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的形状 >> 两点之间,直线就一定最短吗
01
关于“两点之间是否直线最短?”要分怎么看了?如果把它看成一个数学的问题,那么,答案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洋芋不是数学系,学过的理论就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不知道有错没?)如果把它扩散到为人处世上就不一定了。
现实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可是道路都不会笔直的,其中原因可能是技术,成本,保护其他设施……总之就是路修不直。这里“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还成立,但已经不适用,所以说不上正确不正确。
然后把这个问题进一步扩大,这个理论就更难成立了。比如说,下属和领导意见出现分歧或者发现同事疏漏,如果如果按照“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理论直接提出来,往往会激化矛盾,两方会针锋相对,演变成“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意气之争。这时候最直接最短的一个途径,反而不省力了,那“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个理论还成立吗?
与之相反的,是从侧面旁敲侧击地提醒,实行曲线救国的战略,往往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因为大多数人不是不够聪明想不出来,而是压根没往哪里像想。这时候曲线反而成了最省力最短的途径。
02
有个词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讽刺了那些目光短浅,不顾后患的人。
具体的事例,有一种说法大致是这样的。
吴王想趁楚国虚弱攻打楚国,为了表明决心他下令:“有敢劝谏者,杀无赦!”
大臣们怕惹上杀身之祸,纷纷缄口不言。
有个大臣也怕惹祸上身,可是事关一国兴亡,他不得不说,于是他想了个办法。他买通了一个侍卫,让侍卫每天早上拿着弹弓去御花园转转。
某一天吴王经过花园,看到了侍卫,就问:“你是什么人,怎么在不谷的花园里逛那么久?”吴王指着侍卫被露水濡湿的衣裾问。
侍卫照着大臣的吩咐说到:“回大王,小人本是一名侍卫,今早路过花园,发现一只奇怪的鸟,小人想把它打下来,不曾想误了时辰,请大王恕罪。”
吴王只是哦了一声。
侍卫再请罪:“请大王恕罪!”
看来他是知道私留寡人的花园是大罪了,看来是事出有因了,听听他怎么说的。吴王想。
“你说说那只鸟有多奇怪。如果是真的,不谷恕你无罪。”吴王脸上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说。
侍卫一看吴王的神色,有门。于是接着按照大臣的吩咐说:“那只鸟外形奇特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它就停在一根树枝上,小人走近了,它也不飞走。”说到这里,侍卫停住了话头,拱手请罪。
吴王道:“鸟雀之属,听到人的脚步声飞走,的确挺奇怪的。不谷恕你无罪,说吧,鸟不飞走是为什么?”
“是。因为那只鸟正盯着一只螳螂,而螳螂正盯着一只蝉,所以没发现不远处的鸟的杀机。而那只蝉正在吸食甜美树枝,没有发现伪装的螳螂。”
“而雀鸟只顾盯着螳螂,却没发现自己被你盯住了。肯定被你……”看见侍卫空着的手,吴王像瞬间明白了什么,“有没有那只鸟不重要了,甚至你说的那一幕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吴楚,还有齐、越在一旁虎视眈眈,不谷和整个吴国都不能成为那只雀鸟,那只螳螂,那只蝉,囿于眼前的利益,忽视了身后的危险。”
于是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计划,吴国的隐患得以消除。
03总结
故事里,这个大臣并没有违反吴王的禁令,直接的劝谏,但是起到了劝谏吴王退兵的效果。这种曲线救国(这应该算真正的曲线救国了)不可谓不睿智。也足以说明,人与人的相处中两点之间未必是直线最短!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由洋芋创作,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