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左右,估计要十分钟,谢谢大家的阅读。三国后期的最后一出最为精彩的大戏当属“二士争功”,都说姜维从中用计,是为“一计除二贤”,又有说是监军卫瓘“一计除三贤”,那么当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史书上说得并不是很清楚,我试着分析下,这一出大戏为何最终是司马昭得利?“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魏帝曹髦因不满司马昭专权,率领数百宫人和仆从去袭击司马昭,司马昭得到手下汇报,派贾充和成济在宫门外,反杀了魏帝曹髦。贾充成济弑君因弑杀魏帝朝廷文武多有不满,司马昭为了转移朝廷里的不满情绪,分三路伐蜀,以重新树立自己的威望魏国权臣司马昭执意伐蜀一路以钟会为主,一路以邓艾为辅,最后一路以诸葛绪切断姜维后路。结果钟会与诸葛绪大军被姜维拦在剑阁,邓艾看到主力大军被挡在剑阁,自己则偷渡阴平,下江油、战绵竹、降雒城,直逼成都,迫使刘禅举国投降。邓艾偷渡阴平直入成都平原这时灭蜀的大致过程,了解这个之后,我们再来看看灭蜀之后,作为统帅的司马昭、三军主将钟会与先锋邓艾三人的所作所为。正史里记载,邓艾与钟会并非死于司马昭之手,邓艾是被卫灌派田续所杀,钟会因作乱死于魏军将领之手,但两人之死与司马昭有着脱不开的关系。邓艾,是穷苦出身,因屯田有功,被司马懿发掘,受到重用,邓艾是属于司马家的家臣,对司马家忠心耿耿,但邓艾在灭蜀后的所做所为,已经被司马昭忌惮,被杀或许在灭蜀后就以注定。邓艾对蜀国的态度:在灭蜀后,没有及时上报主子司马昭,擅自对蜀国君主和文武百官进行官职划分,之后再上报。在蜀国扬武耀威,把阵亡的魏蜀士兵堆成山,号为京观,以彰显自己的军功。这时候的邓艾已经没有忧患的意识了,自负有些飘飘然,功高而不知收敛,得意而忘行,是取祸之道。使於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士卒死事者,皆与蜀兵同共埋藏。艾深自矜伐,谓蜀士大夫曰:“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又曰:“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有识者笑之。邓艾对司马昭的态度:向司马昭建议,趁着灭蜀的时机,顺势伐吴灭吴,并没有得到司马昭的首肯,在私下训练士卒、打造战船,为伐吴做好准备,没有经过主子的同意,这些做法已让有心之人觉得邓艾有谋反之心,邓艾是想多建军功,但不知这些做法已深深触动了司马昭的敏感神经。邓艾父子在成都以谋反被抓锺会、胡烈、师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变衅以结。诏书槛车徵艾。邓艾的初衷是好的,安排好蜀汉军民,防止蜀汉发生大的动乱,但过于自负骄傲,本想灭蜀之后再图灭吴之功,邓艾的所做所为已让司马昭动了杀心,这样一个军功盖世而不知进退的名将,司马昭觉得难以驾驭了,所以司马昭下令叫钟会去收押邓艾,押往洛阳等待发落,在司马昭的授意下,监军卫灌派田续在路上斩杀了邓艾父子。瓘遣田续等讨艾,遇於绵竹西,斩之。子忠与艾俱死,馀子在洛阳者悉诛,徙艾妻子及孙於西域。说完邓艾,再说钟会钟会,是曹魏重臣钟繇之子,豪门望族之后,钟会年少好学聪慧,世人评价,不会久居人下,长大后必有大才,经常为司马昭出谋献策,深受器重。伐蜀主帅钟会钟会对蜀汉的态度:邓艾灭蜀后,接纳了降将姜维,待姜维为心腹,事事犹豫不决之时与姜维协商,并让姜维统属旧部,姜维是诈降,想找机会复国,钟会有异心,想独占蜀地而自立。钟会本人也有反叛司马昭自立之心钟会对同僚邓艾的态度:因灭蜀之功被邓艾所占,心中愤懑,借机写信给司马昭,举报邓艾欲谋反,并成功收押邓艾。自此钟会在蜀中威望日盛,手中又有精兵强将,谋反之心坚决。会所惮惟艾,艾既禽而会寻至,独统大众,威震西土。自谓功名盖世,不可复为人下,加猛将锐卒皆在己手,遂谋反。谋反之事泄露,手下魏将与卫灌率军诛杀了姜维与钟会。姜维率会左右战,手杀五六人,众既格斩维,争赴杀会。会时年四十,将士死者数百人。灭蜀之战中,钟会牵制了姜维的主力,使得邓艾得以通过阴平小道,达到灭蜀的效果。因二人不和,二人争功,除掉邓艾之后,钟会不甘久居人下,有异心,欲争天下,真正有谋反之心的是钟会而不是邓艾。钟会误判形势,在一未得蜀人之心,二未得魏军上下之心,根基不稳、威望不足贸然谋反,这时钟会失败的原因所在。最后轮到司马昭和卫瓘登场除掉邓艾和钟会,主谋是司马昭,执行者是卫瓘。在邓艾和钟会出征伐蜀之时,就有人告知司马昭,此两人后必反,要司马昭小心提防,司马昭也深知二人不和,但两人确实是伐蜀的最佳人选,邓艾熟悉兵法韬略,能征善战,钟会善稳重,出谋划策,胸有成竹。司马昭是如何除掉两人的呢?一、在灭蜀后,先对二人大加封赏,加官进爵,加封邓艾为太尉,其子封侯,加封钟会为司徒,均是三公之位。先稳住两人,让两人觉得司马昭没有其他的想法。二、先除邓艾两人互相制约,邓艾其实很冤,钟会告知司马昭邓艾欲谋反,司马昭下令钟会进军成都讨伐邓艾,又怕邓艾反抗,派监军卫灌和钟会先去讨伐邓艾,邓艾不明所以,被下狱,准备发往洛阳,交由司马昭处置,后钟会作乱被杀后,按理说邓艾应该会无罪释放,但并没有,反而在途中,卫灌派田续杀邓艾,田续与邓艾有仇怨,正好报仇,监军为何敢杀素有军中威望的邓艾,原因就是得到司马昭的授意,在后来卫灌得到重用可知。汉晋春秋曰:初艾之下江由也,以续不进,欲斩,既而舍之。及瓘遣续,谓曰:“可以报江由之辱矣。三、再逼反钟会,趁机除掉在得到钟会举报邓艾谋反之时,司马昭亲率大军兵发长安,要与钟会相见。钟会得知司马昭肯定料想他有异心,钟会早有图谋,想要割据蜀汉自保。司马昭有逼反之意,钟会同样有反叛之心。结果魏将都愿归乡,不愿跟随钟会谋反,在卫灌和胡烈等将的策划下,先下手为强,率领士兵作乱杀了钟会与姜维。结语这一出大戏,正所谓“二士争功,不管是姜维一计除二贤,还是卫瓘一计除三贤“,最终的受益者是隐藏在后面的大赢家司马昭,不仅灭掉了蜀国,还顺带除掉了日后难以驾驭的两大隐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司马昭是其中高手,这以上就是司马昭要除掉两人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