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生活环境 >> 伪问题与舶来语中国人为什么要
读葛兆光教授《穿一件尺寸不合的衣衫--关于中国哲学和儒教定义的争论》有感。
1
葛教授做了一个茧
在葛兆光教授看来,“中国学术界”或者“汉语学术界”的“麻烦”“困惑”和辩论,都是诸如"科学"(science)"哲学"(philosophy)"宗教"(religion)"文学"(literature)这类"舶来词语"带来的。中国人用这些概念“描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乃是“穿一件不合尺寸的衣衫”。并且认为,中国人之所以要穿这样的衣衫,不过是阿Q精神,要和人家比高低:你有的我也有,甚至比你阔多哩。而且在葛教授看来,这些争论都是“定义之争”,而定义之争就是“伪问题”。
初看葛文,我忍不住窃笑偷乐,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这几年来,颇有几个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学者,不再去查资料、翻书本、费劲劳力,证明儒教不是教,而是高屋建瓴、一言蔽之:“儒教是教非教”是个伪问题。可现在葛教授说了,不仅儒教,而且中国哲学,也都是伪问题。这真有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味道:中国哲学也遭到了和儒教是教非教同样的命运。
虽然如此,本文却不敢苟同“伪问题”说,而是想从讨论“舶来语”和“伪问题”入手,谈谈中国人为什么要穿这些不合身的衣衫。不过在文章开头,我要先说出自己的一个结论:即,依葛文的标准,葛教授所研究的中国思想史的“思想”,也是舶来语。这不是葛教授像张之洞那样不经意误用了个西方词,而是花很大功夫经过认真思考所采用的。并且依笔者的看法,思想史的“思想”,其实就是哲学。所以葛文在这里是自己做了一个茧,被缚的,不仅是从谢无量以来包括冯友兰(不包括胡适,因为据葛文所说,胡适后来自己破茧而出了)、包括过去和今天那些在中国哲学名下工作、研究的人们,也包括葛教授自己。
2
“先研究历史”
葛文道:“我的想法是,与其划地为牢讨论什么‘定义’,还不如先研究‘历史’”。这些年来,关于中国哲学、科学、儒教是教非教的争论,是不是在“画地为牢”的讨论什么“定义”,另当别论。但是“先研究历史”,却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研究历史,首先就要研究这个“经史子集”系统。葛文道:
但是差不多一百年以前,传统中国的学问,即经史子集泾渭分明的知识系统被西方文史哲政经法等学科分类方法重新切割了一下……
此外,葛文还两次提到经史子集的古代知识系统如何被文史哲经等知识系统所取代的“不合身”状况。这就是说,葛文认为,经史子集系统才是中国固有知识分科的标准和正宗。
葛教授还说,他不愿用“后设”的说法去描述此前的思想。然而,我们根据历史,首先要说明的是:经史子集就是个后设的说法。并且,经史子集只是对书的分类,而不是对知识系统的分类。虽然对书的分类与知识系统有关,但毕竟不是一码事。
就对书的分类而言,据笔者所知,在先秦,首先是所谓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自然,这些说法是有待考证的,但不是分经史子集,则是确凿的史实。到了汉代,刘歆将书分为七类,称“七略”,班氏据此作《汉书·艺文志》,也没有经史子集。曹魏时,有“四部”了,然而和经史子集也不尽合,用经史子集去概括也不合身。此后对书的分类,有四部说,有五部说,不过在《隋书·经籍志》的作者看来,还是阮孝绪的“七录”最好。自《隋书·经籍志》始,才有经史子集四部说,为后代沿袭,遂有清的《四库全书》。这就是说,即使对书的分类,经史子集之分,依葛教授不用“后设”的原则,也不适用于隋代以前。此其一。
其二,且不论儒教是教非教,中国古代有儒佛道三教,也是史实。据上文所述,经史子集仅仅适用于隋唐及其以后之儒教,而不适用于佛、道二教。因为佛教分书为经、律、论三藏,道教分书为三洞四辅共七部。从大格局看,儒佛道三教的书籍,分类有异,藏处各别。葛教授以讲禅宗成名,此后又论过道教,这些事,当不会不知。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经史子集不是中国古代对知识系统的分科。把经史子集说成是对中国古代知识系统的分类,可就是一个基本“定义”问题的错误。
据笔者所知,先秦对知识系统的分类,首先是六艺。六艺虽然后来用指六经,当时却是指所谓礼乐射御书数。虽然在今天看来,赶车算什么知识,但在当时,却是非常重要、也非常有用的学问。
六艺的形成当在孔子之前,至于孔子,对学问又有一套分法。有所谓“诗书礼乐”,有所谓“文行忠信”。还有就是所谓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至于后世,汉代学问以儒经分类,一经自成一类。六朝刘宋时,国家教育有所谓“四学并建”(《宋书·隐逸传》)。这四学是:儒、玄、史、文。其中儒学当类汉代之经学。而玄学,在我看来就是哲学,因为它讨论的是现象之后那深暗玄远的学问。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可以讨论。但文学、史学,我觉得和今天的文、史,不会有太远的距离,至少是同类。这就是说,被葛教授说成不合中国人身材的文史哲政经法之分,孔子时代已经初露端倪(有“政事”),六朝时初具形态,就像魏时四部已经初具经史子集之四部一样。
到了唐代,从国家教育说,又增添了四科,这就是算学、律学、医学、书学。其中算学、医学,就相当于今天的数学、医学,属自然科学类。律学,则是研究刑法、律令的,大体相当于今天的法学。书,则是古代六艺之一的恢复。宋代大体沿用了这个分科。其中“律学”明说为“六学”之一,在国家考试中属于“明法科”。
说到国家考试,古代也是分科的。所以称为“科举”。这个分科与知识系统分类有关,所以也介绍一二。据《宋史》卷:
宋之科目,有进士,有诸科,有武举。常选之外,又有制科,有童子举,而进士得人为盛。神宗始罢诸科,而分经义、诗赋以取士,其后遵行,未之有改。自仁宗命郡县建学,而熙宁以来,其法浸备,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文治彬彬矣。今以科目、学校之制,各著于篇。
初,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
明清时代,大体沿袭唐宋旧制而仅略有变通。比如明代曾增加骑、射二科。而由于《四书》地位提高,考试科目中也增加了《四书》类等等。
严格说来,考试科目也不能算是对知识系统的划分,但比起经史子集之说,则要接近得多。
这就是我们古代划分知识系统的历史。这段历史说明:一是就中国古代情形说,对知识系统的划分也是随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而不断改变的。二是所谓划分为经史子集的知识系统,是子虚乌有之谈。
3
继续说史
葛文继续说:
我知道,有人在评论我的书的时候,也注意到我在《思想史》第一卷中在叙述先秦思想时,连"家"这个词语都很少用,多是说道者、儒者、墨者,看出我大约不很相信所谓六家、十家等后设的说法,推理而论当然也就不会同意所谓"儒教"的说法。
依此推理,则“儒教”是后起的“说法”,而“道者”当是先秦就有的。然而查先秦典籍,却不由得对这个说法表示怀疑。
“儒教”确实是后起的说法。《史记》中虽然有“鲁人皆以儒教”之说,但这里的“儒教”并不是一个名词,更不是一个专用名词。然而,“道者”二字相连,虽然先秦典籍中多有,却和《史记》中的“儒教”差不多,是什么“得道者”“有道者”,“从事于道者”等等,并不像“儒者”“墨者”那样,是个通行、专用的名词,因而也是个“后设”的说法。而且和“儒教”这个说法相比,还要更后。因为六朝时虽有“道人”一说,但那是指僧人,也就是和尚。我怀疑,“道者”这个“说法”很可能是葛教授自己设的,因而可说是“最后”。而且据我的意见,“道者”这个名词的来源,一个可能是源于葛教授不愿使用的汉初“道家”,一个源于前几年一位军队舞蹈演员的创造。据说这位演员不愿自称“舞蹈家”,而只愿意称“舞者”。
也就是说,据我的意见,“道者”一词,乃是葛文用了自己设的概念,来指称先秦的某类人物。
再说“思想”,不仅对于先秦,对于先秦以后,也多是一个动词,指思和想,而不是个专用名词。把它作为专用名词,也是后设的说法。
我自己决不反对用后设的说法去描述过去的物事。我只是指出,葛文无法把自己“不用后设”说法的主张贯彻到底,甚至是根本无法贯彻。因而“不用后设”之类的说法,除了可以自标高异之外,别无用处。
作者简介
李申,年4月出生;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物理系;后求学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研究系,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年任博士生导师;年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本文原载《开放时代》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