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宋襄公VS齐桓公东施效颦沦为笑柄

发布时间:2023/5/2 21:58:23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4635619.html

“东施效颦”的故事,大家早就耳熟能详了,它出自于《庄子》的一篇文章。说的是丑女东施为了让自己看起来美点,效仿美女西施病态美的样子,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自己反倒变得更丑了。东施只知道西施的病态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美的原因,盲目模仿结果适得其反。“东施效颦”的典故出现于春秋末期,但其“精髓”却提前被春秋初期的宋襄公给“引用”了。

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灭商之后,建立西周政权,周王室为稳定大局,实行分封制,总共大约分封了70多个诸侯国。齐桓公和宋襄公分别就是这些诸侯国中齐国和宋国的国君,他们都打着尊崇周礼的旗号,想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这些诸侯国的实际首领,可最后,一个称霸诸侯,一个沦为千年笑柄。

一代霸主齐恒公

先来说说第一个主角齐桓公。自周昭王之后,王公贵族奢侈享乐,社会失序,民不聊生,周王室也日渐衰微,各路诸侯纷纷脱离周王室的管控,开启了征伐与兼并的战争。齐国作为大诸侯国在齐桓公的治理下,仅用七年时间就称霸四方,成为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能够在众多诸侯国中脱颖而出,与他的远大格局是分不开的。

首先,在用人上,他能够知人善任。任用了一批如鲍叔牙、管仲之类的贤臣并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在大家都奉行“狡兔死,走狗烹”的原则下,齐国强大之后,他依然能够从谏如流,重用功高盖主之臣,这是古代大部分改革家都中途“流产”,而管仲却能够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齐桓公的胸怀足够宽广。齐桓公之前,齐国的君主还是齐襄公,齐襄公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便把自己的两个弟弟齐桓公(当时叫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逼到了别国去。后来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和公子纠纷纷赶回齐国争夺君主之位,当时公子纠的师傅管仲为了帮助公子纠即位,竭力阻挠公子小白回国,甚至放箭杀害公子小白,公子小白机智装死才逃过一劫。后来公子小白回齐国即位成了3齐恒公,在鲍叔牙的举荐下,齐恒公虽然还不了解管仲的才能,但他依然拜了管仲这个曾经的政敌为相国,足见齐桓公心胸的宽广。

最后,齐恒公眼光足够长远。他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在那个依然尊崇周礼的时代,他没有急于取代周天子,对外,继续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即尊崇周天子的权威,维护周王朝的礼法秩序,联合诸侯国抵御异族)与各诸侯国交好,把从鲁国夺来的田地退还给鲁国,帮助燕国击退山戎,替卫国砌城墙防卫北狄来犯……越来越多的诸侯依附齐国,承认齐恒公的霸主地位,听他的指挥,齐桓公在位32年间,经历4代周王,称霸后九次召集诸侯会盟。对内齐恒公依着管仲的改革,整顿内政,发展生产,将盐铁收归国营,鼓励老百姓下海捕渔……极大地改变了原先那种赤裸裸的横征暴敛的剥削方式,采用了多年以后才普及的一种征税方式,极大地稳定了生产,也稳定了民心。在他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下,齐国越来越富强,几年时间,齐桓公就吞并了37个小国,逐步称霸诸侯。

假仁假义宋襄公

接下来要说的是第二个主角宋襄公。英雄也终究敌不过岁月,一代霸主齐桓公也终将老去,齐桓公去世之前将公子昭托付给宋国的国君宋襄公。宋襄公想接过齐恒公的“接力棒”,成为新一任霸主,于是开始邀请诸侯会盟立公子昭为齐国国君,虽然最后会盟失败,但大部分诸侯也应邀前来,一定程度上算是承认了宋襄公的霸主地位,因此宋襄公也勉强被列为了春秋五霸之一。但是能否坐住这个霸主之位就另当别论了,尤其是宋襄公后来的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一度饱受争议。

宋国是殷商遗民国国家,在当时只不过是一个中等诸侯国,国力不强,宋襄公的霸主梦还没开始做,就首先遭到了国力逐渐强大的楚国和郑国的反对。宋襄公还没搞清楚利益关联,就想学齐桓公吞并小国,因此他不顾自己大将军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的竭力反对,执意要进攻比较弱小的郑国。在眼看号令不动自己两个大将军的情况下,宋襄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竟闹起了小孩子脾气,扬言说:你们不同意出兵攻打郑国,我就自己一个人去,宋襄公部下也拿他没辙,只好顺着他的意思一起出兵郑国了。

结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宋襄公带走大部分人马去攻打郑国时,楚国反倒直接向宋国进攻了,这就是著名的“泓水之战”。宋襄公明知自己兵力不如楚国,他还一厢情愿地认为他就算不用兵力,光用“仁义”就一定能战胜楚国,于是异想天开地做了一面大旗,在旗上绣了“仁义”两个大字,跟楚军约定好交战日期后,就整装待发准备开战了。万万没想到,楚军根本不吃他这一套,根本不按他们交战日期来,直接就从泓水那边渡到宋襄公这边。

此时公子目夷揪准时机向宋襄公献计说:趁着楚军渡过河一半之时,迎头打过去,定能打胜仗。可宋襄公却认为这样做手段不光明,是不讲仁义,因此一次打胜仗的机会就这样被他自己给生生掐灭了。

当楚军渡过河上了岸之后,正在乱轰轰的排着队伍时,公子目夷又看到了机会,他认为应该在楚军队伍还没排好之前趁其不备打过去或许能取得主动地位,否则就要被动挨打。可宋襄公听了公子目夷的提议却把他嗅骂了一顿说:人家队伍都没排好,你就去打别人,这样做是不对,你是个不讲仁义的家伙。就这样,宋襄公又一次把原本属于他的机会给断送了。一声鼓响,楚军像决堤地洪水般冲了过来,宋襄公也在战斗中身负重伤。

就这样在意料之中宋军大败了,宋襄公连夜逃回了宋国的属地。本来是可以扭转局面的一次战役,硬生生被自己的国君给搅黄了,宋襄公的部下一个个义愤填膺表达了对他的不满。宋襄公却不思悔改又发表了一通关于“仁义”的理论认为:打仗要讲仁义,要以德服人。比如,看见受了伤的人,不要再去伤害他;看见头发花白的人,不要去俘虏他……

宋襄公在这次重伤之后,不久便去世了。但千百年来宋襄公的“仁义”之举却一直被后人所津津乐道。有人盛赞他是“仁义”之师,有人嘲笑他是蠢猪。放眼到春秋时期的大背景来看,这两种观点未免都太过偏颇。

宋襄公VS齐桓公

宋襄公真的是“仁义”之师吗?未必见得。宋国是作为殷商的遗民,不可否认,他们血液里流躺着那种“贵族文化”。即讲究“礼节”,那种把“礼节”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时代,即使是在打仗,也要讲究“军礼”,两军交战时要下“战书”,对方没有应战不能随便发兵,到了交战之时,对方没有摆好阵,没有擂鼓,不能进攻。

再来看看宋襄公的所作所为那绝对是这种“礼节”的完美阐释者啊。可事实并非如此。在齐恒公去世后,他急于效仿齐恒公登上霸主宝座,立即强迫诸侯会盟。要知道齐恒公完成9次诸侯会盟那是在他足够强大之后,各诸侯开始不得不依附于他才完成的举措。而到宋襄公之时,大部分诸侯能够应邀前来,并非真心承认宋襄公的霸主地位,而是宋襄公利用立齐国公子昭为齐国国军这一招,变向借助了齐恒公的余威而已。

根据历史记载,为了立威,宋襄公把会盟迟到的藤宣公扣押起来,甚至把不来参加会盟的鄫国国君杀了当祭品用。对于反对他称霸的楚国和郑国,宋襄公不听劝阻一意孤行选择攻打较弱的郑国。直到遭到较强的楚国攻击时,他又开始打出齐恒公称霸时的那套“尊王攘夷”的礼制,开始讲起仁义了。

这种以强凌弱、滥杀无辜的行径实际上是与他所号称的“仁义”是背道而驰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所尊崇的“仁义”并非出自真心,而完全出自他称霸的野心。

那么宋襄公真的是蠢猪吗?也未必见得。他能成为一国国君,并得到一代霸主齐恒公的认可,并把公子昭托付给他,足以见得宋襄公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他绝对也是个有实力的人。他的种种愚蠢行为,让现今的我们发笑,但放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却也有着一定的根源。

春秋期,中原文化中,大家都讲究君子礼仪,任何胜之不武都被认为是不光彩的事,所以各国出兵征伐都必须师出有名。可是随着周王室的衰落,逐渐“礼崩乐坏”。大家为了争权夺利,开始互相征讨,尔虞我诈,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当时的楚国远离中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本身就较小,一直被当时的各中原诸侯国视为“南蛮子”而遭到排斥。宋襄公在这样一个完全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对手面前,居然企图光靠礼制来束缚对方,岂不贻笑大方,最后只得自取灭亡了。

宋襄公遵守“规则”有错吗,不,他没错。只不过他过于迂腐,不知变通。看不到社会形势的变化,不能够随时调整策略,他的失败是注定的。而且跟齐恒公相比,他格局实在太小,听不得不同意见,急于求成。对于大将几次挽救危局的建议,他都视若无睹、一意孤行。他知道自己的实力远远比不上齐恒公,因此他想靠着“仁义”这张牌收服各诸侯国,最终却是“东施效颦”沦为千年笑柄,实在是可悲又可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3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