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美国工厂是中国模式的胜利吗

发布时间:2023/3/27 3:22:30   

本文约字,涉及剧透,最好看片后食用

奥巴马夫妇担任制片人,网飞出品的《美国工厂》上架了,看完纪录片,两个感觉:

第一个感觉:过于真实,但不能引起舒适;

第二个感觉:过于魔幻,但足以引起反思。

先简单说下剧情:纪录片讲述的是来自胡建的玻璃大王曹德旺前往美国办厂的事。玻璃制造算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耗高,且伴随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按道理来说这种产业在中国建厂最合适不过,就算因为国内成本上升要外出办厂,首选也是东南亚、印度这些国家,偏偏玻璃大王选择了美国。

按曹总的话讲就是:能源便宜、税负较轻,更靠近大客户的工厂,可以降低运输成本(玻璃运输成本很高)。再加上美国当地政府也大搞“招商引资”,土地几乎白给,还有补贴。一合计,划得来啊,不仅拓展了国外市场还有的赚,二话不说就拿了通用汽车倒闭的厂房开搞了。

然而理想很胖,现实很瘦,工厂开工后“人”的层面出现了始料未及的麻烦,首先是美国管理层对于中国式管理及企业文化的不适应,例如曹老板看完风水要求更改开门的位置,美国人哪能理解风水的意义,这点鸡毛蒜皮的事都要插手?其次,是中国派过去的员工与美国本地员工之间的巨大差异,中国员工认为美国员工懒散效率低,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发牢骚,身在福中不知福。

美国员工认为中国企业在压榨他们的劳动力,工资低,活儿还多,企业利益至上,不尊重员工权益,两派在运营初期出现了由内至外,由上至下的全面矛盾。于是,美国方面的部分员工开始着手成立工会。

在美国,工会的成立往往意味着员工对于企业有了强有力的制衡,可以通过工会来为工人争取更多的权益(人多力量大啊),比如涨工资啊,降低工作时长啊,改善工作环境啊,提高福利啦等等。不过,片头曹老板一开始就撂下了一句狠话:工会进来,我就不干了!于是,本片最大的冲突出现了:支持工会VS反对工会。这里要补充一点,别看美国动不动就搞工会,好像工会在美国很平常一样,实际上美国工会进驻率一直在下降,目前大概20%左右,可见美国人自己也不是很欢迎工会组织,这也给予了专门对付工会的LRI组织施展拳脚的机会。来看下双方角力的对比:

最后,关于是否进驻工会的全员投票中,反工会派获得了压倒性胜利。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内部整顿之后,福耀美国工厂在年扭亏为盈,在当地招聘的工人从增长到了人,全片最后,自动化机器人逐步引入工厂,并将替代部分工人的工作岗位,因为他们相比机器还是太慢了。

影片表达的冲突

影片的真实,源于对中国传统企业文化与中国工人的真实记录,吃苦耐劳、军事化管理、狼性文化、团队凝聚力、为家庭(集体)奋斗的奉献精神与牺牲精神。

这些在我们看来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是达成目标必然要具备的“条件”,这些品质从小就植入了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成为理所应当的“信条”,被宣扬与赞颂。然而美国员工却貌似get不到这种品质,他们首先想到的总是自己的个人利益,集体利益这个概念似乎从来没有接触过,他们最擅长推己及人扩大问题,而不会顾全大局委屈自己,似乎很难让他们“先相信,再看到”。

但是在美国的员工看来,获取合理的收入、合适的工作时间、舒适的工作环境是企业必须为员工搭建的基本条件,这是对于劳动者的基本尊重与保障,中国企业的做法是在逃避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迫使员工降低诉求,从而不断压榨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利润。这不仅是剥削,更是对人权的冷漠。

看完双方的立场,真实背后是不是又很魔幻?一个来自社会主义中国的制造企业,在资本主义的土地上打击工会、“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政治老师可不是这么讲的啊!

冲突的原因没那么复杂!

如果仅凭以上各自的立场观点,忽略了其他客观事实,得出两国文化差异甚至优劣的论断,都是片面的。虽然我没有去过美国,但我相信光靠纪录片里面这些下岗工人的能力是不能代表世界头号强国的(否则作为世界第二挺没面子的)。美国愿意加班,愿意拼命工作,充满奉献精神与团队意识的人,一定也是大有人在。纪录片里中美员工如此鲜明对比还有几个客观原因:

第一,片中美方员工多为原来通用汽车工厂的下岗职工,定居当地,年龄普遍较大,有一定生活压力,但并无生存压力。而中国工厂的员工多为年轻人,且是背井离乡,其工作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自身生活,还有养家糊口。

从这一点来看,美方员工的对于工作的渴望程度与努力动机明显要弱于中国员工。如果中国工厂招聘的员工也是当地定居的无业人员,应该也会遇到类似的效率问题;

第二,中美两地的劳动力竞争程度不在一个等级,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工厂是一个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层工人占比巨大,且对于基层工人的要求较低,这种劳动力需求放在十四亿人口的中国,你不干随时有人愿意替你干,更何况福耀这种行业全球第二的大厂。

但是放在美国,符合且愿意从事这类工作的人显然要低于中国,企业对员工的选择权并不那么随性,工人的话语权更高。虽然这个差异不能成为美国工人“低效”的理由,但是这个差异一定是造成中国工人愿意“将就”的理由。

第三,美国工人的经历是从高到低,产生了对比的落差,中国工人更多的是从低到高,更多的是看到了进步的希望。片中可以看出来,福耀美国的工厂条件明显要好于中国工厂,加上当地的舆论监督与完善的法律法规,美国工厂的工人应该要比国内工人拥有更好的权益保障,然而美国工人还是不满意,因为他们对比的对象是GM通用汽车,环境更好且工资比现在高60%,国内工人对比的对象是比福耀差得多的小工厂和作坊,他们对于福耀是充满敬意与感恩的,一边是上升趋势,一边是下降趋势,在这两种不同的心态下,工作的积极性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这部纪录片已经非常克制与中立了,但我仍然觉得导演若隐若现的“夹带私货”,以上三点是显而易见的,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不过导演对于这些宏观背景并没有探究的兴趣,而是将镜头特写完全对准了个体:中方老板、管理、员工,美方管理、员工、记者、官员。当影片的视角越接近个体,差异便会越明显,冲突便会越剧烈,于是,引发的思考与争议也就越广泛,越有爆点。看似中立的客观记录,但很多信息却都没有交代清楚,可能导演只是希望引发讨论,而不想表达观点吧。

纪录片导演夫妇和制片人夫妇

影片同样没有告诉我们的是:那些美国员工所说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不是真实存在,违规操作的投诉是否核查属实,是否进行整改,这些没有交代的信息也提醒我们,不能草率的对于福耀美国工厂做出“血汗工厂”的定义。同样的,我们也不能仅凭影片中部分美国刺头的表现和中方员工的评价,就给美国劳动者扣上“好吃懒做眼高手低”的帽子。如果我们不假思索,不做调查,便会水到渠成的得出国体与民族层面的优劣对比,感动留给自己,白眼翻给他人。

如果让我大言不惭的说下这部纪录片的问题的话,我认为导演的“特写”太多,忽略了“全景”,一张张硕大的脸孔,“痘痘、眼袋、法令纹、黑头、鼻毛”都清晰可见,人人都可以品头论足一番。然而真相本就应该如此:两个国家,两种体制,不同的肤色,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年纪。其中某些个体的差异,可能并没有那么多矫揉造作的理由,冲突,并非源自难以改变的价值观,也不是源自无法改变的基因。或许,冲突的缓解只是需要多一点时间而已。

更值得反思的问题

当工会之争告一段落,故事即将画上休止符的时候,机械臂强势加入,接管了剧情,它的到来即将替换掉几个工人,或许那些工人已经拼尽全力了,但在自动化设备面前,区区肉身怎敌他钢筋铁骨。

底层工人用十年甚至半辈子来适应流水线的工作,直到每个关节的运转都如此精确,每一次肌肉拉伸的力道都恰当好处,最优秀的工人已无限接近机器的效果,曾经,这些是标杆,是榜样,是卓越。然而今天,这些却成了被替代的理由,堂而皇之的宣判你的未来——我们不需要你了。科技进步,产业换代,这样残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置身事外,我们理性的站在科技进步的一边;

设身处地,一个人能有多少青春热血可以让他们重头再来?

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工人奋斗在产业第一线,但也最容易受到产业调整的波及,抗风险能力差,如何保障他们的权益不受侵害,如何让大多数工人能够及时适应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产业变革,这是看完整片,感触最深的“启发”。

剧情仿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样反转

赛博朋克的冰刃悄无声息的刺透背脊

当我们还在抱怨大洋彼岸的竞争者时

殊不知眼前不知疲倦的机械臂

才是真正的终结者

最令人沮丧的是

明知道如此

你却无力阻止

此情此景,我们能做的最积极的事

就是“敏而好学”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8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