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1/s7oekhn.html大家好,最近发生了太多的事感慨良多,在此给大家讲一则历史故事,希望能让大家静下心来思考一下……经常会听到,当一个人受了别人的救命大恩,一般都会说这么几句:来世我一定会结草衔环,当牛作马,以报恩公的大恩。这话男的说也就罢了,如果是从女的嘴里说出来,当时再配以丰富的面部表情,听起来就特别的感人,特别的令人动心。今天就说一下这个结草衔环。先说结草。多年前,秦国和晋国,互相看着不顺眼,又打起来了。晋国的当家大将叫魏颗点起大军前去应敌,双方碰了面,各自扎营。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魏颗,当世名将,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他派人去侦查敌情。等人回了一说,魏颗一下就傻了。对面秦国领兵的大将叫杜回,此人可是春秋后期的第一勇将,长一丈有余,立举千钧,使一柄开山大斧,重多斤。杜回本来只是秦桓公身边的一个贴身力士,曾经在青梅山打猎的时候,他一日拳打五虎,把皮扒下来献给了国君。这秦公一看行啊,让他试着带兵打仗,结果就不得了了。杜回带着他的敢死队在峨眉山是大破贼寇万余人。这下可是威名大震,结果就郑重其事的被拜为大将。之后在和各诸侯国的交战中,这位杜回是勇冠三军,从来就没输过。魏颗一听来将士杜回,心里就有点胆寒,但你硬着头皮也得打呀。魏颗指挥大军排开了阵势等待交锋。只见对面的秦军,一个巨人,手持大斧孤身立在阵前,身后就是那刀斧手。再往后,那才是正规军的。双方稍一打量,只听那巨人是一声呼啸,手捧着大斧是大踏步,直接闯进了晋军的大阵。后边那凶神恶煞也是发一声喊,也都跟着冲过来,是劈头盖脸就砍。眼见对方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上来就是一顿猛砍。晋军的前锋一下就被撂倒了一大片,那后边的一看心里有主意:咱跑吧。魏颗也掂量了一下自己这两下子,绝对不是那个杜回的对手,也就顺水推舟跟着一块跑了。一般说,前面跑的一般是比后边追的要跑的快。终于,跑了许久,看不见追兵的人影,魏颗赶紧下令扎营。谁想到第二天一早,杜回又追来了,带着人在营外是连跳再骂。魏颗也不敢出声,就依靠强弓硬弩在那顶着。一连三天,大伙都脸红脖子粗的在那熬着,忽然,阵后一阵号响,有援兵来了。魏颗的弟弟魏绮领着一队人马前来增援。魏绮是晋国的第一勇将,一看有一傻大个堵着门口在那骂街,他大哥却吓得躲到后边不敢出声,当时就急了。也不管大哥的将令,带着人当时就冲出去。双方是针尖对麦芒,都是第一勇将,那咱们就看看到底谁厉害。结果只有一个回合,杜回一斧就把魏绮的战车砍了个粉碎。魏绮吓得是肝胆俱裂,去得快,回来的更快,灰头土脸的一路狂奔就跑回来了。这回行了,谁也别说谁,哥俩那是互相看着,谁也没主意。到最后,山西人骨子里的那点的狠劲上来了,打不过还打不死吗?明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们哥俩就跟你拼了,大不了就让你一块给劈了。转天,晋军是全军列阵,全抱着必死玩命的决心。可杜回哪管你这个呀,抡着他的开山斧,冲过来就开砍。魏家兄弟二人是两路夹攻击,死战杜回,但杜回是太猛了。眼看哥俩就抵挡不住了,心说完了,今天就都死在这了。正在这时,忽见杜回一个踉跄,紧跟着就跟踩在冰上一样,是一步一滑,站立不住,最后干脆是仰面朝天,一个跟头就摔在了地上。魏颗在恍惚之间,好像是看见有一个老头,用一根草绳在那套杜回的脚。现在眼见杜回跌倒,魏家兄弟立刻就扑了过去,把杜回生擒活捉。秦军一看主将被擒,顿时全线崩溃,魏颗因此打了个大胜仗。惊魂未定之间,魏颗还在迷糊着,他就问身边的弟兄们,你们看见刚才那个老头了吗?大伙都说没有啊,什么老头,没看见。打了一天的仗,死里逃生的魏颗是躺下,倒头便昏睡了过去。在梦里那个老头又出现了,对他就说,我是祖姬的父亲,承蒙将军救了我女儿的性命,老汉在九泉之下,特来结草报德。魏颗是豁然而醒,才知是南柯一梦,心里惊异,难道这世间真有鬼神之事吗?上面说到的这位祖姬是魏颗的父亲魏武子的一个爱妾。魏武子生病的时候就嘱咐魏颗说,我死之后,祖姬肯定因为没有生下孩子而遭到大家的排挤。你一定要把她给嫁出去,别让他窝在家里跟着受气。魏颗当时点头答应了。不久,魏武子病危,他又把魏颗给叫来,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祖姬来为我殉葬。当魏颗一听,也没办法,只好就点头答应了。等到为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让祖姬陪葬,而是把她嫁了出去。这时候有人就来质问他,你怎么不听你爸爸的遗嘱呢?魏颗回答说:前面明白的时候说的,那是清命,后边糊涂的时候说的,这是乱命。我是只听清命不听乱命。这里没什么不孝的。没想到当初的一个善念,今天就得到了回报。无独有偶,在西汉的时候,也有一件类似的事情,那就是衔环。当时,有个小屁孩叫杨宝,家住在华阴山。有一天,小杨宝在外面玩。忽然看见一只黄雀被老鹰所伤,跌落在树下,有一群蚂蚁围着正咬呢。这小孩一看,心里头一酸,把这个小鸟拾起来就带回了家,每天是精心的照料。百日之后,黄雀羽翼丰满就飞走了。当夜只见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其实是西王母的使者,承蒙搭救,非常的感谢。说着拿出了四个白玉环,赠给了杨宝。之后又说,它能保佑你的子孙位列三公,做人就像这些玉环一样洁白无瑕。后来,果然像这位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都官至太尉,都是刚正不阿,为政清廉,被人称颂的好官。后人就把结草和衔环这两件事合在了一起,就形成了一个鼓励人们善行必有善报的一个成语。说到故事里魏颗和杨宝当初的那个善念,孟子把它叫做恻隐之心。儒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嘛。那什么叫恻隐呢?那就是看到别人遭到不幸的时候,心里感到同情,难过和不忍。有的人是修养所限,成不了那种心怀仁意的正人君子。有的人呢,是条件所限,没有办法来帮人做善事,这都可以理解,都可以谅解。但你心里最起码要有恻隐之心,这是最低的条件。说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如果连这个都没有,那就是要出事了。孟夫子呢,有个著名的四端说,他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理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老先生的意思是,恻隐之心,那是仁和善的起点;羞耻之心是道义的起点;谦让之心是礼仪的起点,是非之心是智慧的起点。说到这四个之心,本来就在我们的本性里,就跟我们的四肢一样,是与生俱来的。说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当年齐景公年轻的时候,可是个暴脾气,对老百姓非常的残暴,动不动就要打要杀的。大伙怎么劝他也不听。有一次呢,宰相晏婴陪着齐景公玩,只见齐景公爬到树上去,在鸟窝里边掏到了一只小鸟。拿到手里一看,只见这只小鸟惊慌的大叫。齐景公突然心生不忍,他又爬回到了树上,轻轻的把小鸟放回到了窝里。等齐景公从树上下来一看,宰相趴地上了。只见晏婴感动的是眼圈泛红,声音哽咽的向齐景公说:了不起,大王,您这是做了圣人的事啊。您的仁爱之心,对小鸟都这样,何况是对人呢?您一定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君主的。齐景公一听,脸立马就红了,忽然想起来昨天被他关起来的那个厨师还没处置呢。忙着对旁人说,赶快去把厨子给我放了,我要做一个好君主。这其实就是一个从恻隐之心的星星之火延伸到仁政的一个典型例子。说到恻隐之心,他属于精神范畴,人们能不能常有恻隐之心?每个人都有,但有多强烈呢?我看主要还是和生活条件和经济状况有关的。生活环境差的时候,侧隐之心就偏弱,毕竟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咱们举一些极端的例子,你像的时候,人都快饿死了,那时候你还跟他讲什么恻隐之心?从最近这几十年中国人对小动物的态度上,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规律看得非常的清楚。就像现在,经济发展了,人们本性里的那个恻隐之心也就开始泛滥了。再看见黑熊肚子上留着口子,天天取熊胆,大家就都看不了了,都急眼了;一群人在高速路上疯狂的追车,就是为了救那车待宰的小狗……其实这些事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在以前这根本就不叫事,但现在人们看着就受不了。当然,这说的只是一般的规律,抛开经济因素,恻隐之心有的时候也会泯灭。像那些造假坑害孩子之类的,利欲熏心,眼睛里就剩下钱了,心里最后的那点善良也就没有了。当然,这些还算好的,像哈*马()*斯之类的恐怖组织,被他们所谓的什么神圣使命洗脑,彻底丧失人性,良心泯灭,手里干的是惨无人道、泯灭人性的暴行,却自以为是在做一件多么神圣的事情,这才是最可怕的。当人们心里充满仇恨,心里装满了各种伟大的理由的时候,人性就消失。大家心里并不感觉怎样的内疚,也没有什么侧隐之心。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在做一件正确的事,在做一件对的事。说到这个,这可就是地狱。人们丢掉了恻隐的这个底线,没有了最后的良知,就会变得有这么可怕。有人总爱说,心慈手软干不成大事,现在我们知道,你要干的那件大事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你还是不要干成的好。最后,在叹息声中,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让我们扪心自问,我的那颗恻隐之心还在吗?那个善念还在吗?如果还在,请好好的呵护它,不为将来报答,只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9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