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生活环境 >> 明宣宗在太爷朱元璋墓前,警告二叔朱高煦,
明朝明仁宗和明宣宗当政时期,史称“仁宣之治”,是明代国力发展的顶峰,不少史学家都认为这个时期是堪比周代成康,汉代文景的盛世。不过明仁宗在位只有短短的九个月,所以造就“仁宣之治”的大部分功劳,应属于仁宗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
在明仁宗朱高炽做太子时,始终承受着来自弟弟朱高煦的威胁。朱高煦多次无端制造恶性的政治事件,在父亲朱棣面前诽谤朱高炽,仗着朱棣对自己的喜爱,意图取代兄长成为太子。
朱高炽宽厚老实,搞起阴谋诡计来,明显不是朱高煦的对手,在斗争中屡占下风。如果不是朝中的一众文臣拼死保全,恐怕早被朱高煦迫害得连渣儿都不剩了。
不过世间的事,一物降一物,别看宽厚老实的老爸不是二叔的对手,但是朱瞻基可是朱高煦的大克星。朱瞻基不仅在他继位后一举平叛了朱高煦的篡位叛乱,就是在他涉世未深之时,朱高煦在朱瞻基面前,气势上也处于下风。
关于这对叔侄,有这样一个典故:有一回朱高炽和朱高煦一同去孝陵祭拜朱元璋,因为朱高炽是个体重将近三百斤的大胖子,又加上跛脚,只能由两个太监搀扶着走过长长的甬道,可即便如此,朱高炽还是脚下不稳,摔了一个大“马趴”。
看到此景,紧跟在后面的朱高煦幸灾乐祸地嘲讽大哥:“前人蹉跌,后人知警”。这意思,你今天只是摔个跟头,明天我就能把你从太子的位置上赶下来,你等着瞧吧!
看到二叔戏弄自己的老爸,站在朱高煦身后的朱瞻基可不乐意了,二叔的话音未落,他立刻接上了话茬:“更有后人知警也”。那意思:你也别觉得我老爸老实好欺负,日后我可饶不了你,你等着瞧吧!朱高煦哑然,不知如何回击,白白讨了个大没趣。
按说朱高煦曾经被朱棣看好,在夺嫡之战中又一直是主动进攻的一方,为何却屡屡败在朱瞻基这个晚辈手中呢?这恐怕正是朱瞻基的高明之处。
一、暗中揣摩对手,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朱高煦在大战之中,多次挽救了处在危机中的朱棣,正是如此,让朱棣说出了:“勉之,世子多疾”。朱高煦夺嫡的斗志就此高昂,并且在这之后的二十年里,生生不息,制造麻烦无数。
靖难之役爆发时,朱瞻基四岁,可以说他是伴随着宫廷的夺嫡斗争成长起来的,就是在父亲与二叔斗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朱瞻基作为一个置身事外的“局中人”,开始不断审视这场斗争中的每一个细节。
二十多年来,朱高煦像戏精一样,乐此不疲地在前台主演着各种自编自演的大戏,可他万万想不到,朱瞻基不动声色地在幕后,早就把他编剧的套路和做戏技巧研究到位了。
从朱高煦一手炮制的“耿通事件”和“东宫迎驾事件”中,朱瞻基看到了朱高煦的狠辣;从驱逐朱棣宠臣解缙的过程中,解读了朱高煦的阴险;从父亲在多次夺嫡斗争中的险境,品读出如何预防和化解危机。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让他时刻意识到这个二叔有多“坏”,也明白对付“坏人”,决不能松懈手软的道理。
朱瞻基总结了为何父亲在与二叔的斗争中,总是处于被动的经验教训,其中最主要的一条便是父亲的心地过于“仁慈”,对对手的狠毒和出招意图估计不足,导致准备不足,总是疲于奔命地接招。
既然如此,那么日后自己在面对这个二叔的阴谋诡计时,决不能打无准备之战,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能无。只有随时随地掌握对手的动向,才可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朱高煦可能认为,只要在思想上摆平老爸朱棣,在战术上打倒太子朱高炽,便可万事大吉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但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朱瞻基这个让他不当事儿的毛孩子,在他耀武扬威胡搅蛮缠的时候,已经在暗中安插了监视他动向的眼线,甚至在后期,他的所思所动,已然被侄子尽收眼底。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朱高煦这只大螳螂,最终还是太轻视了朱瞻基这只小黄雀。对这个二叔,朱瞻基了然于心,正如他自己所说:“更有后人知警也”,就算你朱高煦敢忽悠爷爷,能欺负老爸,但在我这里,你休想得到半点便宜。
二、朱高煦过于自负,太沉不住气,这给“太子党”留下了反攻的契机
在朱高煦不断的进攻下,“太子党”确实遭受了很大的打击,朱棣对朱高炽的信任一落千丈,忠于太子的大臣们,要不被赶走,要不被投入大狱,朝堂上的风向开始变了,不少以前向太子靠近的大臣,开始转向支持朱高煦。
不过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一国之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这种素质不仅仅要在逆境中百折不挠,更需要在顺境中冷静低调,朱高煦无事生非,搞栽赃陷害很在行,但显然是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基本素质不到位,老天爷也帮不上忙。
虽然朱棣没有废黜太子,但是朝廷上支持朱高煦的声浪却是一浪高过一浪,在整体形势向好的情形下,得到太子之位,似乎只是个时间问题了。朱高煦那颗自负而躁动的心,再也耐不住寂寞了,他开始自比李世民。
这个操作真是败笔,仔细想一想,如果朱高煦好比李世民,那么朱高炽是不是就好比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的李建成,朱棣是不是也好比唐高祖李渊?经过玄武门之变,李渊下台,让位李世民,是他真心乐意的吗?当然不是,分明是被李世民逼宫退位的。
现在朱高煦自比李世民,什么意思?他有没有考虑过老爹朱棣的感受?这回朱棣坐不住了,虽说现在的太子并非完美,但绝没有图谋篡位的心,但是朱高煦暴露出来的意图实在太危险,简直大逆不道!这样的儿子,不能纵容,更不能在京城留下祸患。
于是不明就里的朱高煦,带着一肚子的怨气和失落感,被朱棣赶到山东的乐安州,去当汉王了。朱棣玩政治的确是老谋深算,但仅凭一些只言片语,就能让朱棣对儿子这样忌惮,似乎反应也有点不太正常。
朱高煦从得势到被驱逐,固然有他自身太过自负,不够沉着的因素,但你说这里会没有“太子党”借势的反击吗?而当时“太子党”经过朱高煦疯狂地打压迫害,入狱的入狱,贬职的贬职,砍头的砍头,硕果仅存的几个,也是日日谨小慎微,如履薄冰,这种情形真的拥有反守为攻,对朱高煦绝地反击的实力么?
倒是作为皇孙的朱瞻基,始终被朱棣喜爱、看重,并且按照帝王的规格进行培养,如果说“太子党”的绝地反击中,没有朱瞻基的助力和推动,谁信?或者说,作为朱棣心中未来的接班人,朱瞻基在扳倒朱高煦的斗争中,应该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换言之,那个时候在朱棣心中,真正的接班人已经是孙子朱瞻基,既然如此,就算不那么看好朱高炽又能如何?即便朱高炽命短,作为一个合理平稳的过度期又有何不可?人贵有自知之明,可怜朱高煦被过分自负蒙蔽了双眼,最终没有搞明白老爹的心思,完败在侄子的手下。
三、胸有成竹,决一死战
明仁宗去世后,叔侄二人到了决战的时刻。前文咱们已经交代过了,朱瞻基从来没有放松过对朱高煦的监视,而且二十多年的较量,他对这个不省心的二叔,脾气秉性已然是了如指掌,现在更是连一举一动都尽在掌握。而那个自以为是的朱高煦却没有丝毫改变,如此,面对这个比自己都了解自己的侄子,他岂有取胜的机会?
按那时的规矩,太子坐镇南京,仁宗驾崩,朱瞻基必须赶回北京继位,自负的朱高煦又犯了掉以轻心的毛病,觉得自己的乐安州离北京那么近,肯定是先得到仁宗驾崩的消息,于是就做好准备,等朱瞻基回京途中路过乐安州时,行刺杀之事。
但结果是等来等去,等到了朱瞻基早已回到北京继承大统的消息。原来朱瞻基对他的心思早有防备,提前秘密地回到了北京,并且根据当时的情况判断,这个二叔很有可能要造反,登基之后,便开始做防范准备了。
傻等的朱高煦,见再次与皇位失之交臂,果然受了刺激,一门心思造反了。在朱高煦看来,自己是大明朝首屈一指的战将,对朝中的武官了如指掌,不管朝廷派哪个将军来征讨他,他都无所畏惧。不过事实再次证明了朱高煦的自以为是,他的“克星”御驾亲征了。
既然是“克星”必然会有出其不意的战术,也许朱高煦无惧朝中任何一员猛将,但这个侄子他是真的治不了。朱瞻基包围乐安州后,按照常规战术,用弓箭和强弩向城里发起了一波短暂的进攻,只不过与一般攻城不同,箭头绑的不是火药,也没有涂抹剧毒,而是悬赏通知书。
通知书上写了啥?就是告知乐安州内的军民,朝廷知道反叛不是百姓的责任,所以赦免其他人的罪责,并且把叛臣朱高煦明码标了价,捉活人赏银多少,送脑袋赏银多少,交全尸赏银多少。
其实城里的军民哪个不知道天下大势已定,以乐安州这点人跟朝廷作对就是以卵击石。现在朝廷不仅给生路,还给发财的机会,谁还想打仗?不仅不想打仗,而且人人看朱高煦都像即将到手的钱袋子。朱高煦也明白大势已去了,得了,光杆司令还能造反?与其被别人抓去领赏,还不如自己投降。
这场叔侄之间的皇位争夺战,便以这种有些搞笑的方式结束了。对搞了一辈子阴谋诡计的朱高煦来说,以这种方式结束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确实非常滑稽窝囊。
不过站在朱瞻基的角度看,他的胜利也不轻松,在经过与二叔漫长的权力角逐后,他所面对的挑战是继承父亲的遗志,改变因为连年征战导致大明朝民生困苦,经济疲弱的局面,开创一个国力富足、繁荣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