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的形状 >> 陈金文从ldquo动物报恩rdqu
作者简介
陈金文(—),男,山东鱼台人,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民间文学。
导读
引言
一、我国民间“动物报恩”故事的传承与其代表性情节类型
二、我国民间“动物报恩”故事中人类中心观念的退场
三、我国民间非人类中心观念产生的源泉
结论
摘要:我国民众通过“动物报恩”之类的故事传达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表达动物与人是同样的“存在者”的观点,表现出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物活论与万物有灵观、道家与道教思想、佛教观念是我国民间社会非人类中心观念产生的源泉。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学界的众声喧哗中几乎都是西方话语。在这种背景下,发掘我国民间的非人类中心观念并追根溯源寻求其思想源泉,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动物报恩”故事;非人类中心观念
引言
有不少学者对“动物报恩”故事作过研究。刘守华编著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一书中就收入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蜈蚣报恩”故事解析》《人虎情缘——“义虎”故事解析》《同舟共济人与兽——“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故事解析》等“动物报恩”故事研究论文数篇。《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蜈蚣报恩”故事解析》一文介绍了“蜈蚣报恩”故事的情节结构及其产生、传承与变异的过程;《人虎情缘——“义虎”故事解析》一文将“义虎”故事归纳为尚义型、报恩型、赎罪型等若干类型,其中部分内容分析了报恩型“义虎”故事产生的心理基础,介绍了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多则报恩型“义虎”故事;《同舟共济人与兽——“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故事解析》一文介绍了“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故事的基本情节,追溯了它与佛经中“本生”故事的渊源,介绍了该故事流传至中国后在传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异文。
年8月,由山东大学美学研究中心、文学与新闻学院主办的“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笔者在会议上宣读了论文《从动物报恩故事看我国民间生态文化的价值和局限》,指出:“我国民间‘动物报恩’故事通过赋予动物人类特有的道德伦理,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生存权的尊重及人们希望与周围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理想,对于劝导民众珍视动物生命,保护生态,具有一定价值”。此文肯定了我国民间传统的“动物报恩”故事所体现的健康、积极的生态观。
孔子“贱畜而重人”“厩焚”“问人不问马”。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无论中外,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形成都由来已久。在历史上,虽然也有某些社会思想或思潮对人类中心主义形成过冲击,但人类中心主义始终没有从主流社会意识中退场。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又一次重新审视人类中心主义,有人提出弱式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也有人提出生态中心主义的观点,甚至还有人喊出了动物中心主义的口号。在当前形势下,探讨我国民间“动物报恩”故事中所蕴含的非人类中心观念无疑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我国民间“动物报恩”故事的传承与其代表性情节类型
我国民间口头流传的“动物报恩”故事数量很多,可以说不胜枚举,仅杨俊光在《从东北民间故事的动物母题看人与生态的相谐相生》一文中就列举了《姑嫂放燕》《石佛寺娄老娘婆给狐仙接产》《老龟报恩》《小白龙报恩》《打草鞋和青蛙》《扬州逛灯》等六则。由此可以想见,如果对全国各地流传的该主题故事做一下统计,数量应该不少,至少也应在几十则之上。
我国最早载之于文字的“动物报恩”故事大概是《隋侯之珠》传说。就现存文献看“隋侯之珠”一语初见于《墨子》,在《墨子》之后,诸子著作多有提及。《墨子》云:“和氏之壁、隋侯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所谓良宝也。可以富国家,众人民,安社稷乎?”《慎子》云:“有人操隋侯之珠,持百丘之环,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荆庆之断,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韩非子》亦云:“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物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从以上文献记载看,在战国时期“隋侯之珠”的传说在社会上已经广为人知了。许慎撰《淮南鸿烈解》一书对“隋侯之珠”传说有了具体记述,云:“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因曰隋侯之珠”。
魏晋六朝志怪小说兴起,“以序鬼物奇怪之事”,小说家爱好搜奇抉怪,“动物报恩”故事遂大行于世。东晋干宝著《搜神记》一书记载了《病龙求医》《人助虎产》《玄鹤衔珠》《黄雀报恩》《蚁王报恩》等多则“动物报恩”故事。南朝刘敬叔撰《异苑》一书也记载了《象脚拔刺》《大鼠献珠》等“动物报恩”主题的故事多则。
总之,动物报恩故事在战国时期文献中就已经有了记载,到了魏晋六朝时期则已众采纷呈、蔚然大观,以多种情节类型流传于民间。在诸多“动物报恩”故事中,经常被学者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