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从中庸之道反思中国礼乐问题

发布时间:2023/5/7 18:10:09   

丘明道-06-20

鄙人以为礼之于中国,就在于中国之“中”字,中国两字虽然一开始是地域之中的意思,然而后来引申出了中庸的含义,这就是中庸之国、持中之国,衣冠上国万邦来朝,就是因为公平正义。现在很多人说朝贡贸易如何不好,但是这只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到了反面,而没有看到这个中国传统朝贡贸易具有稳定地区局势等诸多优点来。因此我认为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所谓中国的“中”字就在于中庸,中庸者不偏不倚。这中庸之道就是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也就是找寻最大公分母的普遍适合的价值观来作为教化人民引导人民的方法。

一、中庸之道

殷商以前中国人重视的是神鬼,然而任何信仰和神明都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信仰会分裂,神灵的名字性别乃至于功能都会发生变化。后世因为这些分裂和变化造成人与人之间无休止的争论和争斗。西方和印度就是这样。

而中国与西方的不同就在于从周公开始反思这种夏商以来的传统信仰,然后自然而然的选了一种更具普适价值的新的信仰,这就是找到了一个最大公分母,这公分母的信仰就是人性、和人伦的关系。这些关系维系的方法就是传统的礼乐思想,这些传统的思想,作为文化烙印根植于人没内心,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可以使各个时期的新的信仰和各地人不同的习俗达到动态平衡。

信仰和神灵再怎么变,人种和社会结构再怎么变化,人性和人伦关系是不会变的。因此周公以后西周几代周公和西周贵族一直完善这个制度,称为周礼,提出了“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思想,虽然也强调天道,然而顶层礼乐制度的侧重点最重视的还是人间的人伦日用关系。就是这种关系,使得中国文化更多的体现是包容,是一种海纳百川的精神。

这种选择的过程并不是由周公和所谓圣人的个人意志而定的,而是自然选择使然的,这些关系虽然会随着物质文明进化而改变,但是这些关系还会一直存在,这与通过信仰神明来统治人民更具有持久性,更能使人与人和谐相处,这就是孔子要复兴的东周文化的核心之一。

不过我认为周公也好、孔子也罢,都不会想到这里,他们还是信仰天道或者神鬼的,但是自然而然的更加侧重了人伦日用的关系,这种侧重的历史结果,就是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没有信仰,但是这种所谓没有信仰的中国历史,却几千年一脉相承,而西方所谓信仰至上呢?却中间断断续续。

中国这种自从周公以来轴心时代开始酝酿的没有信仰的信仰,其实是祖先崇拜,重视的是血缘关系,和人伦关系,以及人性发展,正所谓怪力乱神子所不语也。儒家思想关照的是人心的健康发展,这与现代社会心理学和伦理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好恶,而去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和而不同,而其他信仰和宗教多多少少都会有排他性,只能自己一家独大。后世佛教受到中国传统思想而有了一些改变,于是在南北朝以后的佛教中国化后产生出了禅宗等思想,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同化能力。

当然历史上也有一些所谓的儒家学者排斥其他学说,比如孟子就排斥杨朱墨翟,后世也有排斥佛老的,但我认为这并非孔子一开始的本意,孔子本人是比较低调谦虚的,并没有想过一家独大,他应该是主张和而不同的,虽然也会反对一些小人,但是是政见和做人原则上的争论,而非要剥夺他人信仰的自由。

之所以孔子死后的儒家会有那么强烈的排他性,这应该是孔子死后儒家分裂的产物。任何信仰和思想都会分裂,一个人不同时期对同一问题的思考都会不同,何况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同一思想的思考,因此儒家的分裂在所难免,但是我个人目前认识的儒家的最重要的特性还是应该在于这和而不同上面。

这是我认为的道统,和宋明儒是不太一样的。我认为宋明儒的返本开新是为了与佛老论战而重视的是孟子心性之学。而我们如果只是返归到宋明儒的话,可能并不能开新,而会走入宋明儒历史中已有的窘境。而我们真正的返本,当复归轴心时代,文化雏形的时代,应该从周公、孔子的精神中汲取智慧。

我认为这种智慧,就是我们文化特性的核心应该就在于这个“中”字。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强调的就是这个中。孔子也认为自己没有知识,而是“叩其两端而竭焉”,用的也是这个中道。

这个“中道”所要达到的就是世界的和谐,就是所谓的“致中和”,就是多元一体下的互利共赢的关系。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多元共存,保持物种多样性,尊重他人的信仰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味排他只想一家独大,只在那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即便再好的东西,受益的群体太少,也不能算作大善。毕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因此我希望这个社会能有更多包容,更多尊重,希望社会更加和谐。

二、功利主义

而对“为了做而作的东西”,我认为并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毕竟强扭的瓜不甜,不自然的东西就是别扭。因此我非常厌恶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头悬梁的孙敬是东汉纵横家,锥刺股的苏秦是战国纵横家,据传说两者都因为自恃才高四处搬弄是非而死得很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很多纵横家兵家也是实际存在的,后世也把他们称为大儒,但他们与实际的儒家学者还是不同的。仁者爱人,一个不爱自己,摧残自己的人对他人也会很刻薄寡恩。

儒家传统思想应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对自己严厉并非极端的抑制自己的性情,而是要通过礼乐来疏导性情,使自己立志做圣贤,时刻用做圣贤的理想行为规范自己,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而并非要摧残心性。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功利主义的法家的思想,当然随着思想的发展规律,很多思想都会有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便人们的信仰会改变,相同信仰也会分裂,但是万世不变的还是人的本性,还有人伦关系。因此这人性就是礼的基础。

正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言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都是情感的自然宣泄方式,这是人性的外在表现,而儒者都是要以圣贤为自己模仿的对象,要立志成为圣贤。每每以理想中的圣贤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以期达到从心所欲不愈矩的境界。

儒者当敏于行而讷于言,应提倡的是“为己之学”自己与自己比较,而不应提倡“为人之学”,为人之学就是学了什么技能就到处炫耀,以己之长攻人之短,到处指指点点,以炫耀自己而自娱。这样你的快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这叫做不仁,仁就是要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别人在你面前炫耀,显示你不如他,大多数正常人真的会因此而开心吗?因此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总与别人比就会陷入无休无止的鄙视链漩涡,而不能自拔。因此古人特别重视乐教与礼教配合起来。

三、论乐教涵养性情

礼别异,乐合同。现在我们人与人之间由于财富地位的悬殊是有差别的,但是各自都不安分守己,不能乐天知命,而很多人都怨天尤人。古代虽然也有这样的人,但是有传统礼制束缚,使得小聪明的人不敢作乱。而现代的中国社会并没有制定出适合现代社会而有比较合理安顿传统精神的礼制,依靠的是法制来管理,这样管得住人的行为,但是管不住人的内心。内心如果有问题,比行为有问题还要严重,这样轻则伤及自身,重则危害社会。因此这种心态就是因为没有很好的知识和文化来去引导,刚进入互联网时代还好,但是近十年来的移动时代,知识和信息的碎片化严重,很多信息都是视听嗅等感官的一时触动,正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这样的学习很有可能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乱了心性。

因此我觉得目前最重要的并非礼教,而是乐教,需要使得每个人安静下来,重视自己性情的培养,而非在那里互相炫耀自己是谁的传人,是掌握者无上的真理,互相之间争论谁是正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互相争论都是向外求,而不是反躬自省。外在再华丽,没有内在作为支撑,也不能持久。

我做的视频中《碎金词谱》的工尺谱本来是应该用笛子作为伴奏乐器的。称为笛色曲,我在第一集讲天文的末尾配的就是笛子配乐,读诗经,乾隆的《钦定诗经乐谱》是古琴配乐,这些我也可以做一些比较拙略的演示,不过对于国学普及来说,不能只是自娱自乐,这样对于普通受众来说他们并不容易操作。礼记乐记中认为:音乐和舞蹈不是为了好听,而是为了让大家便于操作以和谐性情陶冶情操,让人们更加和谐,我用键盘钢琴演示是为了更多不会乐器的朋友学习方便,不然我一开始用古琴和笛子在那里炫耀技能,孤芳自赏少有人能操作,对社会来说没有帮助,还会助长社会上炫耀技能的人的气焰,就不好了。因此我特别提倡古人所说的“为己之学”,而反对“为人之学”,故而于音乐介绍中乐器使用方面有所取舍。

而目前很多人重视的还是外在的短平快的“为人之学”,到处卖弄自己的学问,以及炮制出来一些主张,或者编造一些故事来使自己更有市场,这样就像刘伯温的文章《工之侨献琴》里面描述的一样可悲。

不过这也是人性使然,很多人就喜欢一些故事,历史上也不乏这种现象,连历史学家也都会被这些民间的故事所吸引。比如司马迁《史记》中如何知道霸王别姬的对话?霸王当时只和虞姬在一起,谁去偷听的?刘邦有很多心理活动司马迁又怎么知道的?古人往往会对信史和传说产生混淆,这并不奇怪,殷商记载真实性,并不代表他完全正确,《史记》中也有不少记载混淆的地方,比如张仪苏秦并非一个时期的人,但是司马迁就混淆了二人年代,直到马王堆帛书出土才知道此二人非同时之人。

除了历史之外,很多人还会高远其来者,就是找一个特别牛的祖先来彰显自己的门楣。比如我家祖传说是孔子嫡传后裔,孔子死后孔门大乱,各自伪造孔子身世,乃至于各自推崇所谓孔子后代来抬高自己的门楣,附庸风雅为圣者讳,也方便自己到各国游说诸侯。我祖先不满,南渡于越国。这传说我就觉得值得商榷不知道是否真实,毕竟历史上伪造家谱比比皆是,不过从反面来看呢,也可能是真的,比如孔子用自己的思想修改历史记载,为圣者讳,昭公娶同姓的吴孟子,孔子还说昭公知礼。这样的为圣者讳,也很有可能导致弟子伪造孔子出身。我家家谱还记载,春秋末年伪造孔子后裔的是子贡子夏之徒,到了南北朝又有鲜卑人冒充孔子后裔,而蒙元之时,蒙古人又代替了鲜卑的孔子后代。在这里不论我家家谱是否真实,我都觉得需要尊重祖先的这种文化选择。即便是假的,这其中也有着很深厚的文化积淀,值得研究学习。

四、论多元一体的文化史观

古代历史就需要有多重证据进行证明,比如考古资料,分子人类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等。只是在那里道听途说,不去考证很容易被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辉格史”带到沟里(辉格史:用历史作为工具来依照当下自己的观点来解释过去和历史),还要用自己想象出来的所谓道德,来绑架别人,来炫耀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优越感。实在是大奸似忠、大伪似真。

当今之时我们需要走出疑古时代,来重新建立文化自信,但是我发现某些人又重新堕入了“辉格史”的泥潭。虽然我也不能完全避免堕入这种“辉格史观”,然而我们需要更加客观的来对待历史,而要努力避免把历史当作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是某些人总是喜欢借题发挥表示自己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正义的化身,有着代大匠琢的情怀,到处以己之长攻人之短。但其所谓长处,其本质只不过是出于炫耀自己处于鄙视链的顶端,要突出自己与众不同可以指点江山的私心。

因此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人与人之间互相攻击应该是时候该反思了,需要好好沉淀下来涵养性情,通过音乐,以及对古籍的整理来沉淀自身的学识,以及涵养自己的性情。我家传说是孔子的后裔,我虽然不知道是否是真的,但是孔子述而不作能影响后世,这种通过讲解古籍的创新和创造也能影响几千年,就在于是站在前人经验基础之上的螺旋式的提升,而非叠床架屋的随意堆砌。因此我认为需要好好向轴心时代,中国文化雏形时代的智慧中找出灵感来。重新结合当下的时代和社会研究这个中国的中字应该怎么写了。

我们要想创新,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返归本来,这种返本不是复古,而是为了开新。我以为中国之所以和西方具有迥然而异的信仰和思维方法,和地缘政治不无关系,我并非是要说地理决定论,而是要说中国文化的“多元一体性”。从最近十几年来最新的考古学和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来看,在七八千年前中国大地上至少有多种文化人群的圈子(如仰韶、大汶口、良渚、红山、屈家岭等文化)互相之间牵制,谁也灭不了谁,互相影响,最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这种轴心时代的地缘政治格局造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重视联系。而西方古希腊和埃及地处陆地边缘,很容易被其他文明取代,西方文明经常是你灭了我,然后他又灭了你,这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地理格局,因此他们的性格文化有些弱肉强食的成分。中国人不是自古就不强调信仰,而是信仰很容易分裂,只要一分裂就容易产生各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矛盾。然后信仰与信仰之间堕入无休止的争斗漩涡。而殷商以后历代周公在当时周人的共同努力下制礼作乐,就是要找出一个最大公分母来,这个最大的普适的东西,就是亘古不变的人性和人伦关系,不论信仰再怎么变,政权再怎么换,只要有人,就会有人性和人伦,于是儒家最重视的就是这个最大公分母的信仰。

五、论礼的自我修养性

而维护这个最大公分母的信仰的手段就是礼教,当然后来演化出了法家的法制,现代也有法律,但是礼教和法制的不同就在于礼还有约束人心的作用。

古人的拱手礼,为了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距离,互相之间相敬如宾。而握手礼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礼节,很多原始部落都有这种礼节,强调的是我没有拿武器,实际上这还是体现的是一种对人的防备之心。这样的礼仪古人之所以不在公众场合使用,就是为了使得人与人之间放下防备他人之心,而更加重视反躬自省,对自己的约束的“为己之学”。

为什么要保持距离?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界限,互相之间过于亲近,则会无尺度的互相开玩笑,或者互相指责,即便是好心,也总会有翻脸的那一天,最后不能持久交流。因此古人会规定一些礼节,来使得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互相之间客客气气的,毕竟礼多人不怪嘛,况且也能够通过礼节端正身心,锻炼身体。

而如果这些礼节,没有经过涵养性情和端正心态,以及一定量知识的沉淀作为基础。那么仅仅只具备形式,而没有活力,那么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我们现代人很多人重视的就只是形式,而忽略的就是内涵。而且还有那么一些人打着反对形式主义的旗号而实行形式主义的行为却不自知。这样就更加可悲了。我们的一些礼仪的形式,如果没有深刻的道理和对社会人伦日用的好处,那么这些礼仪的形式就是劳民伤财,还不如没有好。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强调礼是需要有经济文化作为基础的,而不能为了有而有。为了有而有的东西往往都是不自然的,看着别扭的,长此以往补助中内在精神的培养,只注重形式上的东西,有可能就会迷失自我,带了太多面具,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就像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那样可笑了。

目前有些人抱怨当下时代不好,实际上历史上也多有厚古薄今的现象。只不过晚清以后多是崇洋媚外而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留学潮的产生很多人更加崇洋媚外。然而时移世易,现在很多人都出国,门槛很低,质量正体下降,留学的海归也很难找工作了,于是人们又开始有了崇古的心理,其实我们需要靠的是自己的努力,返本开新,并非一味复古,而是从古人的智慧中吸取养分来使得我们每个人更加与时代和文化传统契合,这样保障文化的多样性,而有文化自信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使得我们国家从里到外换发精彩,否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国家再强,人民很弱,则国家并非真正的强。因此我们需要好好研究整理古代典籍,和现代文化相契合,古人制定礼乐就是有所损益,要契合当下的时代的,比如朱子家礼,这并不是恢复周礼,而是在周礼的原则上符合当下的制定。

后记

本文为鄙人昨晚回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4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