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的种类 >> 精练中考文言文分类训练纳贤与善谏
第1篇
赵普
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①,复奏如初。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
①缀(zhuì):缝合,连接。
[阅读训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帝素嫌其人/素湍绿潭(《三峡》)
B.良久不去/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C.帝素嫌其人,不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D.以天下事为已任/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
B.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
C.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
D.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朕不与迁官,将奈何?
(2)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赵普推荐的人皇帝一口就答应了。
B.为国效力不应争名,所以赵普为那个立功者争取说明他名利心太重。
C.因国家久不下雨,皇帝特举办宴会祈雨。
D.赵普正直不阿,能以天下事为已任。
1.B
[解析]A.向来/白色;B.离开;C.同意/欣赏;D.把/因为。
2.C
3.(1)朕(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要怎么办?
(2)皇宫外面的老百姓正渴盼雨水,这场大雨对您的盛宴有什么损害呢!
4.D
[解析]A.皇帝一直不肯用赵普推荐的人,还撕毁了奏折;B.赵普认为应该赏罚公平,不能因皇喜好而有功不赏,这并不是名利心;C.只是单纯的宴会,并不是为了祈雨,宴会遇上大雨是意外情况。
第2篇
吴王
吴王欲伐荆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②有少孺子③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若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也;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参考注释]①荆:楚国的别称。②舍人:国王的侍从官。③少孺子:年轻人。④委身:弯曲着身体。
[阅读训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吴王欲伐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B.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C.黄雀延颈/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D.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
B.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
C.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
D.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样,都是委婉劝谏取得了成功的故事。
B.蝉想吃螳螂,黄雀想吃蝉,都是只顾眼前的利益。
C.这个少孺子运用了夸张的语言,把结果夸大很多,所以吓得吴王不敢出征了。
D.我们做事也要像少孺子一样,没事多从动物身上想办法。
1.A
[解析]A.想要;B.致力于/事务;C.伸长/邀请;D.表转折/表修饰。
2.B
3.(1)你到这来,为什么要自找苦吃,把衣服沾湿到这个地步?
(2)(蝉.螳螂、黄雀)这三者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它们身后的祸患。
4.A
[解析]B是螳螂想吃蝉,黄雀想吃螳螂;C.没有运用奇张的语言;D.应该是做事情要懂得用智慧,用巧妙的方法,而不是一定只能从动物身上想办法。
第3篇
魏王欲攻邯郸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①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②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③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④。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①季梁:魏国的大臣。②方:正。③恃:凭借。④广地尊名:使地广,使名尊。
[阅读训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故虽有名马(《马说》)B.往见王/才美不外见(《马说》)
C.马虽良/良多趣味(《三峡)》)
D.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马之千里者(《马说)》)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
B.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
C.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
D.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2)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就是著名的南辕北辙的故事。
B.季梁连见君王都衣着不整,说明他是个马虎的人。
C那个要到楚国的人到达不了是因为钱财物品准备得不够充足。
D.季梁觉得要征服天下,要靠强大的武力,而信义能有最好,没有也没关系。
1.A[解析]A.虽然,即使;B.拜见/通“现;C.好,不错/很;D.的/定语后置。
2.D
3.(1)你要到楚国去,为什么要往北走呢?
(2)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
4.A
[解析]B.衣着不整是因为赶路匆忙,着急;C.是因为走的方向完全反了;D.征服天下最重要的信义。
第4篇
宫之奇谏
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①。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②,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许之。
虞公滥③于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许也。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辅④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奈何其假道之道也!”
虞公弗听而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还,反攻虞,又克之。
(节选自《吕氏春秋权勋》)
①虞、虢(ɡuó):周代国名。②垂棘、屈产:古地名,分别以产玉石和马著名。③滥:贪求。④辅:车子两旁夹车的木。
[阅读训练]
l.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求假道焉/乃悟前狼假寐(《狼》)
B.若假之道/得道多助(《孟子·公孙丑下》)
C.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D.献公许之/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
B.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
C.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
D.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
(2)奈何其假道之道也!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宝与马这样的东西而使国家灭亡,有时候小的利益却会带来大的损害。
B.宫之奇之所以反对借道,是因为晋国只给虞公送了礼物,却没给他送。
C.后来虞公不仅得了宝与马,还趁着晋与虢两败俱伤,战胜了他们。
D.虞公最后并没有听宫之奇的劝告,说明我们也要做个坚持自我的人。
1.D
[解析]A.借/假装;B.道路/道义;C.灭亡/通“无”,没有;D.代词,代这件事。
2.A
3.(1)车依靠两旁夹车的木(才能前行),两旁夹车的木也要依靠车(才能存在),虞和虢两国的形势就是这样。
(2)怎么能借路给晋国呢!
4.A
[解析]B.是因为借道会给自己国家带来亡国之祸:C晋在灭了虢之后,回军途中把虞国也灭了:D.本文旨在告诉我们要听得进正确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