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猎手

发布时间:2024/10/2 12:47:05   

“摆在高处的头颅,俯视着自己被肢解的尸体”。死者是谁?因何被杀?而凶手又是什么样的人?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鬼庖丁老师的悬疑作品《黄雀计划》。

小说以一场杀人分尸案为开篇,在调查的过程中,警方根据尸体上呈现出的线索,挖掘出其他几件相同案件,牵出一起连环凶杀大案。而因为互联网的极速传播,让警方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追查凶手迫在眉睫。心理学专家丁一惟的加入,让案件出现了些许的转机。

虽然凶手是以警方通过人海战术、排查监控的手段得以锁定。可是面对心理素质强大准备充分的凶手,警方的审讯工作迟迟难以推进。然而就在丁一惟和肖沂找到突破口,凶手心理防线即将崩溃之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意外发生了……

难道穷凶极恶的凶手真的能够利用法律来逍遥法外?难道正义也会缺席吗?法律和正义,究竟该如何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作为一部社会派悬疑作品,《黄雀计划》的案子并不复杂,破案的过程也完全按照警方的操作流程,走访、查监控、人海战术、加班。看得出来,鬼庖丁老师在这方面如同她自序中所说的一样,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除了正传中最后的反转,正传的前半部分如同故事中的破案过程一样中规中矩,但是审讯犯人的那一部分为前半部分增色不少。犯人的自我保护以及警方的心理引诱,让身为读者的我看得很过瘾。也正是因为那个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我对接下来故事的进展有了期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果凶手是那只“鸣蝉”,那么他背后的“黄雀”又会以怎样的姿态现身呢?

鬼庖丁老师在作品中也留下了很多疑问:肖沂和丁一惟的身世之谜,两人身上所隐藏的故事,两人之间的某种联系,以及那个神秘的“更优秀的猎人”。他,究竟是不是“黄雀”?或许,鬼庖丁老师会在以后的故事中为读者一一解开答案。

在《黄雀计划》的主线故事之后,还有一个名为“星月篇”的番外。根据正文中的描述,读者能够猜测到这应该是心理学专家丁一惟的经历。作者用多线叙述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起“旧石镇谋杀案”,一个“教堂互助小组”,一场“监狱暴动”。表面看似混乱,其实却犹如一块块拼图碎片,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逐渐完整的图案。同样,这篇番外也可作为主线故事中埋下的另一个伏笔。“红蝎子”是什么?而“缄默天使”又是谁?

作为一部社会派悬疑小说,作品中所提到的社会现象也是近几年的火热话题之一。“原生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犯罪事件的性质是恶劣的,但如果要为犯罪事件也分个等级,或许连环杀人事件是其中最恶劣的之一。这种恶劣除了体现在对社会、受害者造成的影响上,也体现在犯罪者自身心理、手段的残忍上。

人为什么会犯罪?生存、利益、欲望、情感、过失、冲动……或许都能够成为犯罪事件的导火索。

中国古代经典启蒙教材《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说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差不多。只是由于后天成长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人与人之间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异。如果没有接触到好的环境和教育,就容易往坏的方向上发展,也就是“苟不教,性乃迁。”

而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则提出了“天生犯罪人”的理论,认为犯罪者大都受种族和遗传的影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并罗列出犯罪者的外貌和行为上的一些特征。

不过,该理论是龙勃罗梭早期的理论观点。在龙勃罗梭后来的著作中,在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基础之上,龙勃罗梭又增加了形成犯罪的后天因素。他指出,后天因素与成长环境、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心理素质、自控力较差的人往往会受环境影响,模仿、学习自身所处环境中的不良行为,最终形成犯罪。犯罪事件的产生原因和环境息息相关。

“连环杀手是被‘养成’的。数据证明,90.2%的连环杀手,基本都有被虐待的童年。小孩子所生活的环境,人际关系是很狭窄的,与父母的关系占有他们人际关系的大部分。来自父母的虐待,往往会使他们的世界观产生极大的混乱,在有限的认知里,他们无法理解、也无法排遣这种混乱与失序。在成年后,心理就往往会有各种畸形的表现。”小说中丁一惟的这段话并不是耸人听闻。如何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的教育疏导,让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6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