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的天敌 >> 黄茶黄芽茶君山银针根根银针被文人谓之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的色香味形俱佳,世称“四美”。芽头茁壮挺直,大小长短均匀,白毫完整鲜亮,芽头色泽金黄,故名银针,享有“金镶玉”之美称。君山银针的工序分类为揉捻后闷黄。
君山银针的历史
君山银针在唐代就已生产、出名,因茶叶满披茸毛,底色金黄,冲泡后如黄色羽毛一样根根竖立而一度被称为“黄翎毛”。
相传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时就曾选带了君山茶。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到君山银针,十分赞许,将其列为贡茶。
《巴陵县志》云:“君山贡茶自清始,每岁贡十八斤,谷雨前,知县邀山僧采一旗一枪,白毛茸然,俗呼白毛茶。”这里说的白毛茶是君山毛尖。
同治十一年《巴陵县志》引清代吴敏树《沏山客谈》记述:“贡尖下有贡兜,随办者炒成,色黑而无白毫,价率千六百,粗五十止,其实佳茶也。”可见君山茶有“贡尖”、“贡兜”之分,把茶叶来回来进行拣尖,分开芽头称尖茶,白毛茸然,用作纳贡,又称贡尖。余称贡兜,质量也不差。君山银针可能就是“贡尖”或由”贡尖”演变而来。
50年代初期制君山银针就是采用拣尖精选芽头。因此,君山银针始于清代。
君山银针的传说
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不幸死于九嶷山下,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奔丧,船到洞庭被风浪打翻,湖上飘来七十二只青螺托起聚成君山,巧合之下在君山播下了第一颗茶树种子。
君山银针原名白鹤茶。传说初唐时,有个白鹤真人云游归来,在君山岛上种了八株神仙赐予的茶苗。后修了白鹤寺,挖了口白鹤井。用井水冲泡仙茶,水气中有白鹤冲天而去,此茶由此得名"白鹤茶"。而又因为此茶颜色金黄,形似黄雀的翎毛,所以别名"黄翎毛"。
后来,此茶传到长安,遂将白鹤茶与白鹤井水定为贡品。有一年进贡时,白鹤井水丢失,就取长江水冒充。上贡后皇帝喝茶,只见茶叶上下浮沉却不见白鹤冲天,心中纳闷,随口说道:"白鹤居然死了"!岂料金口一开,从此白鹤井水枯竭,白鹤真人不知所踪。但是白鹤茶却流传下来,即是今天的君山银针茶。
君山银针的产区
君山又名洞庭山、湘山、有缘山,为湖南岳阳市君山区洞庭湖中,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君山岛总面积不足万平方米,海拔不到0.08千米,岛上的气候湿润,春夏季湖水蒸发,云雾弥漫,细小砂质的土壤肥沃深厚,土质疏松,吸热能力强,利于茶树生长。
银针茶在茶树刚冒出一个芽头时采摘,经十几道工序制成。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内呈橙黄色,外裹一层白毫,故得雅号"金镶玉",又因茶芽外形很像一根根银针,故名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的特征
君山银针的采摘和制作都有严格要求,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天采摘,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制作这种茶需要八道工序,78个小时。
君山银针芽头茁壮,紧实而挺直,白毫显露,茶芽大小长短均匀,形如银针,内呈金黄。冲泡时茶叶在杯中一根根垂直立起,踊跃上冲,悬空竖立,继而上下游动,然后徐下沉,簇立杯底。军人视之谓“刀枪林立”,文人赞叹如“雨后春笋”,艺人偏说是“金菊怒放”。君山银针茶汁杏黄,香气清鲜,叶底明亮,又被人称作“琼浆玉液”。
入杯冲泡,芽叶徐徐展开,舒放成朵,或悬或沉,兰香高爽,汤色清绿明澈,滋味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壮。
家用储存:用防潮性能好的包装,封闭严实,放在无异味的冰箱冷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