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文章作者:琢磨君(助力个人成长,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智慧)不可否认,自私是人类的天性,只要不是过分的自私,只要不妨害到了他人,也算是合情合理的。老子在《道德经》中8次强调“不争”思想,实则是告诫大家要顺应自然之道,以不争去大争,他说: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而成大私吗?道家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庄子,他又是如何看待“自私”呢?首先,庄子想象力丰富,表达意思也很委婉,我们需要多听他讲故事或打比方,才能领悟他的真意。比如说,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去请庄子,表示愿意将国内事情委托给庄子。庄子手把钓鱼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被杀死的时候已经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庄子在《山木篇》中也用一个小故事,表达了他对于自私自利的看法。他说:自己在栗园里游玩,看见一只奇异的鹊鸟从南方飞来,翅膀长达七尺,眼睛有一寸长,碰着庄子的额头而停歇在果树林里。庄子还发现这只年的翅膀大却不能远飞,眼睛大视力却不敏锐,于是提起衣裳快步上前,拿着弹弓静静地等待着时机。这时庄子突然看见一只蝉,正在浓密的树荫里美美地休息而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一只螳螂用树叶作隐蔽打算见机扑上去捕捉蝉,螳螂眼看即将得手而忘掉了自己形体的存在;那只怪鹊紧随其后认为那是极好的时机,眼看即将捕到螳螂而又丧失了自身的真性。这便是庄子笔下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庄子想用弹弓打鹊鸟,没想到栗园的人大在后面追赶庄子。于是庄子悟透一个道理:世上的物类原本就是这样相互牵累、相互争夺的,两种物类之间也总是以利相召引!当我们过于留意外物的形体时,容易忘记自身的安危。由此可见,在庄子看来,一个人过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9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