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的形状 >> 这个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把笑话闹到中国
年4月13日《中国青年报》第10版是国学版。我看到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内蒙古国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淑章老师的一篇文章,名字比较长——《“昔人兴感之由”,王羲之真的不懂吗?》
文章开头这篇文章对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的进行了解读。
结尾的观点李教授针对人们将“不能喻之于怀”理解为“心里不明白”,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王羲之对“昔人兴感之由”是明白的。因为王羲之如果对“昔人兴感之由”不明白,怎么断定它与自己“若合一契”?
应该说,李教授的质疑有依据。
这一版面大约有字了。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李教授往前冲的时候,不自觉中,把自己的后路也给挖断了。
按李教授的观点,王羲之的文章就应该改成这样:“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能喻之以怀。”
好别扭。
为什么?
其实,王羲之没有写错,李淑章教授理解错了——而且是两处。
第1处错,李老师没弄明白“之”的指代意义。
“之”作为承前指代的代词,有就近原则,不会隔着近处的“临文嗟悼”,去指代那个遥远的“昔人兴感之由”。
第2个处错,李老师没有弄明白“喻”的含义。
“喻”有明白的意思,也有开导、晓谕的意思。这里用的是“开导”“晓谕”的意思。王羲之的意思是,看了古人的文章,自己很伤感,也不能自劝自解,无法释怀。
如此理解,才能贯通上下文。
——王羲之看到古人的兴感之由,和自己完全一致,就会伤心嗟叹,因为自己也会成为古人——死去,而且无论如何自劝自解,都不能释怀。因为自己很清楚,生死、寿夭确实不一样,自己欺骗不了自己。
回头看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高中必修2的课下注释,也有问题。
课下注释不能喻之于怀:不能明白于心。就是说,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文章,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喻,明白。
可以看出这个解释非常不自信。先翻译为“不能明白于心”。大约觉得不通畅,又给出了一长句解释,却又解释为“说不出什么原因”——自己伤感的原因,还是古人对死生发生感叹的原因?语焉不详,暧昧不清。
其实就是“不能自劝释怀”。
按说,以李教授应有的水平,不应该在这个句子上翻船——它并不算太难。但这次,李教授将船翻到《中国青年报》上,而且还顶着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内蒙古国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两大头衔,真有些花样翻船,跟头不小,很有纪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