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曹植名作野田黄雀行,隐藏着浓郁的悲伤

发布时间:2025/1/7 19:23:49   
《野田黄雀行》是曹植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其背后有一个非常伤心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歌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乐府题材,是乐府诗歌变革的一种趋势体现。同时这首诗歌也体现了曹植经常会出现的矛盾思维,可以与《洛神赋》等作品做一个参看。《野田黄雀行》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这首诗不长,只是讲述了一个故事: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是在说,一只黄雀遭遇了鹞鹰的捕捉,慌不择路,于是自投罗网。张网的人自然欢喜,但有一个少年见到这样的场景,却为这只黄雀感到悲伤。出于同情,拔剑斩断了罗网,使得这只黄雀重获自由。而这只黄雀也懂得感恩,飞走之后又再次降落,向这位少年致谢。这个故事很简单,但背后所影射的故事却不简单。建安二十四年,曹植的好友杨修被曹操杀死,次年其兄长曹丕即位,有处死了丁仪、丁廙这两位曹植的支持者。在这场争储的战斗里,曹植是失败者,那么其支持者必将遭到清洗,恰恰当时曹植的智囊团非常多,而恰恰曹植与他们的关系又非常好。曹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昔日一同饮酒吟诗的好友被逐渐杀害,虽然贵为皇室至亲,但无能为力不说,这些人的死亡其实都是因为自己。这些人就像那个自投罗网的黄雀一样,在争储的时候不得不站队,那么在争储结束之后就有承担相应的后果。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也是非常残酷的事,对于曹植来说,更是一件悲伤的事。所以,这首诗的前四句其实就是曹植自己的写照,“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这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后续少年的形象以及少年和黄雀的故事,其实只不过是曹植的想象而已。曹植的矛盾思想,在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这首诗歌除了前四句之外,后面的都是曹植自己的想象。前两句比喻环境的凶险,之后点名悲剧发生的原因。后面黄雀与少年的故事其实就是表露曹植想要解救其追随者,或者说是挚友的愿望。但是,这更像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愈加衬托出曹植悲伤的心情。这样的表述方式在曹植很多作品中都能见到,比如其著名的《洛神赋》。其中的“君王”形象和“洛神”形象,也可以看做是代表着曹植理想和现实的双重人格,和这首《野田黄雀行》是同一种表述结构。主体部分,或者说最终的现实结局,都是悲剧,就像这首诗中,少年现实里并没有利剑在掌一样,而《洛神赋》中君王最终也是与洛神分离。而次要部分却着墨非常多,以非常细腻的笔法描写美好的事物,就像诗中少年最终救下了黄雀,而洛神也与君王有着一段美好的过往。但是,理想的部分写得越美好,所衬托出的现实就有多残酷。这就像乐景哀情的关系一样,互相衬托,互相增色,但最终还是要落在一个哀上,主题与情感都得到了非常大的升华。这个爱幻想的少年就是曹植自身的理想而已。重点不在于其救雀的行为,而在于前四句不能救雀的无奈。乐府诗歌的变革,从曹氏父子开始表露端倪乐府诗的题目在最初就像后来的词牌、曲牌一样,要么是固定的,要么有一定的章法,和内容的关系不大。早期的汉乐府连内容都是固定的,以歌功颂德居多,主要用于演唱,东汉民间乐府有所改变,开始讽刺社会现实。从曹操开始,时事主题开始进入乐府。比如《观沧海》、《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等,已经不再按照古乐府形式创作,而是和时事紧密相关。这叫做“旧瓶装新酒”。曹操改动乐府的内容,曹丕拓展乐府的形式。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一首七言乐府诗,并且此前并没有发现乐府中有这个题目,所以有人怀疑是曹丕首创。后世《燕歌行》皆为七言,当是受此影响。而曹植的这首《野田黄雀行》明显是根据内容总结出来的,这不同于当时任何的一种形式。当是的乐府像曹操和曹丕的诗歌,都是有固定标题的;除此之外还有取诗歌前两字为题的形式,比如曹植自己的《白马篇》,就是因为首句为“白马饰金羁”。通过内容来拟定题目的方式成熟的时期是在唐朝杜甫,叫做“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可见,曹植的创作方式其实是领先于那个时代颇多的,也唯有文学大家才敢于做如此尝试。除了少数民族入主和疆域异常辽阔,元朝的存在感为何那么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2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