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8.html浙江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8.html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演变过程中,“动乱”好像从未停歇,哪怕偶尔出现所谓的“太平盛世”,那也是人们在饱受战乱之苦后的一种心理反差罢了,事实上,太平盛世并非没有动乱,只不过被压抑在最小范围、或者被忽略了而已。都说“乱世出英雄”,如果非要在历史上找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乱世的话,三国绝对是首屈一指。和以前“楚汉争霸”的性质不同,那时双方的眼中只有一个对手,到了三国时就得格外小心,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另外两个道貌岸然的家伙什么时候会聚到一起。赤壁之战,孙刘联盟给了曹操一记重击,可到了后来,关于发动“襄樊之战”时,曹魏和东吴又成了盟友,结果,导致了关羽之死。关羽之死不仅打破了三国之间维持已久的平衡,也正式按下了三国的倒计时关羽死于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年,之后的年曹丕称帝、年刘备称帝。刘备在称帝之后为了夺回荆州,打出了“为弟报仇”的旗号,开始大举进攻东吴。没成想,在夷陵却被陆逊打败,所幸赵云等人赶到,才将刘备护送至白帝城,这才有了“白帝城托孤”三国之中,曹魏实力最强,这应该没有任何争议,而东吴也经营江东多年,实力也不容小觑,只有蜀汉是刘备在跌跌撞撞中创立,因此,虽然刘备手下英雄云集,但严格来讲,蜀汉的实力还是三国之中最弱的一方。但让人意外的是,夷陵之战后,曹丕没有趁势进攻奄奄一息的蜀国,反而将矛头对准了刚刚获胜的东吴,这究竟是为何呢?其实,解读三国历史,始终要记住一句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任何一方都想坐山观虎斗、最后渔翁得利。有了这个出发点,很多尔虞我诈、阴谋阳谋都会迎刃而解。就拿关羽之死来说,关羽是年被杀,为何刘备直到年才想起来为关羽报仇呢?一方面,实力不允许;另一方面,曹魏本来就强,刘备害怕和东吴一战会让曹魏成为笑到最后的“黄雀”。曹丕之所以选择向东吴动手的原因有三方面:其一:出尔反尔当孙权听说刘备“举全国之力”扑向东吴的时候,他先是让和蜀国颇有渊源的诸葛瑾给刘备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熟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然而这封信非但没有劝阻刘备,反而激怒了他。蜀、吴一战已经避无可避,只可惜,张飞意外身亡,为刘备的伐吴蒙上一层阴影。劝是劝不住了,孙权只好将目光放到曹魏阵营,他赶紧向曹丕上书,不但愿意称臣,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还愿意将儿子孙登送往魏国当人质。于是,曹丕下旨将孙权封为吴王,并让他尽快将孙登送往魏国。要注意,这是建立在孙权认为“东吴必败无疑”的基础上。然而谁也想不到,陆逊能在夷陵大败蜀军。这个转折让孙权的处境明显出现了变化,他先以“儿子年少、尚未成婚”进行推脱,后来理由又变成“眷恋故土”,到年干脆直接宣布和魏国断绝一切关系。你玩我啊?不过这也正好给了曹丕一个进攻东吴的理由,于是,三路大军向东吴开进;其二:酝酿已久表面看,是孙权的出尔反尔惹怒了曹丕,但是,如果深入分析的话就会发现,从孙权反魏到魏国大军出征,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古代没有铁路、没有高科技,要发动一场大战没有半年时间根本不可能,单是粮草、马匹的后勤保障就无法满足。可曹丕只用了不到三个月,这说明什么?说明曹丕对东吴的战争准备由来已久,应该在“夷陵之战”之前、或者更早就已经开始酝酿攻打东吴的计划了当时魏国可谓是倾巢而出,除了“三曹”(曹仁、曹真、曹休)外,张辽、张郃、徐晃、臧霸等将悉数在列,这都说明曹丕早早就已经开始着手对付东吴了。夷陵之战,包括孙权自己都认为难以获胜,所以他才会不顾骂名向曹丕称臣,期望曹丕能助一臂之力。曹丕应该也是觉得东吴必败,他在等待东吴大败的那一刻会是东进,没想到刘备败了。如果说曹丕还没有决定对哪一方动武,或者说他想在“夷陵之战”后才决定对哪方动武,那蜀国绝对是最佳选择,关羽、黄忠、张飞等人先后去世,蜀国实力大减,再加上“夷陵之战”受到重创,蜀国很难抵御魏国的大举入侵。那他为什么还要向东吴进军,这只能说明魏国针对东吴的战前准备已经在有序不紊地进行着,现在如果改变原定计划、重新部署的话,又将耽误很长时间,因此,曹丕果断向东吴发兵;其三:元气大伤其实,“夷陵之战”之后,曹丕是肯定会出兵的,至于目标是谁,那就听天由命了,因为东吴和蜀国本就无法和魏国抗衡,现在他们又两败俱伤,曹丕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能灭一国是一国虽然夷陵一战蜀国损失惨重(3万人),但东吴也付出了代价,东吴损失的正规军人数在人左右,武陵郡的叛乱也造成近万人的死亡。这对东吴来说,也是一种压力。由此看来,曹丕攻打东吴,也是有机可趁的;准备的这么充足,那为何后来魏国又败了呢?一方面,东吴的防御工事可绝对不是盖的。在没有形成“三足鼎立”之前,曹操的主要目标就是东吴,为了应对来自曹操的威胁,东吴在长江沿岸布置了相当严密的防守,而且在周瑜等人的努力下,东吴水师的战斗力也很强。这也是曹仁失败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刘备去世后,面对强大的魏国,东吴和蜀国想要自保,又达成了“结盟”的共识,这也能让东吴将全部精力放在应对魏国上;还有一点,从建安二十二年到建安二十九年三国曾发生了一场大型瘟疫,席卷全国。蜀汉偏僻,受损较小,而魏国和东吴都受到瘟疫影响,诸多风云人物都死于这场瘟疫。在曹丕进攻东吴时,瘟疫再次在军中肆虐,这也是曹丕第一次伐吴失败的一个根源所在!表面看,曹丕伐吴与“夷陵之战”和孙权的反复无常有着直接联系,但事实上,对吴作战的规划和部署早就已经开始实施。对曹丕而言,“夷陵之战”东吴获胜虽然是个意外,但是,还不足以让曹丕动摇伐吴和决心和军事部署。也正因如此,蜀国才侥幸避免了一场战乱之祸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