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听老爷子聊聊老北京的房屋中介拉房纤儿的

发布时间:2022/7/9 15:45:55   
辽宁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2.html

我的朋友“北京大爷”

前年盛夏,我与一位朋友应邀去了一趟重庆。您看这位老兄的装扮,奶白色半长袖纺绸小褂纺绸长裤。褂子有九个团龙纽儿系着,上衣口袋踹块怀表,鎏金表链挂在第三个纽上,脚蹬千层底布鞋,款步慢行。一上飞机,这套装束就把空姐镇住了。老兄拿出自带碧螺春,空姐满口答应给沏茶,跑前跑后地一路伺候着。

重庆老板在嘉陵江畔最高档大酒楼宴请,十二个座儿一丈直径大餐桌,高朋满座。这位老兄不抽纸烟,抽烟袋锅。那是老北京最讲究“寸八的”,翡翠绿玉石烟嘴,老乌木烟杆,黄铜鎏金烟袋锅,黄黑绿三色连体,再配上手工绣的五彩烟荷包,那叫一个有派头。宴席上,高谈阔论老北京城奇人异事,还有奇门遁甲诀窍,宴席主人说,“北京大爷”来了。

在回北京的飞机上,他对我说,“不能给咱北京人跌份儿。”

这位老兄是我的“聊友”,每个月我们都要聊一天的天儿,海阔天空神聊,聊的全是咱老北京的事儿。每次聊天都选在六环路外的农家乐,不是他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总是四个人一块去,开一辆车正好。事先联系好地界儿,一大早出发,擦黑儿回来。大家都有老北京人的经历,届时老北京俏皮话歇后语满堂,找回了咱老北京人的感觉,还交流不少老北京的知识。

干嘛不到“老北京茶馆”呢,大家都觉得那儿变了味儿。

我这位朋友冬天装束也特别,头顶正宗羊毛擀的毡帽头,脱了棉服,亮出紫色中式棉袄。尽管岁月不熬人已满脸皱纹,但老北京少爷秧子的做派还不减当年。

他叫松玉成,年生,家住东四头条,文革中在东北兵团混了十年。家里老辈儿的事儿都是听他父亲讲的。

我家是满族,属正白旗,祖上姓富察氏。爷爷名字叫松合,在朝阳门外北营房挂名混事。进入民国,我家后代就改姓我爷爷名字的头一个字“松”了。民国以后,满人失去了俸禄银子,每月领的禄米也断了顿儿。我家原来在齐化门大街路北有家棚铺。那时的北京,出了城门外就是郊区。在齐化门和东直门外之间有很多苇塘、窑坑,窑坑是烧砖使土挖出来的,一到雨季里面蓄满了水。大片的窑坑就形成了苇塘,里面长满了苇子。那时专门有卖苇子的。每年一到秋天很多大马车拉着苇子进城卖给棚铺,棚铺再把苇子劈开编成席,也有人叫席铺。我们家养了一挂马车,秋天到苇子坑收苇子,回来编席。老北京用席的地方很多,首先是炕席,因那时大多数家庭都睡土炕,只有富商巨贾家庭,或是达官贵戚家里才有床。所以炕席是每家必备的。再有就是老北京的四合院里,一般都是些有钱人住着,独门独院。到了夏天,四合院里搭天蓬是不可少的,还有就是商号门前也需要搭棚。这就要找棚铺的蓬匠搭天棚。四合院每年一过了端午节,老爷儿直射,天气就热起来。那时棚铺和蓬匠虽是两个行业,但就像现在的开发商和建材公司一样密切相关。找着棚铺也就找到蓬匠了,从棚铺拉着席、杉篙、绳子,直奔住户。那时的蓬匠行都是年轻人,由老师傅带着,他们干活个个像猴子,先立起四柱,然后横搭,竖捆,再一点一点的往上搭。全凭身子上的功夫,并没有安全带之类的保护。一个四丈见方的院子一天就干完了,东西蓬边上挂苇帘子,可以拉上去或拉下来,以防夕照。有的天一冷就拆;也有常年搭着的。

辛丑年闹义和团,八国联军进了北京城,一把火把东四牌楼附近的买卖铺子都烧光了,我家的棚铺也未幸免。为了避难,我爷爷就在在齐化门外城墙的北边的空地上,盖了十间房,开了一家大车店,买了二辆胶皮轱辘大马车。下图是辛丑年(年)被八国联军日本军队炮弹炸毁朝阳门箭楼的照片,城墙边上的房子就是贩卖煤炭和粮食的客栈。

大车店还兼营棚铺和煤栈,前院竖满了杉篙,库房堆满苇席。后院是牲口棚,晚上把牲口栓到后院饲养,前院剩下的地方不多,两辆大车得就立在东墙上。每天从朝阳门火车站买进块煤,第二天拉进城里去卖,也有城里的客户到我家煤栈来买煤,生意还算过得去。到年公私合营,干了小四十年。六十年代末拆朝阳门城墙,我家的老房子也拆了。

干嘛选在朝阳门外开大车店呢,我家祖上就在朝外北营房,那里亲戚朋友多,全都脸熟。虽然我家开买卖,可不亲自站柜台,请远房亲戚当掌柜的。

我爷爷和我爸爸属于老北京提笼架鸟的主儿,就知道吃喝玩乐,每天主要干的事儿是泡茶馆逛坛口,当年朝外坛口叫“小天桥”。

老北京茶馆有大茶馆、书茶馆、棋茶馆、野茶馆好几种。大茶馆最有名,都开在大栅栏、天桥、地安门、隆福寺热闹地方。朝阳门外南坛口有二家书茶馆,袁阔成就曾在那儿说书。朝阳门外大街路北的茶馆都是清茶馆,我爷爷是那儿的常客。

清茶馆只卖茶水不备饭食。茶馆前春夏秋三季,高搭凉棚,棚架竿上或者屋檐下,挂着木板招牌,上刻“毛尖”“雨前”“雀舌”“大方”等茶叶名称,下面系着红布条穗,迎风飘摆,老远就能知道这是茶馆。每日清晨五时左右就挑开炉灶开门迎客,所谓“水沸茶舒,清香扑鼻”。

第一拨客人是喜欢遛早的老人或者无业子弟,他们早晨到城外苇塘附近遛鸟,进城后就到茶馆休息。此时,他们把装着饲养的百灵、黄雀、画眉、靛壳、红子等的笼子,或放在茶桌上,或挂在棚竿上,常客都有固定的位置。此时有的人会脱去笼子罩,让鸟鸣叫,顿时“百鸟齐鸣”。一些鸟可以模仿喜鹊、山雀、布谷、苇扎子、甚至大雁、家猫的叫声。还有的可以模仿老鹰叫,但是养鸟人都讨厌它,因为它一叫,其它鸟都不敢再叫了。客人们除了比鸟叫,就是谈茶经,论时政,话家常,消磨一上午。

茶馆主人为了扩大营生,招揽顾客,还会组织“串套”活动。就是在春暖花开或者秋高气爽的季节,写好花笺红封,约请养着好鸟的老人前来,让养鸟的爱好者带着自己养的鸟来学叫,行话叫“押口”。届时茶馆会张贴红帖广为宣传,于是老少云集,四方辐辏,茶馆门庭若市,生意兴隆。“串套”活动组织得好的茶馆,也会由此声名大振。崇外大街的万乐园就是此中之佼佼者。到冬天,茶客们除取暖聊天外,又养蝈蝈、斗蛐蛐、玩鸣虫,他们会把揣在怀里的葫芦放在茶桌上,把湛青碧绿的蝈蝈放出来,用茶的热气熏得蛐蛐振翅,金钟鸣叫,于万物萧疏之时显示一丝生机,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除了比虫之外,观赏虫具也是乐子。蝈蝈葫芦很讲究,蒙口样式繁多,现在有的葫芦已经是古董文物了。

午后茶馆就换另一拨客人。拉房纤的房牙子,在此交换房屋买卖、典押、租赁的信息。沿街收买旧货打小鼓的小贩,一面喝茶一面交换情报,某处出售旧货自己出价多少,同行如果去只能出价比自己低,以便压低价钱牟利,他们用行话称茶馆叫“攒(读cuan)儿上”。还有就是泥瓦匠等生意人,把此处叫叫做“口上”。手艺人没活干,到本行茶馆沏壶茶一坐,也许就能找到工作。还有放高利贷者,在此处经介绍放债,盘剥借款人。此外甚至有人贩子来此买卖人口,这种买卖伤天害理,茶馆掌柜一般都会委婉地把他们拒之门外。

“拉房纤的”是专门吃买房、卖房的主儿。他们每天一早就提着鸟笼子到清茶馆一一坐,沏壶小叶茶,神聊起來,借以得到些买卖房的信息。

干这一行的必须能说会道,生意的成败全凭三寸不烂之舌。遇见买房的只要找他们一瞧,马上褒贬起來,什么“这房盖的不合格矩”啦,“院子是个大刀把儿不吉祥”啦,“地点太背”啦等等,说得一个大子儿不值,以便叫卖主儿少要一些钱,便于他去找主顾。等到遇上买主儿,他们又换了一套词,说什么“这房可是正经八百的好房,別看老点儿,可真正是老黃松木架,保您买过来就住,不用大修”。“您別看这胡同背点,但安靜啊,沒有车马喧哗,再说,出了胡同就是大街,交通也挺方便嘛!”总之,千方百计让你买下这所房。当你猶豫不決时,他就会说:“听说他这房××要买,您要有意,千万早下定钱,可別叫人给嗆嘍!”並且近一步说:“经我手介绍买卖房的多啦,像這样的好房,价钱又不太高的可不多见哪……”诱导买主儿从速拍板成交。

旧时干这行也挺不容易,这种生活在底层的人也是在竞争中求生存的。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他们之间既互相借助、利用,又互相排挤、拆台。因此,干这行的辦事、说话都得留个心眼儿,还得有些招数,说白了,就是要善于在同行之间搞勾心斗角。例如:有托他卖房,需要找买主儿时,绝对不轻易透露卖房的是谁,这房座落何处。因为一旦说出去,別人就会直接找卖房的主儿,把你甩了,当然,好处費就会被他独吞。他们之间互相借助时也尽量控制人数,免得狼多肉少。不过一人独得或俩三个人独得的事太少了,一般成交一好买卖,至少要有三五个人甚至七八个人,甚至大房,如王府宅第出卖时,高达百八十人。这里面还包括王府的仆人,所谓“门里头”的一份。那时有一段順口溜:“十个纤,九个空,拉上一号就不轻”。也有的说。“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

旧时买卖房产成交时,新、旧业主給拉纤儿的(即中保人儿)好处費,谓之“佣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成三破二”,就是买房的新业主拿出房价的3%;卖房的旧业主拿出房价的2%。这样,拉纤的(中保人)就可以拿到房价的5%。这乃是约定俗成的慣例,从清末到解放前,任何人无一例外者。另外,这5%佣金的分配还要分出大小份儿来,执笔写卖字儿、“倒字儿”的和出力较大的拿大份,次者拿小份。

买卖成交后,他们就以中保人(即中证人)身份,与新、旧业主一同找个饭馆,签署契约、过款。这时,往往从他们中间找一位“秀才”持笔,先替旧业主給新业主写一张“白字儿”(卖字儿),连同“红契”即“所有权状”和蓝图一並交給新业主验收。隨后,再替新业主写一张所谓“倒字儿”给旧业主,承认交接手续已清,保证按期付足余款等項。新业主向旧业主付款后,这些拉纤的(中保人)便一一在“白字儿”和“倒字儿”上盖章画押。至此才完成了“使命”。新旧业主为了感谢他们起见,便当场把房价5%的佣金给他们分了,最后,还要摆上“猪八样”或“花九件”的酒席,聚餐一顿。

松玉成他爷爷和爸爸都干过拉房纤儿买卖,他家住东四头条,那里买房卖房的买卖多。

阅读往期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6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