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的习性 >> 曹操征伐刘表正确吗赤壁虽败此战却胜,刘备
在三国的历史上,三足鼎立增强了三国那一历史阶段的时长,若不是三国鼎立、天下三分,魏蜀吴其中的任何两个势力笑到了后面,但是之后的这两个势力的争斗,很快就可以见到最后胜利的那一方。比如在真实的历史上,曹魏率先把蜀国消灭,这一军事行动是在东吴没有插手的情况下,显然,其后没了蜀国,吴国也紧随其后被(晋)消灭了。曹魏在之前的行动中,曹操定下了南征刘表这个策略是对的。因为这一行动,让天下三分,为何会这样说呢?
因为曹操也清楚,自己需要把蜀吴两个势力逐个击破,虽说魏国占据北方,人杰地灵,兵多将广;再怎么实力雄厚,曹操也无法让魏国实力减少最小的情况下攻下他们,甚至是可能要被他们联手消灭。所以早在天下初有三分天下趋势的时候,曹操早就预见了这个最终结果。曹操为了更稳妥,甚至还向三分天下这个结局推了推一把,那就是他南下征伐刘表,如果是他采取其他谋士的策略,攻打西蜀,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前车之鉴,担心覆辙首先,曹操是一个局有雄才大略的人物,他想着一统天下,而不是想着要当一个诸侯。他在每次失败后,都会反思自己的策略,以求不在犯同样的失误。以他的能力,若是寿命不是问题,肯定能够一统天下。
曹操为了自己的目的,做了最稳妥的布局。当初,吕布偷袭曹操老巢许昌。可把他当时给气得不轻,曹操本以为自己的都城安然无恙,没想到却被这个三姓家奴所暗袭。这里不去攻打西蜀地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曹操在制定攻打刘表的计划,就是有着这样一个因素在这里,他之前被吕布偷袭过许昌,现在不敢走得太远,也不敢让大部分主力全部攻打西蜀。
这时候吕布虽死,没有了一个偷袭的吕奉先,有着的是几个想要攻打曹魏的势力。其实在之前,小霸王孙策就要攻打曹操,那时候江东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孙策却出了意外被暗杀,东吴因为这个原因,才没有了被奇袭的惨痛结局。东吴方面,即位的孙权忙于内政,安抚人心,这才没有继续出发偷袭曹操。只是,当时的机会错失了,眼下曹操去攻打别人,机会一来,孙权不会不考虑出兵曹魏大本营的计划。孙权是个人才,曹操曾“夸赞”他:“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若有良机,极有可能会把握机会,北上伐魏!眼下还没有算上,刘备、刘表等势力,他们都把曹操视为奸臣,曹操在下决定的时候,不会把自己真的当成一个众矢之的。
西蜀难攻,黄雀在后其次,再看看占据西蜀的两个诸侯,刘璋占据蜀中,张鲁盘踞汉中。他们势均力敌的占据西蜀,虽有争斗,但战况焦灼。谁去攻打他们,会陷入到西蜀行军不利的战事中。
刘璋能够起事,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他昏庸无道,胸无大志,军事实力也较弱。张鲁占据的汉中,他的势力分布也就在汉中一处,这一点上和刘璋类似。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不小的军事冲突,恩怨颇大,起因是因为刘璋杀死张鲁的母亲,都说祸不及家人,可是刘璋就敢这么做。他们两个势力之间,不断征战。没有其他诸侯出手,他们的实力不相上下,打的难解难分,谁也消灭不了谁。
曹操这时候若想去一下子吞了西蜀这两个势力,极有可能被他们一起攻杀,这时候,曹操能应对他们。但是,其他势力再加入,损失惨重的只会是自己。南面的刘表、刘备,东南的孙权,都是曹操的劲敌,这才是必须主要对抗的敌人。
荆州得手,震慑天下最后,用事实说话,曹操南下攻打刘表的战果颇丰,隐约间推动了三足鼎立的基础。
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征讨刘表,当时正好刘表因病去世,留下了两个内讧的儿子。长子刘琦和次子刘琮,长子有刘备的支持,次子势弱,是以后来投降了曹操。因为刘琦有刘备的支持,占据荆州,最终的受益人会是刘备。刘备乃天下英雄,曹操是把刘备当做了眼中钉,这次看似针对刘表的出征,实际目的是刘备。
这一战导致的结果就是,刘备的主力军损失惨重,刘备也逃到了夏口,俘虏了原本荆州的大批人才,这些人都是刘表生前的谋士和将领,其后极有可能为刘备效力。
结语此战失败对刘备真实的打击可不止于此,刘备的重要谋士之一徐庶的母亲被抓,徐庶进了曹营。刘备失去了一大谋士,主力军溃散,荆州失去,借荆州而图谋天下的计划也破产了。在蜀汉第一代的老将死后,蜀汉的武将凋零。仅剩下的文臣也为数不多,处境堪忧。
反观曹操此战大胜,刘表一方或投降或被俘,刘备实力大损,还让孙权看清楚了现实,令其不敢轻举妄动。曹操,才是三国里面的真英雄!文能治国安天下,武能平定各军阀,谋能观其远而旁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