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高健咏蝉忆人生大美网

发布时间:2023/4/9 11:06:49   

文/高健

清晨我再一次被那清脆悦耳的蝉声惊醒,听着美妙的音符,好似天籁之音余音绕梁,愉悦的心境中,荡起了我无限的遐思,勾起了我漫长的回忆。

我久久地仰望窗外蔚蓝的天空,看着那流动飘逸的白云,梦幻一般的世界,陷入了深深的思绪,静谧的让人难以释怀。不由得回想到了我在银桥鬼谷岭云雾山下及离城五公里石磨铺双桥村时,那一段无忧无虑美好的时光,童真的我、舞勺之年的我,蝉是我常常把玩的一种昆虫。当年,童真年少的我,对蝉没有太多的了解,只知道它会叫,声音蛮好听的,故而蝉也就成了我捕捉的对象。我用竹条、藤条、铁丝握成圆圈,用长竹竿或长木棒作成手握的杆,竹竿或木棒绑扎在圆圈的中间位置,自制捕蝉的工具就算是完成了。然后在诸多的房前屋后不知疲倦地粘蜘蛛织的网,用来捕捉蝉,还把捕捉的战利品和小朋友共同分享,度过那一天中最美的时光。

那个年代的我们人娱乐的活动不多,除了篮球、兵乓球、羽毛球外,剩下的就是男孩玩自制的滑轮车、扇烟盒、扇纸盒、火皮枪、泥巴枪、陀螺、弹弓、纸飞机、躲猫猫、顶羊角、跨裆骑车、下军棋、滚铁环、摔火炮,在稻田里捉蜻蜓、捉泥鳅、捉黄鳝、捉青蛙,在小溪里摸鱼、捉螃蟹,上树掏鸟窝、捉金龟子…….无聊时还玩蜣螂,蜣螂又脏又臭,玩着玩着就恶心了。女孩踢毽子、跳绳、围着圆圈丢手帕等等。哪时没有游乐园,现代的玩具一概没有,虽然单调,但环保。花朵一般的季节里,依然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虽然对蝉了解不多,但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印象却很深,这也是母亲和老人们常常讲的一句口头禅。我对蝉的深入了解,得益于中国楹联学会理事、陕西省楹联协会副会长、书法家赵天成先生。十几年前赵先生给我撰了一幅嵌名联,上联是“居高声自远”,下联是“体健福无边”。将“高健”二字巧妙的嵌入联中。我知道先生借用了唐诗中三首最著名的咏蝉诗意,作者分别是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被称为“咏蝉三绝”。其中,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一首自明心志的诗,蝉是品德高洁的化身,先生才思敏捷、信手拈来,实在令人折服!

石泉县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慕龙先生书法作品: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学素养的提升、文化底蕴的积淀,我已不是那时的我了,对蝉文化再也不是一知半解、处于朦胧的状态了。十几年来我如饥似渴地,带着求知的欲望阅读了大量关于蝉文化方面的文章。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啊,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玉蝉出现。蝉文化是那样的博大精深,是哪样的悠久而灿烂,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蝉在中国古代象征复活和永生,蝉的幼虫形象始见于公元前多年的商代青铜器上。古典文学中的香草美人传统以及君子比德之说,都赋予自然之物以物外之趣,蝉也以其特殊的自然秉性博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频频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有诗、有词、有赋,托物言志,歌颂其高洁的品格,极大地丰富了蝉文化。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传》写到“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盛赞屈原。蝉性高洁、知了觉悟、浮游尘埃、隐身止语、出世发声、一鸣惊人、恰如君子、震耳发聩。蝉,它如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间的祥和与幸福,成为美丽辉煌永生不灭的火凤凰。

蝉的一生,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没有蛹的过程,属不完全变态昆虫。它经历卵在树上孵化成幼虫,呆在树枝上,秋风把它吹到地面上,自行掘洞钻入土中潜伏,在深土中,幼虫用刺吸式口器吸食树根汁液为生,它们要经过漫长的幼虫期,短则三四年,长则十多年,最长达十七年。从幼虫到成虫经过五次蜕皮,其中四次在地下进行,而最后一次,是钻出土壤爬到树上蜕去干枯的浅黄色的壳才变成成虫。我们都知道成语“金蝉脱壳”指的就是蝉的蜕化过程。蝉,它在黑暗中等待与黑夜相伴与泥土相拥,在漫漫的长夜里成长,经过一次次蜕变,终于破土而出,冲破束缚,获得新生重返人间。

蝉,又名蜩,俗名为“知了”,蝉是昆虫学名。蝉的种类主要有:春蝉、、山蝉、油蝉、叽叽蝉、草蝉、蚱蝉、蟪蛄、春蛁、知了、蜘蟟、叽喳虫,若虫又叫蝉猴、知了猴或蝉龟等等据说有数千种,体长1.2—6公分不等。

《诗经·豳风·七月》篇里记载:“五月鸣蜩,雄者能鸣,雌者无声……鸣于夏者曰蜩。”就是说,“蜩”这种昆虫,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即每年一到农历五月,天气开始炎热,就会出现知了鸣叫。所以,蜩被列入了24节气“七十二候”,作为“夏至”节气二候的“候应”,归纳概括叫做“蜩始鸣”。耕作的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农事谚语:“夏至时节天最长,南坡北洼蝉鸣响。玉米夏谷快播种,大豆再拖光长秧。早春作物细管理,追浇勤锄把虫防.........”

我为什么突发奇想写蝉呢?源于几天前看到一位贵州微友才女发的一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0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