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旅游#说起吴国的强盛,跟一个男人有关。他叫伍子胥,是姑苏城的营建者,今天到访苏州,仍有为纪念他而命名的胥门。伍子胥是楚国太子太师伍奢的小儿子,本来一直过着优哉游哉的官二代生活,直到楚国出了一桩宫廷丑闻。时任国君楚平王芈弃疾派大奸臣费无极为太子迎娶秦哀公的女儿孟嬴,结果费无极一见孟嬴的花容月貌,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撺掇楚平王耍出一手调包计,儿媳直接变媳妇。但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一年后孟嬴生了个大胖小子(也就是后来的楚昭王),丑闻再也瞒不住了。为免太子上位遭清算,费无极再出阴招,诬陷太子谋反,斩杀了太子太师伍奢及其长子伍尚,伍子胥急得一夜白头反而蒙混过关来到吴国(“伍子胥过昭关”的典故传唱度很高,是京剧、庐剧的经典唱段)。伍子胥投在时任吴王僚的堂兄弟公子光(姓姬名光,叫得很超前)门下,并向其推荐了兵圣孙武、著名刺客专诸(“惧内”的汉子)和要离。吴王僚和公子光的爷爷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馀祭、馀昧和季札,其中老四季札是包括孔子在内当世贤人普遍高度赞誉的偶像,著名成语“季札挂剑”讲的就是他的故事,今江苏江阴申港镇西南隅的申港中学内他的墓葬尚存,原本墓前有传说为孔子所书的十字篆文碑“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今只存拓本。寿梦本想把王位传给四儿子,可季札死活不愿意,于是寿梦便退而求其次,与三个儿子约定了兄终弟及的传位办法。诸樊、馀祭和馀昧很听爸爸的话,相继完成权力平稳过渡,但老三馀昧病故后,老四季札仍然拒绝继位,于是馀昧的儿子便接过了老爹的权杖,是为吴王僚。但老大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很不满意,他认为,既然四叔不接班,就应该轮一圈由他来主政,所以心里一直憋着劲,伺机夺权。伍子胥来吴7年后楚平王驾崩,宰相处决了费无极却依然没压住国内动荡,吴王僚趁机亲征伐楚。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公子光也趁吴国后方空虚加紧政变布局,在吴王僚班师回朝的庆功宴上,刺客专诸将匕首(据说叫鱼肠剑)藏在鱼腹中,趁上菜之机不惜同归于尽干掉了吴王僚,演绎出著名的“专诸刺王僚”大戏。公子光由此夺得吴国王位,便是赫赫有名的阖闾。第二年,刺客要离使出苦肉计(杀妻、灭子、自残),假意投奔吴王僚之子庆忌,并寻机在船上将其短矛贯心后自杀就义。伍子胥将要离葬于鸿山的专诸墓旁,今江苏无锡成“品”字形排列的“鸿山三墓”,就是要离、专诸和东汉时期与妻子孟光“举案齐眉”之名士梁鸿的墓地。阖闾以伍子胥为相,以孙武为将,采取分兵轮番击楚之策,历时9年终于攻克楚国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伍子胥掘开老仇人楚平王的坟墓,挖出尸体,抽了三百鞭,开了中国鞭尸的先河。后来,伍子胥的好友、楚国重臣申包胥跑去楚昭王外公秦哀公那里哭了七天七夜,说动秦国派出五百战车将士,唱着著名的秦国军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助楚复国。虽然吴国在这次败给秦国的大战中可能损失了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孙武,但未伤筋骨,一年后再次伐楚,迫使楚国迁都避让,从此吴国开始威震东南、盛极一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9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