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的繁衍 >> 最疯春节档落幕,逆袭之后还有逆袭
根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 今年春节档不同于往年早早大势已定,排名变化不大的情况,档期内出现不少白热化的竞争:票房反超、口碑逆袭、排片格局调整、上座率暗战等连接出现,《捉妖记2》首日创造新纪录很快被《唐人街探案2》一举反超,《红海行动》起初口碑领先排片落后,最终以黑马势头逆袭,共收票房21亿。虽然假期已过,但主力观众人流重回大城市,春节档各大片余温未消,单日大盘仍超过5亿元。至截稿前,中国内地2月票房收报88.2亿元,单月票房成绩首次突破80亿大关,创造影史新纪录。今年春节档有太多故事和话题,新京报独家解析疯狂数字背后的表现,专访业内人士专家共解析辉煌成绩背后的奥秘。
PartA大数据解析
春节档已成全球第一档期
春节七天假期中,除了除夕,其他每日票房均保持在7亿以上,数据令人震惊。从单日票房表现来看,大年初一全国票房高达12.6亿,大幅超越去年春节当天创造的8亿的内地影史单日票房纪录。12.6亿人民币合计约1.9亿美元,轻松打破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纪录(此前纪录为北美影市年12月18日《星球大战7》首映日创下的1.37亿美元的成绩)。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今年春节档共有6部主要影片参与战局,四部影片在大年初一同日破亿。截至2月21日,上映新片中共有三部总票房突破10亿,其中获得冠军的《唐人街探案2》(后简称《唐探2》)收割18.9亿票房,紧随其后的是起初拔得头筹的《捉妖记2》(17亿)以及后期靠口碑逆袭的《红海行动》(11.9亿)。而《西游记女儿国》和《熊出没》分别获得6.1亿、4.1亿票房,《祖宗十九代》则未能破亿,仅有万票房。与去年相同,大盘基本被新片包揽,其中大年初一首映新片占据大盘的99.9%。
今年春节档还多了不少有趣的现象,例如三至五线城市今年春节档票房增长同比均超过了60%,他们越来越成为贡献票房的主力观众,其中五线城市更是达到了74%的增幅,说明银幕、影院数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小城市。而观影人次同比增长也超过了50%,可以说明过节看电影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娱乐方式。
春节档期内两次票房冠军“易主”,《唐探2》没有3D制式的高票价支撑,以实力荣膺档期内冠军,档期过后再由非合家欢题材的《红海行动》登上宝座,起初被业内看好的四强格局出现了很大的反转,每个影片的走势都有不少值得深究的故事。
《捉妖记2》
辉煌来得快去得也快
凭借巨大IP优势与前作积累的观众基础,预售票房最高的《捉妖记2》毫无悬念地以5.4亿的成绩拿下首日冠军,这个数字打破了中国影史单片首日(之前是《速度与激情8》4.87亿)、单日(之前是《战狼2》4.26亿)两个最高票房纪录,首映当天积累了超过万人的观影人次,创下单片单日观影人次的最高纪录。
可惜好景不长,次日《捉妖记2》的票房便直线下降,跌至3.5亿,而此后每一天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初三被《唐探2》反超,初四又被《红海行动》赶上,从冠军落到了第三名,到了大年初六票房只勉强破亿。究其原因,口碑对票房的走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相比前作《捉妖记》6.7分的豆瓣评分,这部续集只有5.2分,无法与《唐探2》以及《红海行动》的高口碑比较,影片能否超过前作的票房还有待观察。
《唐人街探案2》
逆袭背后再被逆袭
随着《捉妖记2》“后劲不足”,同样身为续集电影《唐探2》口碑相对较高,到上映第三天便超越《捉妖记2》坐上单日票房冠军宝座,将热度持续,成为内地影史上首部连续4天单日票房突破3亿的影片。这次易主也直接带动了大盘的改变,从大年初二开始,各个影片的观影人次、排片占比就随着口碑发酵产生了变化,《唐探2》最终以18.9亿拿下春节档冠军宝座,不少评论认为此片延续了前作荒诞喜剧的风格,同时在推理、探案的剧情上显得颇为精致。
三年前的《唐人街探案》在春节档收获了8.2亿的票房,此次比前作增长了10亿,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唐探2》虽然凭口碑优势逆袭了《捉妖记2》,但春节档刚过,就被口碑更高的《红海行动》逆袭,随后5天都被《红海行动》压制,甚至总票房的冠军宝座也会不保。
《红海行动》
最大黑马从垫底到冲冠
开画首日,《红海行动》面临的局势并不乐观,影片主打军事动作类型,这不是春节档最“受宠”的类型。且为原创影片,没有与同档期几部续集的IP优势。无论排片、票房或是热度都排名第四,仅以微弱优势高于《熊出没·变形记》。不过到了大年初二,该片则以1.4亿的成绩跃居第三位,以万的票房优势领先《西游记女儿国》,随着《捉妖记2》后劲不足,大年初四该片位居亚军,后三天均单日突破两亿。大年初七开始,该片以微弱优势领先《唐探2》成为单日冠军,上座率48.6%也高于《唐探2》的43.8%,之后的几天依旧保持单日平均2.2亿的票房进账。
至截稿前票房突破22亿,很可能超过《唐探2》成为2月票房冠军。《红海行动》的反超之路证明口碑成为决定票房的关键因素,除了豆瓣高分8.5的认可,导演林超贤的强力把控让影片成为中国影史工业化程度最高、最成熟的影片,从很多层面都不输于好莱坞同类优秀影片。
《西游记女儿国》
电影口碑崩塌引票房败北
从年开始,西游题材的电影几乎从未缺席春节档,从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到郑保瑞的《西游》系列三部曲,每部电影几乎都能瓜分大盘,至少获得10亿票房。因主打爱情奇幻,《女儿国》今年情人节当日进行点映,这次点映为影片收获了1.7亿票房,却让影片在其后的春节档期处境尴尬。从大年初一的16.5%排片在初二便下滑到13.9%,到了大年初四,排片率仅有8.3%,甚至低于动画《熊出没》。
排片同时引发票房下跌,大年初二单日票房便不足1亿,此后从未破亿,大年初四到大年初六单日更低于万。提前点映获得的糟糕口碑、4.7分的豆瓣评分让本片在新片中口碑垫底,不少评论认为该片故事性不足、引发观众反感。最终,《女儿国》春节档勉强收割6亿票房,这个成绩比两年前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7天7.7个亿的成绩下滑明显,而且在同期影片水涨船高的票房走势下更见低迷。
PartB现象解析
喜剧之外类型多样化
关键词:口碑
好口碑带动票房逆袭
7天创造57亿票房,今年春节档毫无疑问成为票房最强的一届,更是春节档口碑最好的一届。尤其是《红海行动》,豆瓣评分8.5,好口碑成功引发票房逆袭,两年前《澳门风云3》等片越烂越夺冠的情况不复再现。口碑对于电影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而其他非电影的因素影响则在逐年减弱,例如票补、注水、宣发这些外力会随着观众的成熟影响力降低,最终决定票房的好坏只能是故事的好坏与电影的质量。“从年初就有这样的现象,影片上映质量更好,在几部影片上映之前业内就有分析与信心,因为这是质量最过硬的一次。”华谊兄弟影院管理公司总部排片经理唐乐认为,今年票房更体现出来观众对影片的口碑反应越发迅速,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决定对影片的取舍,影片的品质也会很快反映到口碑与票房上,例如《红海行动》的逆袭无疑可以说明这一点,好电影不怕晚。
关键词:预售
前期能带热度,后期效果不明显
今年春节档的影片很多提前一个月都在宣传促销,《唐探2》预售破亿,《捉妖记2》预售破3亿。超高的预售成绩一方面展现了观众的热情与期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电影的发行、宣传情况,并直接影响影片首日排片。“57亿里面还是有一定容量是从预售中卖出来的,前期的预售迷惑性比较强,会在前几天、尤其是当天引起部分反响。”票房分析师罗天文表示,现在的观众很成熟,也不会因为一时预售的成败去决定买账与否,四分之三的票房还是在节假日期内进行销售的,“前期的一些宣传越来越成为泡沫,影片真的要看口碑发酵与持续表现力。”
关键词:类型
喜剧类型仍是主流
不少专家认为,《唐探2》成为票房冠军证明春节依旧以喜剧类型的电影为主,但当今喜剧类型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搞笑噱头,而是增加了不少不同于以往的新元素,《唐人街探案》系列与推理侦探结合,《捉妖记》系列与奇幻动画结合、甚至《熊出没》也开始“科幻”起来。而和喜剧没有半毛钱关系的《红海行动》则是从初四才开始上涨,“初一到初三的人群更 关键词:受众
三四线成为观影主力
参照北美影市的改变,电影依旧成为人们过节的最好选择,春节大量一线城市打工族返乡,在缺乏娱乐方式的三四线城市,看电影渐渐成为主要的过节主流习惯;近年来,三四线影院建设逐步加强,这些观众成为观影的中坚力量,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三四线城市观影人群在所有城市中占比一度达到53.9%。
另外,线上购票的便捷,手机用户端的普及,都让更多观众加入到观影阵营中。
值得一提的是,正月十五之前学生和部分成年人观众仍在休假,领头的两部电影都有望冲击30亿大关。节日已过,但春节档大片的票房大战还在继续。
PartC未来走向
看电影成为“新民俗”
今年初,我国银幕总数已经超过了5万块,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之最,而过去一年内,内地影市的容量也得到了提升,硬件条件充裕更加助力了高票房的产生,例如今年大年初一全国影院就放映了36万场次,这个数字比去年多了4万多场,覆盖的观众面积越来越广。春节期间,无论一二线或是四五线城市,不论老少或是年轻、中年人,越来越多的人群成为了影院观众,看电影成为了春节假期间的一种民俗,都有不少人要进入影院以此来消磨过节时光。
“口碑时代”即将到来
《红海行动》是今年春节档票房前五名中唯一一部非续集、非喜剧的电影,竞争对手们前期热闹,观众看腻时《红海行动》的强势逆袭期才真正到来。以目前的票房走势看,《红海行动》单日票房反超《唐人街探案2》也只是时间问题。唐乐表示,“如果以前认为是影院数目、银幕数目增加了,那么现在更认识到质量成为影片制胜关键,今年更多好电影会得到应有的认可,现在就靠电影人努力拍好电影,引进片也要有更好的选片眼光。总的来说,今年电影的质量上去了,票房创纪录一定指日可待。”
采写/新京报记者周慧晓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