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的繁衍 >> 跟访台东派出所反扒队追踪4个多小时堵住嫌
原标题:隐于闹市的“四大名捕”
他们平凡无奇,却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他们守护一方平安,却只能甘当“马赛克英雄”。
他们,就是反扒警察……
台东,作为青岛最为繁华的商圈之一,这里各类店铺鳞次栉比,每天数以万计的人在这里生活消费、休闲娱乐。而在这片繁华景象的阴暗处,总会有一些不法之徒,将“鬼手”伸向那些毫无防备的人。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些不法之徒和所行不法之事,早就被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台东派出所反扒队警官看在眼里。近日,半岛全媒体记者来到台东派出所,对反扒队进行跟访,听“四大名捕”讲述那惊心动魄的反扒故事……
“活图库”
手机存千张照片,随时调取
年,郭帅转业分派到台东派出所。年6月,台东派出所成立反扒队,专门负责打击商圈扒窃违法犯罪。郭帅主动请缨要求参加反扒工作,被所长任命为反扒队队长。尽管对反扒工作比较陌生,但武警出身的郭帅,性格要强、精通擒拿格斗,很快就适应和胜任了这项工作。
反扒工作是个技术活,网上查询、信息研判是民警必须掌握的技能。郭帅的手机存储了余张嫌疑人照片,电脑里有余份盗窃案件的视频资料,建立了完善的电子监控档案,为侦破盗窃案、抓捕盗窃嫌疑人做足准备。很多其他所的民警,在碰到案件一时难以确定嫌疑人时,都会到郭帅这调取资料。
“扒手”尤其是惯犯,一旦被发现进入台东商圈,往往短时间内就会被郭帅锁定。再通过郭帅缜密部署,反扒队员默契配合,嫌疑人最终只有束手就擒。
曾有一名盗窃嫌疑人刘某某,释放后屡教不改、重操旧业,在台东一连盗窃多名市民财物后,流窜外地不见踪影。郭帅调取余处视频,将这些视频反复观看,发现刘某某作案地点和手段多变,反侦能力强,步行速度快,实施盗窃时稍有风吹草动便溜之大吉,抓获难度相当大。
郭帅将收集到的有关视频,剪辑出多角度图像、头像30余条,平时有空就拿出来反复观看,将刘某某的相貌、体型、走路姿势等形象信息深深印刻在脑海中。
有一天郭帅正在街头巡逻,他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背影很熟悉,悄悄加快几步看了一下那人的后脑勺,“没错,就是他!”
郭帅心里一喜,刘某某终于又出现了。当时街上行人很多,为确保抓捕成功,也为了避免无辜市民受到伤害,郭帅决定先跟踪,等机会成熟了再进行抓捕。他向反扒队成员发送消息,让他们各自在指定位置待命。
考虑到刘某某反侦能力很强,郭帅为避免引起对方警觉,命令反扒队员采取换人交替跟踪。刘某某曾多次借故回头观望,反扒队员在郭帅的指挥下,从容不迫地应对着。在确定无人盯梢后,刘某某进入了一家饰品店。
对商圈极为熟悉的郭帅,知道那家饰品店没有后门。机不可失,他决定马上实施抓捕。在和队员们交换眼神后,郭帅第一个冲进饰品店,紧接着反扒队员也冲进店内,有人关门把守、有人两侧包抄……等刘某某反应过来,已被牢牢按倒在地上,双手戴上手铐。
在工作业务上,郭帅对反扒队员要求很严,要求队员们将手机里存的嫌疑人照片、作案手法等熟记于心,并会不定时地进行抽查。在平时或抓捕前,他则会提醒队员们要注意自身安全。“作为反扒队队长,抓获盗窃嫌疑人固然重要,但队员们的人身安全更重要。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帮到更多的人。”郭帅说道。
“火眼金睛”
“观察人都成了我的习惯”
“我化装成这样,你怎么还能认出来啊?”看到自己偷钱包的手被王胜利一把抓住,嫌疑人姚某无奈地问道。
“这都多少年了,对你太熟悉了,你再怎么化装,我还是一眼就能认出你。”王胜利答道。
提起姚某,反扒队没有不知道的。姚某今年六十多岁,据说从十几岁时就开始偷盗,这几十年不知被处理了多少次。可因为好吃懒做,又没有什么其他技能,每次被处理完没多久,姚某就会重操旧业。因为这么多年来与公安“打交道”,姚某也变得狡猾起来,每次出门作案时都会精心准备一番,戴假发、围纱巾、戴帽子……直到认为别人认不出自己为止。可每次到台东商圈作案,总能被反扒队员王胜利认出来。
“我今年也快六十了,好在腿脚还算利索,眼睛也算好用,平常主要任务就是在台东商圈里巡逻。干反扒工作二十多年的经验,再加上脑子里存储的嫌疑人信息,我能在人群里快速找到他们。一般在台东做过案的嫌疑人,只要再来台东不超过三次,我一定会抓到。”王胜利自信地说:“观察身边的人都成了我的习惯,就是不在上班时间,我只要到个地方停下,眼睛就会不自觉地扫向身边的人群。”
“你每天不停巡逻,这大概要走多少步啊?”
“这我还真没算过,反正每年至少走坏3双旅游鞋。”
“你家人对你做反扒工作支持吗?”
“当年我就是因为被偷了钱包,对小偷深恶痛绝,才决定进入反扒队做反扒工作。现在年纪大了,家里人多少有点担心,害怕我在抓捕嫌疑人时受伤。家人还是很支持我现在的工作,当然除了不愿意和我一起逛街。”王胜利笑着说道。
“鬼见愁”
追踪4个多小时堵住嫌疑人
“郭队,我发现嫌疑人了,他现在就在我眼前。”“好的,盯住嫌疑人,不要一个人抓捕,发位置给我,我马上赶过去。”这是张弛第一次单独执行跟踪任务时的一段对话,也是张弛进入反扒队至今印象最深的一次跟踪。
那是年的一天,12时左右派出所接到市民报警,说在台东某店购物时,钱包被人偷了。接到报案后,郭帅队长带着张弛马上调取该店的监控开始查找,很快他们就锁定了盗窃嫌疑人。
“当时队里其他队员都有任务,郭队就让我前去寻找嫌疑人的踪迹。”张弛回忆,那时他刚入队不久,虽然跟着老队员办过一些案子,也学到了很多寻找嫌疑人踪迹的办法,但从来没有独立办过案子,这让张弛心里多少有点忐忑。郭帅队长看出了张弛的顾虑,他笑着说,“别紧张,人总会有第一次的。记着平时教你的方法,我相信你一定会找到嫌疑人踪迹的。发现后不要单独行动,马上向我汇报,我会立刻赶去支援,一定注意安全。”听了郭帅队长的鼓励,张弛的心里渐渐平静下来,带着一丝紧张和一些兴奋踏上了寻找嫌疑人踪迹的路途。
张弛先判断出对方行走的路径,然后再来到嫌疑人消失的路口,再次通过路上录像寻找踪迹,就这样一路排查,最后发现嫌疑人上了一辆公交车离开。
张弛马上赶到公交公司,通过公交车上的视频,牢牢盯着嫌疑人。张弛在视频中发现,嫌疑人警惕性很高,一路上换乘好几次,最后在栈桥附近下了公交车。张弛赶到下车点,再一次发现嫌疑人的踪迹,之后一路查下去,发现嫌疑人最后拐上一条小路后消失了。
张弛赶到这条小路发现,路边也没有商铺。“这就跟丢了?”张弛心里想着,一阵懊恼袭上心头。
这时已经是下午5点,不知不觉中,张弛已经追踪嫌疑人4个多小时,他在嫌疑人消失的小路上走着,疲劳感一下子涌了上来。张弛感到口干舌燥,这才想起这一路上他一口水也没喝过。
张弛看到路上小胡同里有家便利店,就走过去想买瓶水,还没到店里,就发现里面有个人很像嫌疑人。他仔细观察了一下,确定就是嫌疑人,这个发现让他一下子兴奋起来。来不及买水,张弛悄悄退到胡同口,拿出手机向郭帅队长报告这个消息。得到回复后,张弛来到不远处,紧紧盯着嫌疑人。
“这次绝对不会让你再跑掉了。”张弛又跟踪嫌疑人20分钟左右,他接到了郭帅队长的指令,说已经赶到附近的一条路上。张弛报告了最新位置,很快郭帅队长就赶了过来,两人在嫌疑人即将走进一个小区前,果断出手从身后将嫌疑人按倒在地,快速地戴上了手铐。
“我们是台东派出所的。”听完警官报出“家门”,嫌疑人一下子就蔫了,“真服了,没想到你们能从台东追到这里。”
“张弛,干得漂亮!”郭帅队长满意地拍着张弛说道。
第一次单独执行追踪任务虽然辛苦,但给张弛带来了极大的满足和信心。从那之后,张弛在工作中更加勤奋努力,尤其是在寻找嫌疑人踪迹时,他总能将对方死死盯住。即便有时嫌疑人的踪迹会短暂消失,张弛也不放弃,在消失点周边耐心寻找,直到再次发现嫌疑人踪迹并最终将其抓获。
张弛这种对追踪永不言弃的作风,让很多“扒手”感到崩溃。“我都跑这么远了,还能被你找到,你真是个‘鬼见愁’啊。”嫌疑人被抓时无奈道。
“小全能”
寒冬腊月,车上蹲守4天3夜
于海涛和张弛在年一批进入反扒队,年龄相近使得两人很聊得来,工作中两人配合默契,生活中两人也是情如兄弟。
说起这两个爱徒,郭帅警官脸上浮现出满意之色,他介绍:“这两个小伙子很能吃苦,学东西都很上心。进入反扒队后,很快就掌握了反扒工作的基本技巧,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了各自的办案风格。张弛性格沉稳,工作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于海涛更加灵活,往往能很快就发现嫌疑人踪迹。”
听到师傅的称赞,于海涛有些害羞,“我没有师傅说得那么好,我只是心中想着尽快破案。我会研判他最有可能往哪边走,每次判断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当然,要想破案、抓住嫌疑人,靠直觉准是远远不够的,身上必须要有那股锲而不舍的劲儿。
年12月的一天下午,于海涛跟踪嫌疑人进入某小区,看着对方进入一栋楼门,因为怕引起怀疑,他并没有跟进去,无法确定嫌疑人住在哪一户。将情况汇报后,考虑到贸然进入楼内打听会打草惊蛇,而该楼又是一栋20多层的建筑,如果嫌疑人住在高层,抓捕时容易引起危险,所以郭帅队长决定留人蹲守,等嫌疑人出门时再进行抓捕。
接到指令后,于海涛在楼旁找了隐蔽处藏好,眼睛紧紧盯着单元门。不一会儿,张弛开着一辆车赶来支援。两人上车后,简单交流一下案情,就开始了对嫌疑人的蹲守,谁知这一守就是4天3夜。
刚开始时,两人想着有可能马上就能抓到嫌疑人了,心里都很兴奋,还时不时地聊上几句。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开始变得沉默。夜幕降临,车外气温已降到0℃以下,车里的温度也不断下降,因为怕引起别人注意,他俩不敢开暖风,只好在车厢里瑟瑟发抖。为了不影响抓捕,两人轮流下车活动身体,保证手脚灵活。就这样,他们在楼外蹲守一夜,天亮后于海涛发现,带来的水都已经被冻成冰块。
郭帅队长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得知嫌疑人一直没有出现,提出找其他人去替换。“郭队不用,我们能顶得住,不抓住他我不甘心。”于海涛坚定地说道。
第二天,第三天,他们就这样坚持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四天上午10点左右,嫌疑人终于从单元门里走了出来,他站在门口左右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什么异常,然后就向小区门口走去。
“郭……郭队,发……发现嫌……嫌疑人已经出……出门了。”被冻透了的于海涛,断断续续地向郭帅队长汇报道。“收到,你们盯紧,我们马上赶到。”郭队长的声音里满是激动。
嫌疑人仿佛不急着出门,在小区里慢慢地转着。于海涛和张弛互望一眼,瞬间明了对方的想法,他们俩悄悄下车,一左一右分散开,远远跟着嫌疑人。不久,于海涛看到郭队领着王胜利从小区大门走过来,他马上向嫌疑人左后方靠了过去,张弛则默契地靠向右后方,郭队长不紧不慢地走向嫌疑人,就在那人一愣神的工夫,于海涛和张弛同时冲上去,一人抓住一只胳膊,用力扭向后背,于海涛顺势拿出手铐,麻利地将嫌疑人的双手铐了起来。
看着被冻得满脸通红的两个爱徒,郭帅队长心疼地说,“你看你们脸都冻红了,以后别那么逞强了,身体最重要。”于海涛笑着说:“郭队,这不是冻红的,这是兴奋的。”
■体验
记者尝试跟踪,轻松被识破
智能手机时代,带着现金出门的市民越来越少,反扒民警会不会无事可做?他们对盗窃嫌疑人的防范会不会有所松懈?近日,记者带着好奇心走进台东商圈,试着偷偷跟踪反扒队员,见证这些“名捕”们的警觉性。
6月4日正值周六,下午2时的街头人潮涌动,记者在台东八路过街天桥下看到反扒队员张弛,他正沿威海路往北走。机会难得,记者偷偷跟了上去。
张弛一边走,一边看手机,似乎有任务。记者怕被发现,不敢靠得太近,选择远远跟着。张弛好像没有发现有人跟踪,头也不回只是一直往前走着,在一个小路口处拐了进去。
记者紧赶几步来到路口,偷偷往里看了一下,那是一个停车场还有几家商铺,远远看到张弛径直走进一家宾馆。记者赶了上去,在门口等了一会儿才走进宾馆,大堂里已不见张弛的踪迹。
“蒋记者,你怎么来这了?”正在记者懊悔时,身后传来张弛的声音。回头一看,张弛正笑着望着记者。没法掩饰,记者只好问道,“你这是早就发现我了?”
“过长春路路口时,我就看到你在我身后,当时我以为你只是巧合经过那里,再加上我有任务,所以就没有和你打招呼。可过后发现你一直远远跟着我,我不知道原因,正好我要到这里查线索,就进来躲在一旁,看你是否还会跟进来,结果你果然跟进来了。”张弛笑着说道。
“我想体验一下你们跟踪的感觉,所以就偷偷跟了你一下,我以为自己已经很小心,你不会那么容易发现我,你的警惕性还真高啊。”记者苦笑道。
“这些年在队里的工作中,我们都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在人群中快速分辨熟悉的身影。我们平时把嫌疑人的样貌、体态特征、走路习惯等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只要他来到台东商圈,很快就会被我们锁定。前两天你采访过我,对你的印象很深,所以在人群里远远看到就认出你了。”张弛说道。
“不过,我可没把你当成嫌疑人,而是相熟的朋友。”张弛笑着解释道。
虽然这次跟踪以失败告终,但是记者心里还是很高兴,看来台东派出所反扒队的“神捕”名不虚传。
■手记
希望不用再当“伪装者”
当记者结束此次对市北分局台东派出所的跟访,时间已经到了晚上9点多,台东商圈里依旧灯火通明、人潮涌动。行人或在商铺间闲庭信步,或驻足小吃摊前享受美食,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市民们能安心享受着休闲时光,这背后又有多少人在默默付出着?
回想连续几天跟访台东派出所反扒队员的所见所闻,突然让记者想起了著名作家温瑞安所著的《四大名捕》。
“四人智勇双全,价值观相同,性格有相同之处,然而也各有所长,可以互补,默契十足,彼此情同亲兄弟一般。”书中对四大名捕的描述,用在反扒队身上也是那么贴切。为了不给“扒手”可乘之机,他们日复一日巡逻着台东商圈各个角落;为了破获案件,他们不辞辛苦,齐心协力与“扒手”斗智斗勇。他们心中的宗旨,应该也和四大名捕一样:“为正义而战,除暴安良,只求尽心尽力。”
记者又想到于海涛身穿警服时,脸上洋溢着的满足。
穿上威武的警服,是很多人从小就有的愿望,可反扒队员们虽然当上警察,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警服,可为了工作,一年到头能穿警服的机会少之又少,更多的时候是在做一名“伪装者”。
他们每天穿着最普通的衣服,穿梭在商圈的人群中,可是却与常人轻松惬意的心情不同,他们始终紧绷着神经,用多年练就的“火眼金睛”注视着周边的一切。
就像于海涛所说:“虽然穿警服的机会少,但我一直把它穿在我心里。既然选择了做反扒,我就无怨无悔,做好市民财产的‘隐形保护者’。当然我最希望的就是天下无贼,这样我就不用再当‘伪装者’,堂堂正正穿上我的警服。”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