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的形状 >> 洪承畴为何执意让多尔衮蒙着眼睛射箭多尔衮
明末,在镇压农民军起义的过程中,李自成是洪承畴的手下败将。所以,哪怕后来洪承畴降清了,也并没有把李自成放在眼里。
但在年,李自成竟然逼近了北京,这不由得让洪承畴对李自成刮目相看了。心想,如果当时像杀高迎祥那样杀了李自成,也不可能有他以后的羽翼渐丰了。
那此番李自成高调亮相于京畿,意味着什么呢?
是的,大明朝跟李自成鏖战不休的时候,正是清军入关的大好时机!
想当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拼了命也要占领北京,但都没有成功!这下机会来了,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抓住耗子才是好猫!多尔衮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入关,也要拿下北京!
但最开始,他还是蛮犹豫的,是洪承畴于身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蒙眼射箭,正中靶心
年特殊的政治形式下,真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虽然多尔衮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他已经集合了大量清军,20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倾巢而出!
多尔衮一边考虑着,一边向辽河的方向逼近!可就在这个时候,李自成把京城攻破了,崇祯煤山自杀了!辽东提督吴三桂来请兵救援,但决不是投降!
接下来的仗应该怎么打?吴三桂竟然请求“死对头”对他施以援手,到底安的什么心,打的什么主意?
多尔衮连说了好几句“反常,太反常”!
但洪承畴的心里好像有了某些主意,可以帮助多尔衮看清前面路上的光。
要知道,涛承畴可是曾经的辽东总兵,是吴三桂的顶头上司,对吴三桂了如指掌,只是两年前,松山决战中被俘后,他降了大清!
洪承畴知道吴三桂的性格,他不会玩诈兵的那一套,战场上他百步穿杨,杀人如麻,但大丈夫吐口唾沫是个钉,他不会打诳语,所以,他请兵是认真的!所以,这就是清军入关的大好时机!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在多尔衮还在犹豫的时候,洪承畴突然拉着多尔衮向大帐外走去,给了多尔衮一把弓,然后让他蒙上眼睛射箭!
箭法超好的多尔衮拉满了弓,每一箭都射中了靶心!
但他还是不明白,20万人的队伍该迈向什么道路,跟射箭有什么关系?
洪承畴却说:这带兵打仗,就像蒙着眼睛射箭,当所有人都看清楚格局走向之时,你再做选择,就为时已晚了!
这下多尔衮明白了,洪承畴是让他抓住难得的机会,当机立断!
此时,多尔衮是无比信赖洪承畴的!
他微微一笑钻入大帐,开始给吴三桂写回信,说李自成一定是要消灭的,北京老百姓的苦难也一定是要拯救的,但却只字不提借兵,反而明确提出了劝降的意见,说你要是来大清,你可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了!
洪承畴看完了多尔衮的信,脸上浮现出赞许的表情!
2.避开中协和西协,直取山海关
吴三桂给多尔衮的信件中提到了他们军队应该走的路线,就是中协和西协!
这个路线,多尔衮再清楚不过了,因为这也是他自己曾经制定的入关路线!
因为之所以选择这个路线进京,是因为中协和西协的防御相对薄弱,不像山海关那样易守难攻!
但,多尔衮会绕路走,然后再到达山海关吗?
洪承畴做为老资格的辽东总兵,完全从主子多尔衮的角度出发,是建议他直取山海关的!
多尔衮当然此时比较信赖洪承畴,再加上自己的大胆假设,决定了直取山海关!
多尔衮,特别是洪承畴不是不明白吴三桂的“小心眼”,他是不乐意让多尔衮直进山海关的,因为山海关就是自己的大本营,如果清军入了关,把山海关给夺走了,那他该何去何从?不就再也没有落脚的地方了吗?
但还得亏多尔衮直接去了山海关,因为当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第二封求救信的时候,李自成的农民军已经到了永平了,距离山海关已经咫尺之遥了!
多尔衮庆幸自己走了近路,如果按照吴三桂第一封信提供的路线,恐怕神仙都救不了吴三桂了!
为了在最快的时间内到达山海关,多尔衮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一昼夜就走了两百余里!
正因为多尔衮在吴三桂恰好需要他的时候出现在了吴三桂的视线里,才为清军入关取得了宝贵的先机,也占尽了他与吴三桂之间的主动权!
这些决断当然离不开洪承畴的献力献策!
写到这里,似乎这篇文章应该结束了,因为标题的疑问已经解释完了!
但在此刻,我还是想多两句嘴,说说洪承畴这个不讨喜,当然我也不喜欢的人!
3.装,你就装吧
“装”这个字眼是我临时想起来的,但我感觉用来形容洪承畴是比较合适的。
他嘴上说着“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但他骨子里不过是个贪生怕死的小人。
做为崇祯皇帝极为宠信的重臣,他以及他的洪家受到皇家的恩惠,不知道有多少。所以才引发了他的感慨: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但他做起叛国投降的事,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要说,洪承畴的发迹还是蛮励志的——
比如他的出仕特别来之不易,虽然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到他太爷爷那里的时候,就已经家道中落了。
洪承畴小的时候跟着自己妈妈走街串巷的卖豆腐干!连学都上不起!还是好心的族亲洪启胤让他免费听课,才得以学到了文化。再后来才中举,进京得进士,然后在江西,浙江和陕西等地做小官。
直到崇祯做帝的时候,洪承畴才借着镇压高迎祥、张献忠和李自成等人的农民起义,成就了自己的从政之路。他带领的军队还被赋予“洪军”的称谓!
年,崇祯任命洪承畴为辽东总兵,希望他能帮助大明不倒。
可遗憾的是,洪承畴辜负了崇祯,洪承畴在松山兵败被俘!邱民仰、曹变蛟、王廷臣等大将跟洪承畴一起被俘,都被皇太极给杀了,但唯独留下了洪承畴,被押送到了沈阳!
不得不说,洪承畴太能装了!
最开始的时候,洪承畴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和气节,假意赴死,甚至不惜把自己的脖子匍匐在刀刃上。
之后呢,就诞生了洪承畴和皇太极之间你来我往的“劝降之戏”——
比如皇太极知道洪承畴好色,就天天弄美女陪伴他,还让美女亲自给洪承畴喂食人参汤……反正怎么腻歪他就怎么来。
后来,皇太极又让范文程去劝降。
范文程太聪明了,聪明得好像是洪承畴肚子里的蛔虫。他以谦卑的态度看着洪承畴表演——
开始的时候,洪承畴大骂不止,范文程一点也不生气,由着他骂。后来,梁上的灰尘落在了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赶忙小心试去!
范文程回来之后马上禀报皇太极说,皇上放心,洪承畴不会自杀的,他对自己的衣服都这么爱惜,何况自己的性命呢?
皇太极也觉得洪承畴好玩,就说那让朕去会会他吧。
刚开始的时候,洪承畴站着,就是不给皇太极跪下。
皇太极不怒,反而对洪承畴极尽嘘寒问暖,甚至还脱下自己的貂皮大衣给洪承畴披上!
这一举动让洪承畴瞠目结舌,马上下跪投降了!
这个时候,皇太极才哈哈大笑着,用“赤裸裸”的口气对洪承畴说:今获一向导,吾岂能不乐?
看,在皇太极眼里,洪承畴只是一个熟悉辽东地形,能够带领大清军入主中原的向导!
这也就导致了洪承畴虽然特别想忠于后来的主子,也不可能被委以重任了!
多尔衮冒似信赖洪承畴,也不过是看中他腹中的“军事思想”而已……
就连后来的乾隆都对洪承畴表达了蔑视之意,说洪承畴“畏死刑生,靦颜降附,岂得复谓之完人?”
是的,叛徒就是叛徒!在乾隆的眼里,当初降清的官员只是“贰臣”罢了……
想当初洪承畴变节时,不明底细的崇祯还以为他阵亡了,还要为他亲自祭祀!直到洪承畴投降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他才错愕不止!
也许,崇祯特别想把洪承畴的那句诗换个口气吧: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