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曹植诗三首,意

发布时间:2025/6/8 12:23:15   

导语:曹植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曹操的第三子,曹丕的弟弟,曹叡的叔叔。他以才华高超而著称,被称为“才高八斗”和“七步成诗”的典故的主角。

曹植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曾经与曹丕争夺继承人的地位,但因为性格任性和饮酒无度而失宠。曹丕继位后,曹植多次遭到迫害和贬谪,最后郁郁而终,年仅四十一岁。

01《杂诗·其四》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诗的主题,即佳人的美貌。南国指古代的江南地区,是一个风景秀丽,人才辈出的地方。佳人是美丽的女子,也是曹植自比的对象。容华是容貌,若是像,桃李是桃花和李花,都是春天的象征,寓意佳人的青春和魅力。这句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佳人的美貌比作桃花和李花,既形象又生动,也暗示了佳人的美貌是短暂的,如同花开花落。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zhǐ)。描写了佳人的游玩之趣,也反映了她的孤独和无依。朝是早晨,游是游玩,江北岸指长江的北岸,也就是魏国的领土。夕是晚上,宿是住宿,潇湘是湘江的别称,沚是水中的小洲。这句借用了屈原《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的形象,他们是湘水的神祇,也是屈原的化身,他们在沅、湘、长江一带游历,寄托了屈原的思乡之情和忧国之志。曹植以佳人自喻,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国家的忧虑。佳人早晨在江北岸游玩,晚上到湘水的小洲休息,说明她没有固定的住所,也没有亲密的伴侣,只能在大自然中寻找慰藉。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这句抒发了佳人的委屈和不满,也是曹植对自己的怀才不遇的不平。时俗是当时的风气,薄是轻视,朱颜是美貌,也指有才德的人。谁为是谁能,发是展现,皓齿是白牙,也指唱歌或说话,这里是指推荐、介绍。这句的意思是,当时的人不重视美貌和才德,她还能为谁开口歌唱,为谁展示容颜呢?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表现了佳人的悲哀和慨叹,也是曹植对自己的盛年无为的悲观。俯仰是低头和抬头,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岁是年岁,将暮是快要结束,荣耀是美貌和才华,难久恃是难以长久保持。这句的意思是,转眼间,岁月消逝,可是人的青春和魅力是难以永远存在的。这句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把时间的流逝比作低头和抬头,把美貌和才华比作荣耀,表达了佳人对青春的珍惜和对衰老的恐惧,也暗示了她的美貌和才华是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的,她只能在岁月的流逝中黯然神伤。

这首诗是曹植借用佳人的美貌来比喻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但又受到时代的冷落和岁月的消磨的诗。诗中运用了许多屈原《九歌》和《离骚》的意象和语言,表现了曹植对屈原的敬仰和自己的不平。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诗的情感深沉而含蓄,诗的意境广阔而幽美,是曹植诗歌中的名篇。

02《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高树和海水都是常见的意象,分别代表了高贵的人物和广大的人民。悲风和波浪则是风暴的象征,表示了压迫和动乱。作者用“悲”字来增加主观的情感色彩,表达了自己的忧愁和不安。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这两句是作者的感慨和疑问,表达了他对交友的无奈和无望。利剑是权势的比喻,不在掌中意味着没有力量和地位。结友是交朋友的意思,何须多是何必多余的意思。作者认为没有权势就没有朋友,或者说没有权势就不能保护朋友,所以觉得交友没有意义。这是一种悲观的看法,也是一种警示的话语。

不见篱间雀,见鹞(yào)自投罗。作者用“不见”引出寓言故事,描述了一只黄雀被鹞鹰追赶,不慎落入罗网的情景。篱间雀是指在篱笆里的黄雀,表示了它的温驯和无害。鹞鹰是一种凶猛的鸟类。罗网是捕鸟的工具。作者用“自投”字来表达黄雀的无知和可怜,也暗示了它的无辜和无奈。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罗家是设罗网捕雀的人,得雀喜是指他们看到黄雀被捕而感到高兴。少年是一位持剑的侠士,见雀悲是指他看到黄雀受困而感到悲哀。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描绘了少年用剑破网救雀的英勇行为。作者用简洁的词句,表现了少年的侠义和黄雀的解脱,也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反抗。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结尾描述了黄雀飞上高空,又飞回来向少年道谢的情景。飞飞摩苍天是黄雀飞得很高的形象,表示了它的轻松和自豪。来下谢少年是黄雀回到地面的动作,表示了它的诚恳和感激。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但意象高古,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同时,也体现了曹植的才华和气节,是他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03《杂诗·其一》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描写诗人登高望远的场景,高台上的风声寄托了诗人的悲哀之情,朝日照在北方的树林上,暗示了诗人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这里的北林也有引用《诗经·秦风·晨风》的意味,表达了对亲友的忧思。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这句直接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之子是指诗人所怀念的人,可能是他的兄弟或亲友,他们因为战乱或其他原因而分离,相隔万里。江湖是指阻隔他们的水域,也是指他们所处的动荡的世界,迥且深是形容他们之间的距离和隔阂,也是形容他们的艰难和危险。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这句抒发诗人的无奈和苦闷,方舟是指两船并在一起,也是指诗人所乘的船只,安可极是问这船能否到达目的地,也是问他能否与思念的人相见。离思是指诗人的离别之思,故难任是说这种思念难以承受,也是说这种情况难以改变。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借用孤雁的形象来比喻诗人的境遇,孤雁是指孤独的大雁,飞南游是指向南方迁徙,过庭是指飞过诗人的庭院,长哀吟是指发出悲鸣的声音。诗人看到孤雁,就联想到自己也是孤独无依的,也是被迫流离的,也是充满悲哀的,所以感同身受,也发出了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翘思是指仰头思念,慕是指敬仰或爱慕,远人是指远方的人,愿欲是指希望或想要,托是指寄托或托付,遗音是指留下的声音或消息。诗人仰望孤雁,就想到远方的人,就希望能通过孤雁给他传递一些声音或消息,表达自己的思念和关切。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写诗人的失落和伤感,形影是指孤雁的形体和影子,忽不见是指突然消失,翩翩是指飞得快速而轻盈,伤我心是指伤害了我的心情。诗人看着孤雁飞得越来越远,直到看不见了,就感到更加孤寂和无助,就觉得自己的思念和希望都是徒劳的,就更加悲伤和沉重。

这首诗是曹植为了怀念远方的亲友而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运用了景物描写,比兴手法,声情并茂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汉末魏初那个动乱流离的时代背景。

总结:曹植的诗歌骨气奇高,辞采华茂。他的诗歌表现了他的个性、抱负、情感和理想,有时慷慨豪放,有时悲愤哀怨,有时隐曲深沉,有时绮丽工致,展现了他的才华和风骨。他的诗歌语言精练而富有变化,善于运用比兴、警句、对偶等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意境优美,音律和谐,风格多样。

#优质作者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94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