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周纪一你以为能蛇吞象,但如果这样操作,自

发布时间:2023/6/16 19:35:43   

《资治通鉴》有个特点,在有一些记录很简短的事情中,背后隐藏着大事件

周安王十七年(丙申,公元前年)

秦国名叫改的庶长在河西迎接秦献公,立为国君;把秦出公和他的母亲杀死,沉在河里。

这短短的话中,我产生了好奇,于是我查阅资料发现里头大有来头

庶长,在秦献公前,他们都是王族大臣领政,庶长改也就是有王族血统,同时他还将秦出公和他的母亲杀死,沉在河里。证明他掌握着实权。

秦献公在外流亡30年,最终得到庶长改的帮助,得以继位

我们在看看秦出公,即位的时候只有2岁,难听说,2岁奶都还没戒掉,能做什么事情?于是母亲辅政,也就是垂帘听政。想要有立足之地就必须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权力的斗争是残酷的,稍有不慎就会身首异处。所以上任第一要务就是巩固权力,把位置坐稳了才有之后的希望,那么孤儿寡母的,有什么力量可以依靠的?

1.朝廷大臣,显然他们是不符合要求的,没有信任度,他们巴不得把小皇帝执政,然后成为傀儡,最后就有机会登顶了。历史上少主权臣的例子就不用多说

2.王族,其实这个跟上面的差不多。第一把交椅,谁不动心,不想尽办法坑你,这个是不可能的事

3.广大的人民群众吗?对不起,他们只负责吃瓜,政治的事,压根就轮不到他们

所以,他们只有依靠跟自己最亲近的人,一个是娘家人,俗称外戚集团,另一个是宦官集团.

所以第一时间就把他们提拔上来,用来压制权臣和王族,另外大散财笼络人心。

这时,我们都能想到多方势力的角逐,为的是要么控制秦出公,要么就是取而代之。

所以不管怎么样,孩子过于年幼是天然的劣势。

一个毫无关系的小孩,需要人家保驾护航,而且还不能有二心,这有可能吗?

周公旦霍光这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所以只有通过不断地赏赐来拉拢人心,而罚却不敢罚。

只有赏权而没有罚权,这结果可想而知,同时根据边际效用分析,赏赐的效果会逐渐减弱,而且成本会越来越高。

最后耗尽国库,赏无可赏了,人也就跟着散了。

最后秦出公,一个两岁的小孩,在位不到2年就被杀,成为政治牺牲品,年仅5岁,估计被杀时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

少主继位,其实在继任的那一刻或许就已经注定了结局。他母亲当初以为得到的是一个香饽饽,孰知,原来是一个烫手山芋,而且还是一条不归路。

这盘棋应该怎么下?

上策,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就要远离朝堂,坚决不接受任命,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命是说要任务,其次是荣华富贵,再次就是登顶宝座,况且目前孩子只有2岁,完全不具备民事能力,登上也只是傀儡,而且是高危傀儡。但根据上述情况,应该是母亲通过特殊方法来实现这个目的,简单说,他母亲的权力欲造成的结果

中策,既然当上了,也只能硬着头皮,这里需要摸清党派之间的关系,除了提拔外戚和宦官集团外,还需要拉拢大家族,进行政治联姻。为什么拉拢大家族,而不是王族?因为王族与王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王族本身有着继承权,所以风险系数高,但权臣就不一样,一他们有更多的提拔空间,二可以壮大家族势力,这时千载难逢的机会,都想分一杯羹,外戚和宦官集团+大臣集团+王族集团,这样三足鼎立,形成稳定的局面,但每走一步都会有风险,需要有极高政治觉悟才能把这盘棋给捉活。当然这里只是简单地分析,毕竟历史久远有些资料已经查无实据,所以,只是按现有的资料进行分析

下策,禅让,可以通过禅让的形式,禅让王族有继承权的兄弟姐妹,通过位置来换取母子俩的性命。但毕竟禅让后,性命也就轮不到你说了算,可以说是听天由命了

以史为鉴

权力就像磁铁一样,不断地吸引着人去追逐,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位置就这么多,如果想要,就必然要参与斗争,削尖脑袋地往上走,谁都想要过好幸福生活。可是位置是时刻留着有准备的人,或许有人在机缘巧合上当上了,可是能力不足,一下就摔了下来,而且摔得粉身碎骨,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

这里给两条建议

1.机会是留给做准备的人

2.领导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

3.想要回报就需要学会付出

下一节分析三家分晋背后的一面

跟着我走,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历史背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9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