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的种类 >> 魏灭蜀之战背景经过与魏胜利原因
前言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从司马家族夺取曹魏政权之后,一直在默默发展自己的实力,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军事实力确实越来越强大。反观,三国鼎立局面中的另外两个政权,蜀汉与东吴本身是实力都比曹魏强大的政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没有了往日的实力。但是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弱肉强食的社会。三国鼎立的局面也是必须得有一方政权来结束的,国家不可能一直处在分裂状态。
因此实力雄厚的司马家族,经过长时间的军事部署,展开了对于蜀汉的讨伐,之所以先讨伐蜀汉,是因为先讨伐蜀汉,可以顺江而下,攻打东吴。因为当时蜀汉与东吴都在靠近水路的地方,尤其是东吴的地形,非常难攻克,因此把蜀汉先消灭,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东吴,获胜的几率大很多。最终魏获得战争的胜利,这也是理所当然。虽然司马家族是篡权,但是不可否认,在控制曹魏政权之后,他们一在努力发展自己的政权。
魏灭蜀之战的作战背景
古往今来,战争既然爆发,肯定是有因有果,不可能是随意爆发战争,毕竟没有人想要去战场拿自己的性命去厮杀。因此不到万不得以,不得不战争的时候,统治者也不可能随意的展开战争,因为战争是为了发展,但是战争在发展之前,会先带来损失。并且既然都已经展开了战争,肯定是奔着胜利去的,因此先发起战争的一方,都会提前进行战略部署,因此每场战争的作战过程其实都是双方战略部署的展现,整个战争的作战过程都是非常精彩的。
1、魏灭蜀之战的作战原因
魏灭蜀的原因是司马家族在夺取曹魏政权的胜利成果之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司马家族能够篡权,不说别人,从司马懿来看就说明他们都是很聪明,很有上进心的人。因此在控制曹魏政权之后,他们表面上对外交好,对蜀汉以及东吴全部都采取和平共处的政策,但是实际上,他在蜀汉与东吴走下坡路的同时,默默的发展自己的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
▲司马懿画像
因为他们想要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一统天下。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他们长时间的努力,他们拥有了政权,是三个政权中最为强大,因此是时候展开战争了。但是先打蜀汉还是先打东吴,这又是一个问题。因为三国鼎立的局面,任何一个国家攻打另一个政权,都要考虑另外一个政权,因为可能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也许魏打败了蜀国,东吴就趁此机会来打魏国。到时候自己的劳动成果拱手让人,还有可能被别人一统天下。因为东吴的地形比较复杂,而且打东吴要经过蜀汉,因此魏国大将司马昭第一个展开战争的是蜀汉。
▲司马昭画像
2、魏灭蜀之战的作战经过
司马家族的人都很狡猾,因为在攻打蜀汉之前,他们放出的消息是要攻打东吴,因此蜀汉的君主刘禅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哪怕当时有姜维的劝告说:“这也许只是他们的烟雾弹,最终我们才是他们主要的攻击目标,要先防备起来”。但是刘禅根本不信,依旧我行我素,不采取任何防备的措施。
▲诸葛绪画像
直到司马家族的人带兵打了进来才慌了神,但是为时已晚。哪怕他们当时立马展开战略布局也未必能够获胜,因为攻打蜀汉的整个作战布局,都是司马家族经过长时间的分析得出来的,他们对于蜀汉的各种情况都了如指掌,蜀汉对于人家什么都不了解,所谓战争不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吗?后主刘禅也许对于自己都不了解,更何况是别人。魏国的进攻路线主要是分为三路,其中两路都是针对姜维而设置的,可见魏国对于蜀汉非常了解,知道蜀汉的大将就是姜维。
▲姜维画像
西路军是邓艾带领去攻打姜维,中路军是诸葛绪带领,切了姜维的后路;东路军是钟会带领士兵,直接进攻汉中。部署都是很好的,但是真正的作战过程并不是那么容易,姜维是很有实力的一位大将。邓艾与姜维正面交锋,邓艾没有占到便宜,后主刘禅救了他一命。在刘禅得知魏国攻击的是自己以后,大惊失色,连忙把重要据点的兵都撤了,也就是汉中处于无人看守的状态。
姜维得知消息后,就与邓艾边退边打,但是因为后方有诸葛绪牵制,因此姜维只能够留在剑阁。与此同时,魏国要想进入蜀汉的中心地区,必须经过剑阁才可以。因此钟会带兵前往剑阁,因为姜维在剑阁守着,所以根本没有任何的机会攻打下来,攻打了很久,魏国军队的军粮都已经出现短缺问题了,后来就在魏军一筹莫展的时候,邓艾提出一个方法,大家纷纷表示可以实行。先是邓艾带兵攻打涪城,如果姜维前来救援,那么就趁机攻打剑阁。如果不来救援,就会使得姜维没有退路,也可以进入成都。
涪城虽然地形复杂,很难走过去,但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蜀汉的人没有想到他们会从这里进攻,也就没有士兵看守,因此最终他们到了江油。蜀汉派了诸葛瞻去江油救援,而诸葛瞻瞻前顾后,失去了机会,最终成都被占领。姜维也向钟会投降,蜀汉灭亡,战争结束。
▲钟会画像
魏国胜利的原因
在这次战争中,魏国如愿取得胜利,这是他们应得的战果,因为他们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他们获胜的原因有很多,不只是他们自身的努力,还有蜀汉的弱小,与刘禅的目光短浅,邓艾的随机应变。
1、魏国的实力强大
此时的魏国已经不是魏国了,已经完全由司马家族的人掌握政权了,司马家族的人对于军事的发展非常有方法,他们默默的积攒势力,没有在一开始就盲目地去打击任何一方政权。直到自己的实力确实发展的很强大的时候,他们开始对战争进行谋略,他们对于战争的整个战略布局安排的又很细致科学,并且谎称不是攻打蜀汉,而是攻打东吴,因此让对手放下了防备,让自己攻其不备,因此获胜的几率很大。并且当时魏国的军事实力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是当时三个政权中军事实力最强的政权,而军事实力又是战争中最为重要的存在。
▲魏灭蜀之战作战过程图
2、刘禅目光短浅
魏国能够获胜,还要感谢他们分配到了愚蠢的对手。后主刘禅不只是胸无大志,而且没有任何军事眼光,本身就不是做君主的材料,只不过是命运如此安排。在姜维已经明确提醒他,其实魏国的目标不是东吴,而是蜀汉。他还是不以为意,不提前防备,直到魏军真正打进来了,他才如临大敌,但是为时已晚。就算晚了,哪怕挣扎一下,都有获胜的机会,他不但没有立马展开战略布局,反而是撤兵,给魏国士兵留下了直击汉中的机会。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但凡魏国遇到的是一位有能力的对手,都不会赢得那么轻易,那么简单。
▲刘禅画像
3、邓艾的随机应变
在战争开始之前,魏国所作的战略部署,真的是完美的,但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在真实作战过程中,他们遇到了阻碍。姜维占据了剑阁,剑阁又是去往成都的必经之路。因此邓艾决定,曲线救国,从非常难走,但是蜀汉没有设置士兵看守的小路走过去,虽然很难,但是他们做到了,而且把姜维的后路断了,之后进入成都,灭掉蜀汉。这都是邓艾随机应变的结果,如果他们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可能获胜的过程会难一点,所以这场战争的胜利,与邓艾的随机应变有很大的关系。
▲邓艾画像
总结
魏国灭蜀汉是一定会发生的,因为最终天下总要统一,因此不是蜀国灭掉魏国,就是魏国灭掉蜀国,但是从当时两个政权的发展实力来看,一定是魏国灭掉蜀国,因为不从两个政权的实力来看,只是从刘禅来看,蜀汉都没有获胜的机会,哪怕不是魏国攻打他,就算是已经很弱的东吴来攻打他,他都是会失败的,因为后主刘禅根本没有作战实力可言。不管是谁战胜了谁,最后不过都是为了一统天下,建立自己的政权。可以说,魏国能够获胜不只是自己实力强大,它还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参考文献:
1、《三国志》
2、《资治通鉴》
3、《晋书》
4、《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