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的繁衍 >> 45年前的高考语文试卷,把小学生和初中生
作为一名教育领域创作者,经常写语文相关的题材,偶然间刷手机的时候,系统也熟知我的偏好,给我推送了一篇“45年前的高考试卷”的文章,我点进去一看,一张语文试题吸引了我的注意。
说实话,近五年的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我见过不少,但是几十年前的高考语文试题我还真没见过。
我一下子被这张山东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吸引住了。
字少事大,我没有放过任何一段话。
理科生只考作文,文科考生全作,答卷时,一律抄题。
这句被引用在括号中的话勾起了我的兴趣,看来当年仅仅只有三道题的语文试卷,理科生只要做第一道作文题就可以了,而且作文的题目还是“难忘的一天”。
这不是现在小学语文经常写的素材吗?
小学生和初中生看到这道题都给逗笑了,一个说这个题材我们正在写,另一个说这个题材我们写过,哈哈哈哈……
原来现在的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是按照当年高考作文的标准来培养的啊!
不过高考写作文,可不是小学生写习作那么简单,我个人感觉这篇“难忘的一天”其实并不好写,写的水了,连自己都糊弄不过去,更别提决定你前途命运的判卷老师了。
比起理科生,文科生的考试负担也就多那么一丢丢,答卷时要自己抄题,然后解答。
面对这张仅有几百字的试卷,考生要答好可不容易。
咱就拿第二题解释词语来说吧,这道题共五项内容,有词语,有成语。
那你要是没有背过字典,这道题要想拿满分可就难了。
为啥呢?
因为中国汉语中的成语常常是伴随着“典故”一起出现的,就拿“明火执仗”来说,我查了一下这个成语出自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
“我在这瓦窑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执仗,无非赤手求财。”
我们都知道元代的戏曲很有名,这个“明火执仗”的来源应是戏曲中的一位老实本分的生意人,面对恶霸或者强盗,表达出的自己的一种心酸和无奈,而明火执仗则指的是打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引申表示肆无忌惮的公开干坏事。
如果考生在解释成语时,能引用一下出处,那这道题肯定是能拿高分无疑了。
说完出自于元代的“明火执仗”,我们再来看看“高瞻远瞩”。
说实话,要不是写文章,我也不知道原来这四个字也是有出处的,上一个成语离我们的年代还不太久远,而“高瞻远瞩”的出处则来自于汉·王充《论衡·别通篇》:
“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
这16字的文言文我们该如何理解呢?
我们经常说“关门闭户”,所以“闭户”很好理解,可是“塞意”呢?
在《说文解字》中,“塞”是“隔”的意思,“意”是“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
“志”的解释是“意”,而“察”是复审的意思。
再从后一句“不高瞻览者”,我们可以知道“塞意”就是不看、不思、不悟。
这样的人简直跟死人没有什么区别了,他只剩了躯体,没有了人的精气神儿。
这看起来像是古人说的一句恨铁不成钢的话,批评的诸如现代社会动不动就选择“躺平”的那一类人。
看了上面的成语解释,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抠字眼,那你要是没有这些“抠字眼”的功夫,就问第三道题你怎么答?
“鹬蚌相争”的典故也同样来自于汉代,它出自于西汉·刘向的《战国策·燕策二》。
中国人喜欢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经常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而这道高考试题的第三题正是给这个典故的“原文”加标点符号。
有网友表示,不会做啊,这别说是加标点符号了,能认全字都算你赢。
也有人质疑道:“这题出得也太狡诈了吧,给一段话加标点符号能考察出啥能力啊?”
其实,我想说,这位网友的话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凡是熟读《三字经》的人一定都记得这样一句话:“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这道给文言文加标点符号的试题测试的正是考生“明句读”的能力,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功之一。
古代的文言文或者说是典籍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对于刚入学堂的小孩子来说,要先开蒙。
蒙者,如草木初生,蒙昧未明也。
所以小孩子刚入学,老师既要跟他们讲其字义之详,又要跟他们考证其所出之源。
凡经书之义,一句为句,半句为读(音读豆),如字句太长,则于断续之中各位点断,以便童蒙诵习。
由此可见,明句读的功夫是中国古代文人学习传统典籍的“敲门砖”。
用给文言文加现代标点符号的办法来考察学生“明句读”的能力,从而进一步考察他们掌握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守正创新,二者不偏不废,这出题人可真是高明啊!
看了45年前的高考试卷,感叹时间飞逝,当年参加过高考的,有些人现在应该已经过了花甲之年吧,当时的学习条件有限,语文考试试题题型相对简单,但是,考上大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背后要下多大的苦功夫啊!
我觉得对如今的学生党来说,既不要羡慕以前的试题,也不要被如今的考试试题难倒,只有踏踏实实,勤学苦练,才能离梦想中的大学更进一步。
今日话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