时代,他选择忠于朝廷,成为蜀地的无冕之王。最神奇的是,在他满月的那天,一位胡僧曾预言他是诸葛亮的转世。这位胡僧的预言是否准确呢?我们无从得知。韦皋,这位默默无闻的陇右军统帅,度过了三十七个年华。然而,历史的巨轮却在建中四年那次“泾原兵变”中,将他推向了舞台的中央。事变后,唐德宗西逃奉天避难,朱泚在长安称帝。奉天西边的凤翔已落入叛军之手,而韦皋的陇右军则如一把利剑,悬在凤翔的西部。对于凤翔的叛军来说,他们似乎已经陷入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困境。朱泚精明如炬,立刻派人给韦皋送去了委任状。韦皋却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将朱泚的使者和叛军将领请进城,却在“鸿门宴”上大开杀戒。他筑坛盟誓,宣布忠于朝廷,立下“粉骨糜躯,决无所顾”的宏愿。然后他派韦氏子弟增援奉天。陇右军虽然兵力不多,却是小小秤砣压千斤。他们拖住了凤翔叛军,使得奉天“无西顾之忧”。韦皋虽然没有参与平叛战争,但却功不可没。因此战后唐德宗升职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在贞元元年(年),韦皋接替张延赏,出任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拉开了他二十年治蜀生涯的序幕。这位英明的统帅,以他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蜀地历史的新篇章。在后人眼中,蜀地仿佛是人间仙境,物产丰饶,战乱不曾沾染。然而,历史长河中的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唐朝时期,蜀地的西边宿敌吐蕃,南边还有依附于吐蕃的南诏国,两千里边境线仿佛无时无刻不在燃烧的战火。贞元四年,吐蕃十万大军如狼似虎,入侵黎州。在这危急关头,韦皋联合东蛮,在青溪关展开了一场英勇的大反击,最终大破吐蕃。仅仅一个月后,吐蕃再次发起攻击,韦皋再次率领军队在东蛮的协助下成功反击,给予了敌人沉重的打击。贞元五年,韦皋不再被动防守,他以无比的决心和勇气,率领精兵深入吐蕃境内,在台登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这一场战斗,唐军斩杀两千蕃兵,生擒笼官四十五人,其中包括了吐蕃最悍勇的大将乞臧遮遮、悉多杨朱,以及贵族子弟论东柴。这一场胜利,彻底扭转了唐军在嶲州地区的被动防守局面,为接下来的战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韦皋连战连捷,实现对嶲州的掌控。贞元八年,朝廷在西北修建盐州城,韦皋奉命主动进攻,成功吸引吐蕃兵力。他出西山、灵关,攻破峨和城、通鹤军、定廉城。又越过的博岭,包围维州,进陷栖鸡、羊溪,并焚毁了剑山屯。吐蕃率兵前来援救,又被唐军击败,伤亡数千人还丢了白岸。贞观九年,韦皋越过贡嘎山脉,拔除吐蕃堡栅五十余座,收降西山八国(阿坝、甘孜、昌都一代的羌人部落)。贞元十一年、十二年,韦皋又收降羌蛮部落七千户、收复嶲州城。贞元十六年,唐军与吐蕃在黎州、嶲州展开连续对决。韦皋连战连捷,迫使吐蕃九地节度使、笼官马定德,以及属下八十七名大将集体投降。在贞元十七年,吐蕃人在蜀地连续遭受挫折后,将怒火撒向了西北。他们猛烈进攻,连下灵州、朔州、麟州。为了牵制西北的蕃兵,韦皋再度主动出击,以五万大军分兵十路深入吐蕃境内。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斗,剑南军在两个多月的战斗中大败16万蕃军,攻克七座城邑、五处军镇,俘获民户三千,俘虏敌兵六千,斩首万余。吐蕃被迫南下增援,却在维州中了唐军的埋伏,10万大军损失过半,大相论莽热被生擒活捉,献俘于长安。这场“十路伐蕃”奠定了唐军在西川对吐蕃的绝对优势地位,唐德宗闻讯大喜,下旨擢升韦皋为中书令,封爵“南康郡王”,并亲撰《南康郡王韦皋纪功碑铭》,以示褒奖。二十年对吐蕃保持不败战绩,堪称奇迹,但这还不是韦皋的全部,他还有一项值得后人铭记的功绩——招抚南诏国。南诏国自从安史之乱与大唐断绝关系后,双方敌对了二十多年。韦皋凭借出色的智慧,左手阳谋、右手阴谋,迫使南诏与吐蕃翻脸,最终又回到了大唐的怀抱。韦皋手中的蜀盐,不仅为朝廷提供了丰厚的赋税收入,还成为拉拢诸羌的战略武器。每当有部落归附,韦皋便用盐米相赏,以示恩宠;对于不驯服的部落,则以盐茶作为控制手段。为了打通蜀地与滇地的交通,韦皋采取了军事手段,成功攻占了重镇巂州(四川西昌)。随后,他又展现出基建狂魔的祖传基因,大力征集民夫,在蜀地艰险之地修筑道路。韦皋实施的“开路置驿”措施,吸引了各地商旅前来西川,进行商品贸易。茶、绢、麻、布、锦、药材、食盐等商品在吐蕃截断丝绸之路后,形成了经川滇至印度的新丝路南线。这一举措使得西川商业极度繁荣,将成都提升为唐代最繁华的商业都会之一,有“扬一益二”之称。繁荣的商业带来了庞大的税收。尽管德宗朝实行的两税法讲究“量出以制入”,旨在减轻百姓负担,但韦皋在治蜀期间仍然在正税之外加收了茶税。尽管如此,成都的市场面积仍然呈爆炸式增长。为了满足需求,韦皋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释放土地资源。他在万里桥隔江创建了新南市,发掘坟墓、开拓通街,使得水南岸人口超过万户,一时之间繁华无比。正是凭借着两手都硬的治蜀策略,韦皋在任21年间,使得蜀地从战乱频仍之地转变为人心安定之所,成为唐后期仅次于江南的第二财政支柱。因此,在《唐国史补》中,对其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郭汾阳(子仪)再妆长安,身居中书令之位,历经二十四年的考验,功勋显赫,福禄无边,堪称人臣之首。而韦太尉皋镇守西川,亦长达二十年之久,他降服吐蕃九节度使,擒获论莽热以献,大肆招抚西南蛮夷,官至太尉,封为南康王,其功绩也颇为显著。”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韦皋的功绩描绘得淋漓尽致。

老百姓们以“谁能让我吃饱饭,谁就是神佛下凡”的纯朴价值观,将韦皋推崇为神明般的存在。这种朴素的价值观,表达了老百姓对于能够解决他们基本生存问题的领袖的感激之情。而韦皋作为一位能够为百姓带来福祉的官员,被托入神位也就不难理解了。

蜀人感恩戴德,只要一见到他的遗像,必定会行跪拜之礼,只要刻有他的名字的石碑,都会被镌刻上他的尊讳。蜀人既钦服他的智谋,又畏惧他的威严,至今人们(指北宋)仍将他的画像视为土神,每家每户都会祭祀他。于是,在晚唐的话本小说里,韦皋被巧妙地嫁接到了诸葛亮身上,成为了“武侯转世”,他特意降临蜀地,造福百姓。这就是韦皋的成神之路:他治理乱世,建立伟大功业,顺从民意,随后身披彩衣,位列仙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8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