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左权牺牲40年后,女儿左太北收到了母亲珍

发布时间:2022/9/24 12:42:39   

前言

年5月31日,左太北忽然收到了母亲刘志兰寄来的三份“宝贝”。第一份是父亲左权将军写给母亲刘志兰的11封家书;第二份是年12月,新婚不久的左权夫妇为朱德总司令写得献词稿;第三份是年7月15日,左权身边工作的刘志兰胞弟刘志麟,写给姐姐的一封关于姐夫左权牺牲情况的信。

此时,左太北平复了一下情绪,开始从第一份家书读起,当她读到父亲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信时,左太北的情绪如洪水决堤一般,倾泻而出。信的其中一段是这么写的:

……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在闲游和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太北与我在一起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又爬到妈妈怀里,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廿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年5月25日,左权将军牺牲的那天,左太北还差两天才满两周岁,所以,她对父亲几乎没什么印象。在收到这三份宝贝之前,左太北对父亲这个称谓,更多地是怀着一种特殊偏差的感觉。

她曾这样说:“我从记事起就吃的是‘大锅饭’,从来没有饿着过,老有饭吃,是很低水平的共产主义。反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托儿所就是我的家,托儿所就是我的全部生活。父亲的牺牲,我没有任何感觉,有没有父亲对那时的我来说,真的很无所谓。”

而看过母亲珍藏了几十年的三份宝贝后,42岁的左太北才真正地“认识”了父亲。她认为父亲是爱自己的,他是一个大英雄。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

从年11月起,左权利用作战空隙时间,21个月写了12封家书(有一封遗失),共1.6万字。左权的每封家书都用较大篇幅来问候妻女,可见,他是多么希望活下来与家人团聚!

那么,左权在遇险时,明明来得及躲避,但他为何不肯隐蔽自己呢?事情要从年开始讲起。

牺牲前三天,还给妻女写信

年2月,刘志兰随中央巡视团从延安来到太行山巡视,代表中央妇委讲话。当时,左权辅佐朱德、彭德怀在太行山上的八路军总部,指挥着大半个中国的抗战。

刘志兰生长在北京,她和她的六个姐妹各个如花似玉,被誉为“七仙女”。刘志兰到底有多漂亮?据老同志回忆称,刘志兰、浦安修(彭德怀夫人)、叶群(后嫁给林彪),被称为“延安三美”。

刘志兰

团里突然来了一个22岁长相好看的姑娘,自然引起了战士们的注意,左权也不例外。说来也奇怪,在刘志兰来之前,左权似乎对男女之事毫不挂心,他曾经说过:“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所以,当时的左权已经是个33岁的大龄未婚男了。

或许是爱情来敲门了!那天刘志兰上台做报告时,台下的左权像走了魂一样,鼓掌的时候比别人慢了好几个拍。他这种“反常”的举动,被旁边的朱老总尽收眼底。

一直以来,朱老总很挂念左权的婚姻大事,随即找到刘志兰,向她介绍了左权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左副参谋就等着你的回话。”

刘志兰抬起头笑着说:“那就听从总司令的安排吧!”

朱老总连忙摆了摆手:“打仗,我是总司令,你听我的;找对象,你是总司令,我听你的。我当个红娘,决不能包办。不要以为是总司令当介绍人,就委屈求‘权’了。”

后来,刘志兰在回忆中提到过,当初她的想法是这样的:

“我把老总视为长者,由于是老总亲自说的,我不好拒绝,而且很快成婚,是没有什么感情基础的。我那时的小资产阶级情调是很浓厚的,我自视很高,虽然22岁了,接触人很多,但没有和任何一个人恋爱过。”

起初,刘志兰对左权的印象,只是一个为人正直的副参谋长。年4月16日,左权与刘志兰在潞城北村八路军总部结婚。左权极为珍惜自己的婚姻,对妻子呵护有加。同年12月16日是朱老总的54岁寿辰。

年,左权在新婚洞房外留影

当天,左权和刘志兰共同写了一首祝寿新诗——《献给我们的朱老总》,开头是这样写的:

总司令,你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几十年来你为摧毁它而不倦地奋斗着,在你的后面有千千万万的人群,跟随着你开辟的道路迈进,你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解放的旗帜!

夫妻二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战友兼媒人的感谢。朱老总也很高兴,希望他们夫妻二人能够一直和和美美的。

不久后,刘志兰怀孕了,早期反应很厉害。当时她住在北方局妇委,左权每天傍晚都骑马从总部驻地去看她,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这在行伍出身的高级将领中实不多见。周围的男同志都知道左权爱夫人,女同志都羡慕刘志兰找了一个体贴的丈夫。

年5月27日,左权与刘志兰的女儿出生了。34岁的左权喜得一女,那种喜悦之情可想而知。据说,左权把妻女接回八路军总部之后,夜里爬起来为小孩儿换尿布,把小孩儿抱在怀里舍不得撒手。望着丈夫悉心的关照,刘志兰心中很是欣慰。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却被这残酷的战争给扼杀了。

战争越来越暴虐了,日军像疯狗一样疯狂地进攻太行山根据地。八路军总部经常转移,家属随同行军有诸多不便。年8月30日,左权不得不把妻子和女儿送往延安,离开前,左权抱着挥舞双手、不满百天的女儿与妻子刘志兰拍了一张照片。

在能搜集到的左权照片中,左权几乎是嘴唇紧闭,神情严肃。唯有抱着女儿时,笑得灿烂。这张照片是唯一的全家福,夫妻很开心的笑着,时间仿佛就定格在了那一刻。

年8月,在山西武乡县砖壁村,左权和夫人刘志兰及女儿左太北照的唯一一张全家福

刘志兰和女儿走后,左权心里割舍不下,每当有人去延安,他都要捎去信件或一些生活用品。刘志兰也常给左权写信,信中有安慰、有分别后的情况介绍、也不免有对生活艰辛、带娃的辛苦的抱怨。

年5月20日,左权接到刘志兰的来信后写了回信。平淡质朴的家书,流露出他对妻女满满的思念。

对妻子,左权怀着一种不能陪在妻子身边,为其分忧的愧疚。信是这样写的:

牡丹虽好,绿叶扶持,这是句老话。小太北能长得这样强壮、活泼可爱,是由于你的妥善养育,虽说你受累不少,主要的是耽搁了一些时间,但这也是件大事,不是白费的。你要我作出公平的结论,我想这结论你已经作了,就是说“我占了优势,你吃了亏”。不管适合程度如何,我同意这个结论。

年5月20日左权写给刘志兰的信

这段说明左权肯定妻子为孩子付出的心血,承认妻子吃了亏。对于妻子发牢骚,左权很男人的回复:“我很同情你,不厌你的牢骚。”

对小太北,左权喜爱之情都快溢出来了。信中的字里行间,都有提及女儿。比如说:

有几件衣服、几块花布、一封信,听说过封锁线时都丢掉了,可惜那几块布还不坏,也还好看,想着你替小太北做成衣服后,满可给小家伙漂亮一下,都掉了,这怪不得做爸爸的,只是小家伙运气太不好了。

这个小宝贝小天使我真是喜欢她。现在长得更大更强壮更活泼更漂亮,又能喊爸爸妈妈,又乖巧不顽皮,真是给我极多的想念与高兴。可惜天各一方不能看到她抱抱她。

左权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家书

信的末尾,左权写了他从前线给妻女捎回去的东西,他恨不得把所有的好东西都带回去。内容是这样的:

托人买了两套热天的小衣服给太北,还没送来,冬天衣服做好后送你,红毛线裤去冬托人打过了一次寄你。如太北的衣服够穿,你可留用,随你处理,我的问题容易解决。另寄呢衣一件、军衣一件、裤两条及几件日用品,统希收用,牛奶饼干七盒是自造的还很好,另法币廿元,这是最近翻译了一点儿东西的稿费,希留用。

这封信的落款写着:你的时刻想念着的人,太北的爸爸

刘志兰对于自己写的“发牢骚”的信,后来她懊悔不已。晚年在写给女儿左太北的信中,她说:

回延安后我一个人带着你,困难是可想而知了,在情绪最不好时我写了一封信给你父亲说,早知如此我一切都不算了。这并不是什么变了心,而是气话。那时我很年轻,对生活理解的太少,又处在双方远离,一时感情冲动,而错写了那一封信,现在看了后深感遗憾,悔恨莫及。

左权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在他的心里,妻女的地位永远是放在重要位置的。如果是和平年代,左权一定是个好丈夫,好爸爸。毫不夸张地说,他会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家人。可现在是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唯有“舍小家保大家”,才能让更多的小家从黑暗走向光明。

明明几步翻越的山岭,左权倒下了

年,日本侵略者实行残酷地“三光”政策,妄图将抗日根据地的军民置于死地。同年2月初,日军开始集中兵力,向以辽县(今左权县)麻田为中心的太行山区——八路军总部机关所在地,发起了大“扫荡”。由于我军早有准备,敌人3次袭击均未能得逞。

5月,恼羞成怒的日军,从四面八方调来了3万精锐部队,对太行山根据地发动了空前残酷的“扫荡”。

左权与彭德怀

当时的情势是:面对日军重兵的多路合击,八路军主力部队已转出外线,而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司令部等尚处在敌军的包围圈内。

5月25日,日军飞机不时地投弹、扫射,突围部队被堵在狭窄的山沟中。危难时刻,身为副参谋长的左权不顾个人安危,坚决要求断后:“我来断后,掩护大家突围!”

日军凭借优势兵力,迅速收缩包围圈,将一发发炮弹砸向密集的人群,给突围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不安。左权一边鼓舞士气,一边尽全力招呼着每一个人。下午2点钟,在十字岭高家坡,利用短暂的休整,左权激励着极为疲惫的队伍:“同志们,一起冲,只要冲过前面一道封锁线,我们就安全了。”

左权交代完任务,突然被身边的警卫连长拉住了胳膊,左权明白对方的意思,但他不会抛下自己的部下选择独自离开的。

左权(左)与刘伯承(右)

日寇的飞机疯狂地在头顶盘旋轰炸,密集的炮火雨点般向十字岭陡坡倾泻,左权挺立在陡峭的山坡高处,用力挥舞双臂,指挥部队快速翻过山梁。突然,一颗炮弹呼啸而来,左权大声呼喊:“同志们,卧倒。”话音刚落,第二颗炮弹又打了过来,左权的头部、胸部、腹部都中了弹片。

年,左太北来到了左权牺牲的地方,她悲伤地说:“爸爸一定知道,那次敌人打的第一颗炮弹是试探性的,紧接着会有第二颗炮弹飞来,躲避一下还是来得及的。但当时十字岭集结着大批的人员和马匹。爸爸是不会选择隐藏自己的。他的死是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几千人转危为安,左权却倒在还有几步即可翻过的山梁上。左权牺牲时,右手握着他最喜爱的左轮手枪,一个年仅37岁的将星就此陨落了。

一个参加过战斗的战士回忆说:

“那次战斗很惨烈,收尸的时候迈不开腿,尸体连着尸体。左副参谋长的尸首一直到三四天后才有人埋。埋后又被敌人挖出,照了相发表在报纸上。”

对于敌人这种惨无人道的行径,罗瑞卿在左权墓前做了讲演,他情绪激昂地大声讲:“给烈士们行礼还没有完毕,今后还要做三件事情:第一件是报仇,第二件是报仇,第三件还是报仇!”

八路军总司令部公葬左权将军暨罹难烈士照片

确实是,左权将军的牺牲,对党、对人民都是一个损失。刘伯承和邓小平合写的《纪念我们的战友左权同志》一文,说:“左权同志的牺牲,不仅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就在同志感情上,即个人的友谊上,也使我们失掉了一个最亲密的战友,我们的悲伤,是不可以言语形容的。”

左权牺牲,家人们的反应

左权的牺牲给了刘志兰极大的打击。年仅25岁的她,怀着巨大的悲痛,独自抚养女儿,坚强地学习和工作。

年10月20日,左权夫人刘志兰携女儿左太北在移灵时执绋

她多么希望丈夫能够回到自己的身边,哪怕是只有一口气也行。在给丈夫的悼词中,刘志兰这样写道:

几次传来你遇难的消息,我不愿去相信。或是重伤的归来,不管带着怎样残缺的肢体,我将尽全力看护你,以你的残缺为荣……由于你的牺牲,更加深我斗争的决心,日本法西斯不仅奴役我的国家,而且残杀了我亲爱的人。……在任何困难之下,我都要咬着牙关渡过去。如果有一点失望和动摇,都不配做你的妻子。

后来,刘志兰给女儿写信的时候,说她曾经幻想过左权回家的情景,她说:“如果不是年5月麻田之恨,日寇投降后,我们一家团聚,以后的生活是会很美满的。他对我们两人的照顾都是会很好的,绝不会像他抛开我们以后的那种情景。”

左权牺牲的消息,所有人都瞒着左权的母亲。据老同志回忆说:

“左权年幼时父亲就过世了,母亲含辛茹苦地将4个子女拉扯大。而左权19岁离开家乡后,与母亲再未相见。”

年轻时期的左权

时隔七年,当队伍进入醴陵县境,左权的老母亲听闻消息后已经在等候了。她问路过的部队战士:“左权有没有回来啊?”

成千上万的战士们对老人喊道:“左权没有回来,我们都是您的儿子。”此时,老太太明白过来了,小儿子可能不再人世了。

坚强的老人没有痛哭流涕,她没读过什么书,就请人代笔,写下了这样悲壮的词:“吾儿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儿。现已得着民主解放成功,牺牲一身,有何足惜,吾儿有知,地下瞑目矣!”

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左权将军,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

写到最后

年,左太北再次来到了十字岭,一只小黄雀落在了左太北面前的松树上,不停地叫着。左太北觉得小黄雀就是父亲的化身。她失声痛哭道:“我就觉得,父亲仿佛知道我来看他,特别高兴。这只小黄雀仿佛就是父亲从天上来,专程告诉我:‘我挺好的,你放心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4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