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逆风翻盘,大获全胜从遗腹子到天子,他究

发布时间:2024/1/28 15:48:54   

一个是神话世界里的盖世英雄现实世界中的阴谋小人,一个是登上天子之位40年却从无任何史料承认的凶残篡位者,还有一个是以孤城博天下最后竟赢得了大满贯的遗腹子,这三人之间莫大的宿怨互相交织缠绕,进而谱写出了一曲夏朝初期兵连祸结,生灵涂炭的历史悲歌。

没用的儿子们

故事的开端得从大禹的儿子夏启身上开始。

夏启有5个儿子,以大小排列分别是太康,元康,伯康,仲康,武观,这一堆“康”大家不用刻意去记,因为画风明显与哥哥们不同,名字里不带“康”的老五武观发动了一场叛乱,等到叛乱结束后,包括老爸夏启在内父子六人里,只剩下了老大太康和老四仲康两人还活在人世。

等到老大太康登上天子之位后,仍旧是一副狗改不了吃屎的德行,整天只知吃喝玩乐,据说他最爱野外狩猎,每天不是在打猎就是在去打猎的路上,而且往往一去就是几个月,这样的人指望他老老实实呆在家里专心致志处理国家大事,显然是白日做梦。

这个时候,具有极高知名度的神话英雄后羿登场了,这里请大家重点注意“神话英雄”四个字,因为依据史料记载,这位朋友接下去的所作所为,是断然和“英雄”二字扯不上关系的。

后羿本来是臣服于夏朝的东夷部族有穷氏的首领,之前夏朝爆发王子叛乱以致元气大伤,太康继位后不仅不奋发图强治理国家反而只顾享乐,国事日渐衰败,后羿鼻子灵敏,马上嗅出了一丝天下大乱的味道,于是将根据地由远方迁到距离都城更近的地方,同时一边暗中练兵一边大肆收买人心。

打猎打得不亦乐乎的太康对这些一无所知,还是保持着自己一外出打猎就是打几个月的优良传统,终于,在一次远离都城正狩猎狩得高兴的时候,他收到了一个震惊万分的消息,当然,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并不会感到特别意外——后羿已经率军攻占了都城。

纠结一番后,太康打算低头认个怂先回到城里再说,不料后羿一口回拒,不得已他只能流亡外地,十年之后死在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上。

后羿的春天

在此,似乎有必要说明一下“后羿”这个称谓的来源,“羿”是本名,“后”其实是夏朝君主的专用尊称,粗略说来应该类似于“王”的意思。

不过,目前的后羿还只是“羿”,他虽然赶走了太康但并没有登上王位,登上王位的是已经在后台等候多时的老四仲康。

他是突然良心发现所以将权力交回给同属大禹一脉的老四仲康?还是老四仲康使出杀手锏拿捏住了后羿?亦或二人根本就是里应外合互相勾结?

由事态的后续发展看,以上推测全都不对。

后羿尽管有军队作为后盾,但他毕竟与大禹一脉没有血缘关系,且又是一个东夷的外族人,直接上位阻力太大,强行硬来很可能会引出一系列问题,因此他选择将老四仲康搬到前台作傀儡天子,自己躲在暗处掌控至高权力。

几年后,老四仲康郁郁而死,后羿没有一丝慌乱,他找出了老四仲康的儿子“相”,将他立为了新一代天子,故技重施。

一年后,或许是觉得上位时机已然成熟,或许是再也受不了一直站在台下始终不能上场的痛苦,后羿一脚踢开傀儡天子相,正式加冕为王。前后花费十余年,脚下踏过累累白骨,这一刻,他终于得偿所愿,将“后”加到了自己的名字前。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傀儡天子“相”比起他的老爸和大伯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后羿前脚将他踢下台,他后脚便跑到外地和同姓诸侯们混到一起,继而搞出了一股反对势力,开始与后羿分庭抗礼。

他虽勇气可嘉,但双方实力的差距并不能完全依靠勇气来弥补。

后羿占据绝对优势,只要发兵来攻,相与同姓诸侯一方马上便会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这是所有人都清楚的事实。

就在大伙紧张地计算着后羿可能出兵的时间和方向时,一则从都城传来的消息令所有人如释重负,长长呼出了一口气。

后羿的臣下寒浞突然发动政变,已将后羿宰了。

篡位者终死在了新一轮的篡位行动中,他的鲜血替新的伪王染红了登极用的红毯。

原本一触即发的动荡时局就此发生转变,新登场的寒浞与相领导的反抗势力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谁也没有先动手的打算,于是双方就这样僵持着。

没有人可以预想到,这种僵持居然一直持续了11年。

在僵持的第11年,寒浞率先动手出兵进攻,相与同姓诸侯们措手不及,先败一阵。

次年,寒浞兵分两路倾国而来,两路兵马一路是虚张声势的佯攻,另一路则是绝对主力,相与同姓诸侯们不知是计,糊里糊涂将部队一分为二分别抵抗,寒浞抓住机会以绝对主力部队分别破之,反抗势力元气大伤,只得弃地撤退。

之后寒浞连续三年大举进攻,相与同姓诸侯们节节败退,直至全军覆没,兵败身死。

至此,整个中原地区全部落入寒浞手中,放眼四望再无敌手,寒浞这个叛臣的叛臣,这个篡了篡位者位子的篡位者竟将神州华夏把玩在了手中,笑到了最后。

所以事情真的就只能这样了吗?真的没有转机了吗?

不是的。

至暗时刻

希望最初的样子往往并不起眼,有时它可以微小到甚至肉眼难见,但再小的希望终归也还是希望。

据史书记载,在寒浞兵势攻破最后防线,把相与同姓诸侯一族杀得人头滚滚之际,一个怀有身孕的女人却奇迹般地逃了出来。

女人是怎么从屠族灭种的杀戮中脱身的至今仍不清楚,只知道她挺着大肚子一口气从交战地如今的河南跑回了山东娘家部落里。

娘家部落里的山东老乡们比较够意思,他们弄明白女人肚子里是相的孩子,也就是大禹留在世上最后的血脉后,毫不犹豫地让女人安心留下生活,没有一点要将她交给寒浞换取平安或者赏赐的想法。

怎样做是对,怎样做是错,人的心里永远都会有一杆以良知做秤砣的秤。

很快,不仅是地上的人,似乎连上天也察觉自己应该站到哪一边了,女人不负众望,诞下了一名男婴。

远在都城的寒浞并不知道女人与男婴的事,他只知道扫清了最后的反抗势力,斩断了大禹的所有血脉,现在“天下太平”,该是放下心来开始享受生活的时候了。

寒浞遍封功臣之后,又赐给两个儿子各一块封地,都城内一时间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可底层人民的日子并没有变得更好,一连换了三位天子,百姓们的生活每况愈下,进而怨声载道。

高层人的快乐时光接下去日复一日,直到某天“大禹后裔尚在人间”的消息传入都城,沉浸在醉生梦死中的寒浞像一条猛然被人踩到尾巴的老狗,惊吓着四处大叫,他立即开始大索天下,誓要将所谓的“大禹后裔”置之死地。

远在山东的部族收到风声,当年女人所诞下的男孩现在已然长成了一位名叫“少康”青年,少康自知身份暴露只是早晚,加上考虑到目前没有一点反抗的资本,留下来除了硬碰硬白白死掉外,再无意义,于是便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指导精神,赶紧脚底抹油跑了。

一城博天下

早些时候,大禹的儿子启破坏传统禅让制度,霸占天子之位,有虞氏部族表示集体不服,但又没有实力改变既定事实,所以只好“眼不见为净”,举部迁徙到了遥远的长江以南,将怨恨和不满的种子埋在心中。

基于在中原地区被抓到砍头的概率太大,少康思来想去跑进了南方有虞氏部族的势力范围内,寻求庇护。

有虞氏部族经过一番大吵特吵或者说深思熟虑之后,没有将少康定性为天降的灾星,而是将他作为了政治投资的对象。

有虞氏部族不仅接纳了少康,部落首领还将两个女儿嫁给了他,接着又送出纶邑一地,外加精兵供他驱使。

从光杆司令到占有一城,少康可谓实力飞涨,可如果和仇人寒浞一比,却还是判若云泥。

少康的纶邑不过十里小城,寒浞则雄霸中原;少康兵马虽有数百,可寒浞麾下良将恐怕都不止千员。

敌我形式还是非常严峻的,不过,重振夏氏,光复故国的大旗终究在少康手上扬起了。

顿时神州震惊!人心思动!

素来不满寒浞者与忠诚的旧臣们开始络绎不绝汇聚到少康身边。

少康意识到寒浞的统治并非铁板一块,不稳定处极多,于是派出巨量谍报人员疯狂大挖寒浞墙角,据称,寒浞引以为重的两个儿子就因此被拿下,寒浞未战先伤,元气大损,竟无力发起主动进攻,任由少康势力日益强大。

接下去,原本中立的各方势力看清寒浞已无力阻止少康崛起,纷纷主动归附少康,寒浞的末日正在加速来临。

在寒浞当政的第六十年,少康终于率军攻入都城,此时他年近八十,已然一个糟老头子,连逃跑的力气都没有了,更不要说用自杀去逃避现实。

寒浞被押到少康面前,少康高声历数他犯下的种种罪孽,然后将其凌迟处死,再剁成了肉酱,另外,寒浞一族则全部处死。

夏朝自后羿赶走太康到寒浞伏诛,大禹一脉失权将近年时间,直到此时才终于由少康复国成功。

结语

这就是“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的故事,也是夏朝荒唐与血腥的历史。

一个不称职的国君,导致了国家的衰败和危机,一个野心勃勃的外族首领又将国家拖入了动荡和混乱,一个阴险狡诈的奸臣进一步将国家沉浸在黑暗和残暴之中;而一个英明果断的复兴者力挽狂澜,最终将国家带入了恢复和繁荣。

今天回顾这个古老的故事,并不是为了嘲笑或者赞美其中的人物,而是为了从中汲取历史赐给我们的教训与启示,尽管这些东西在某些角度上来说是这样无聊,这样没有现实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9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