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的天敌 >> 滴翠亭事件看薛宝钗,并没有看到深沉的心机
在《红楼梦》的行文中,薛宝钗是个豁达大度、品格端方的姑娘。
可一个人的品行,绝不是单纯说出来的,更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
一个人的品行,是在具体事件中显露出来的。
一个人在大事件面前,是无法显露自己品行的。
比如元妃省亲的时候,贾府所有的纨绔子弟,都得装得人模人样。在众人面前展露出来的,都是他们知礼守恂的一面;
一个人在长辈面前,是无法显露自己品行的。
比如在贾母面前,心机深沉又狡诈贪婪的王熙凤,也会拿出自己温良孝顺的那一面。
一个人就在私底下,在独处的时候,才是最展现个人品质的时候。
而这个时候的宝姐姐呢?这个时候的宝姐姐撕开了平时高雅的伪装,这个时候的薛宝钗,才是真正的她自己。
滴翠亭事件,就是薛宝钗正传。
一.双标的薛宝钗
薛宝钗的姑娘一向自诩端庄持重、沉稳谨慎,一向喜欢把自己树立成为道德的楷模。
她这么做是为什么?
目的很明确,答案也很简单,就是想讨长辈的欢心,更是想无限贴近于王夫人的审美。
读者在长辈面前见到了薛宝钗,从来都是恭敬孝顺,连点菜都揣摩着长辈的意思去点;
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薛宝钗,是珍重芳姿昼掩门,是每天做活做到三更天。
一个姑娘做人做到了这份上,还有得挑吗!
如果薛宝钗表里如一,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恪守这样的标道德标准,哪怕她装,所有的读者都会称赞她是道德楷模。
可薛宝钗终究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儿,她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毅力,始终把自己装成一个道德楷模。
私底下的薛宝钗,就是一个双标的姑娘。
一个人双标,能证明他心机深沉吗?
恐怕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人双标,只能证明他是一个很自私的人。
我并不想批评一个人自私,因为自私是人类的天性。
我只是想说,私底下的宝姐姐就是一个普通、且平凡的姑娘。
有些读者,无限拔高宝姐姐的品质,真的是看错了这个姑娘。
宝姐姐是一个双标的人,她的双标异常明显。
这一段是滴翠亭故事的前奏,因为交芒种节,大观园中的小姑娘们都在一处玩耍,众人没有见到林黛玉,宝钗就要把林黛玉找来。
于是薛宝钗就来了潇湘馆,此处就是薛宝钗的一段内心活动:
说着便逶迤往潇湘馆来。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罢了,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回来。
①这时薛宝钗的双标显得异常明显,请注意当时是白天,在白天的时候,贾宝玉去找林黛玉说话,在薛宝钗的眼里是不避嫌疑。
可是宝姐姐忘了自己做了什么吗?就在前一天晚上,宝姐姐晚上还去找宝玉说笑,惹得宝玉房里的丫鬟晴雯抱怨,大半夜的不让睡觉。
此时不得不说,在宝钗的眼里,林黛玉就是她的一个假想敌。
林黛玉做什么事情,都是不合理、不守礼仪,而宝姐姐呢?
做着与林黛玉同样的事情,却还是把不必嫌疑的帽子扣到了林黛玉的头上。
这样双标的本事,真是无人能及。
②很多读者觉得林黛玉猜忌、爱使小性子,这个看法是从何处得来?
十成有八成,是从薛宝钗的心理活动中找到的答案。
可宝姐姐的心理活动,就准确吗?
在滴翠亭故事的前面,宝姐姐甚至完全没有和林黛玉有任何互动,就给林黛玉派了不是。
这算得上是什么?
宝姐姐就是用自己的怀疑,去论证林黛玉的品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林黛玉的品性如何,绝不是宝姐姐脑子就可以勾勒出来的。
其实这样得出的结论完全不靠谱,君子磊落的胸襟,在宝姐姐的身上丝毫看不到。
这样的宝姐姐是不是蠢?
作为读者,不得不画一个问号。当然单凭这些还不能证明宝钗的愚蠢,咱们继续往下看。
二.可笑的滴翠亭事件
宝姐姐走到滴翠亭之前,是她最真实的一段时光。
那时的宝姐姐,就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小女孩。
这个时候读者才能看得出来,原来宝姐姐也和普通姑娘一样,喜欢活动,喜欢跑跑跳跳;
原来宝姐姐也和普通姑娘一样,喜欢扑蝴蝶,喜欢做游戏。
宝钗的美好,在她走到滴翠亭的时候,就戛然而止。
此时,先来看一下滴翠亭的状态:
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
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
此时宝钗的愚蠢就已经显露出来,这姑娘是真的没有心机。
宝姐姐在亭子外面听见有人说话,就煞住脚步细听。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此时,一向聪明懂得避嫌的薛宝钗,怎么能犯这么大的错误!
滴翠亭四面俱是游廊曲桥,这样特殊的地点已经决定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偷听别人说话,极容易被抓住。
那么宝钗还敢偷听别人说话,这么做是不是蠢!
一个真正聪明懂得避嫌之人,在听见别人说话的时候,就会转身去往他处了。
这才是正确的做法,这才是符合道德标准的君子所为。
可惜薛宝钗没有选择正确的做法,而是继续向愚蠢的方向迈进,拉都拉不回来。
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说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
①不知道您注意了没有,在滴翠亭中说话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小红,一个是坠儿。
这两个丫鬟,都是宝玉房里的丫鬟。
可宝钗只能分辨出小红的声音,却毫不注意坠儿,这是为什么?
还不是小红的身份特殊,足以引起薛宝钗的注意。
小红是什么身份?
小红,是荣国府二管家林之孝的女儿,这样的身份注定了,小红要比其他丫头人脉更为广泛。
小红的人脉,可以因为她的父母,扩展到荣国府真正的上层人物那里。
如果这样的姑娘,成为了宝玉的通房丫鬟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小红成为了宝玉的通房丫鬟,注定比袭人难对得多。
继林黛玉之后,小红也成为了薛宝钗的假想敌。
宝姐姐才会对小红如此重视,连她的说话声音都一清二楚。
②可联系后文,此处再一次证明了薛宝钗的愚蠢。
他们薛家制造出了金玉良缘,他们家辛辛苦苦创造出各种机会,就是想让薛宝钗同贾宝玉完婚。
可是这门婚事真的很好吗?
荣国府虽然是百年望族,可是大厦将倾,这种危险就连丫鬟小红都能嗅得出来。
小红说过,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之筵席。
小红的目标,从来不是死盯着荣国府,死盯着贾宝玉。
虽然他是贾宝玉身边的丫鬟,但是就在这一回,小红凭借着她伶俐的口齿,一番“说奶奶”到了王熙凤的重视。
之后的小红到了王熙凤的身边,完成了从小丫鬟到二等丫鬟的转换。
之后呢?
小红会凭借着王熙凤,凭借着家人的支持,嫁给荣国府的旁支贾芸,完成身份上的真正转变。
小红的这种聪慧,在薛宝钗身上根本看不见。
薛宝钗嫁进荣国府后,荣国府会穷得只剩一个空壳子。
薛宝钗的大量陪嫁,会去填荣国府的空架子。
然后呢?
荣国府会被抄家,整个贾家会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薛宝钗作为荣国府的媳妇,享受不到荣国府的荣光,却要跟着遭罪!
皇权会罚没薛宝钗的所有财产,然后跟着荣国府的人下狱,受尽狱卒的刁难与欺凌。
小红每一步的选择,都是让自己更上一个台阶。而比起小红,每一步都选择错误的薛宝钗,是不是太蠢了。
把话说回到滴翠亭事件本身,薛宝钗想金蝉脱壳,把祸水引向林黛玉,可实际呢?
三.低估别人的宝姐姐
宝姐姐有个特点,经常会低估别人。
比如她就低估了宝玉房里的小红,小红这丫鬟,是个真的有见识、有能力的姑娘。
宝姐姐以为她的金蝉脱壳,能让林黛玉和小红这两个姑娘互相牵扯,惹上麻烦。
然后她自己呢?
她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能够得利。
这是典型的商人思维。
可实际上呢?
小红根本没有按照宝钗的思维走。
小红真会像宝钗形容的那样,狗急跳墙,去找黛玉的麻烦吗?
当然没有,而且以后也没有。
之后的小红完全改变了人生的发展方向,她真地远远地站在了高枝上。
滴翠亭一事之后,聪慧如小红般的人物,绝不会轻易去找林黛玉的麻烦,她会思前想后,很容易能找到黛玉当时同宝玉在一起的证据。
要知道小红本人可是宝玉房里的丫鬟,宝玉在什么时间段,去了什么地方,她很容易就打听出来。
然后小红就就明白,当时宝钗做了什么。
因为在滴翠亭事件后,小红对宝钗真是做到了严加防备。
贾琏偷娶尤二姐这件事被凤姐知晓,这时候薛家人好打听小道消息的毛病又犯了,宝钗的丫鬟莺儿,直接找小红去探听消息。
这种新二奶奶旧二奶奶的小道消息,小红不可能不知道。
可她是怎么回莺儿话的:
我送下东西出来时,悄悄地问小红,说刚才二奶奶从老太太屋里回来,不似往日欢天喜地的,叫了平儿去,唧唧咕咕的不知说了些什么。
那个时候,薛家人好打听小道消息的事情已经传开了。小红干脆就避重就轻,只说凤姐不高兴了,凤姐说了什么她不知道。
其实贾琏偷娶尤二姐这件事,在荣国府内已经悄悄地传开了,众人早晚会知道。
小红就算透一点消息给莺儿,也不是什么大事。
小红的回话,已经是对薛家人一点面子都不给的极度不信任。
宝钗这姑娘还真是蠢,她以为凭着滴翠亭事件,自己可以全身而退,再给黛玉惹上麻烦。
可事情的发展完,完全不在宝钗的控制范围内,宝钗埋好雷,根本没有炸到黛玉。反而让她自己,精明外露。
在世家大族生活,倘若精明外露,就是蠢。
宝钗的精明,成功地引起了小红的注意,同时成功地引起了小红对她的防备。
而小红是谁?
她是荣国府二管家的女儿,又是荣国府大管是奶奶王熙凤精心培养的得力助手。
一旦小红对宝钗起了防备之心,以这个丫头的巨大人脉圈,足以撼动薛宝钗砸重金苦,心经营多年的好名声。
宝姐姐还真是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