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的种类 >> 三国时期天下千疮百孔,如果没有他的出现,
三国时期天下千疮百孔,如果没有他的出现,必定天下分裂国将不国
曹操(年-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人(现安徽亳州市),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曹操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三国的时候,对于曹操这个人的评价是有好有坏的,但是不管怎么样,曹操确实是有雄才大略的,而且他才华横溢,文采也特别好,在那个时候是一个很有主见的思想家。
观曹操一生,几乎都在军旅中度过,几十年戎马生涯,似乎并不能展示他的全部才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即是统一北方的枭雄,也是觊觎汉室江山的奸臣。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民间故事似乎给曹操定了位。然而这就能否定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及历史的功臣吗?在刘备孙权大肆招兵买马,发展壮大的时候,我们的魏武正在统一北方中原地区,驱除外敌,巩固中原,已天下苍生为几任。在曹魏政权中,汉室天下早已不是光武帝的天下,被外患和黄巾军的摧残下,天下早已千疮百孔,如果没有曹操的出现,天下分裂,国将不国。
曹操的能力是非常的强大的,和当时的刘皇叔相比要厉害很多,那个时候的刘备也开始建立其储国,与他二人不同的是,孙权那个时候是出生在豪门世家,他家里已经给他留下了很深厚的家业。所以那时候刘备还在谈自己的梦想的时候,曹操就已经开始在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当刘备还在慢慢壮大的时候,曹操的能力已经是非常强大了,如果不是因为当时的赤壁给战败了,还让他损失了不少大将,说不定曹操就已经一统天下了,也正是因为当时的赤壁之战开始让曹操明白,这世界上不是只有自己能力强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于是他开始对自己进行反思,还对此做了一系列的改造,就比如他开始建立起了重要的军事基地等等。
曹操势力的发展历程,首先他是“柿子先拣软的捏”,假设将整个中原战场比作一个市场的话,当各诸侯之间在相互竞争抢夺中高端市场的时候,曹操的目光却与其他人不一样,盯住的是一个低端市场即黄巾军所占据的地盘,先将低端市场占据并稳固后,再考虑争夺中高档市场,其次每次出师必然是师出有名,利用朝廷下诏铲除董卓余党,同时以报父仇为名进攻徐州,如果遇到实力较强的对手,例如吕布等,则联合其他诸侯共同讨伐,所针对的目标是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在不断兼并的过程中逐步壮大自己的力量,最后总是寻找在对手实力最弱的时候出手,例如一举铲除李榷,郭汜的时机,就选在双方内斗耗损最为严重的时候,而攻打吕布则是在吕布与刘备交手,刘备被打败后走投无路的时候才出手的,同样攻打袁术,也是选择其实力最薄弱之时,曹操猜测袁术可能会投降袁绍,献出玉玺,于是命刘备在半道上截杀他。
还有一点就是曹操出兵大胆,而且善用谋略,在诸侯争斗的时候你抢他的地盘,我在抢你的地盘,这是个很常见的现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谁都懂,但关键在于如何抓住时机打时间差,所以曹操每次出征都是倾巢而出,力求速战速决,在其他诸侯出兵攻占自己的老巢之前,尽快结束战争,以便班师回防,因为只有在对方实力最弱的时候,曹操才能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当然曹操在诸侯的相互斗争中也吃过亏,例如在攻打徐州的时候,大本营兖州就被吕布攻占。
避实就虚,各个击破也是曹操的惯用手段。可以说,曹操把一生都奉献在了统一中国的事业中,纵使外人诋毁,仍能乐在其中的一个人,最后以电视剧里的一段话结尾,来怀念这位伟大的先人。
“世人都说我是奸雄,可都又拿我这个奸雄无可奈何,你们这些自诩为君子的人,也都败在了我这个奸雄手里,如果当君子的代价就是被凌辱,被践踏,被消灭,甚至被杀的话,我宁愿当一个能够实现自己抱负的奸雄”。这样的曹操也是值得敬佩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