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你知道后面还有半

发布时间:2022/10/13 10:31:31   
黑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jdsb/180306/6084137.html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古代一句有名的成语,形容人鼠目寸光,对眼前的利益过分追逐,反而忽视了身后的危险。

这句话确实是至理名言,利令智昏、不计后果,永远是大多数人失败的原因。

但作为蝉和螳螂,能否明了周围的危险,这就非常考验它的智慧了。要想考虑周全、高屋建瓴,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多数人并不具备深思熟虑的素质。甚至就连古代一些公认的智者也不能例外。

螳螂捕蝉

就拿春秋时代的伍子胥来说。这个人物,大家都很熟悉,有些史学家称他为“复仇魔男”。因为他的父兄都被楚国的楚平王杀害,伍子胥费劲千辛万苦、一夜白头,才最终逃到了吴国。

来到吴国后,他与自己的好友兵圣孙武,一起帮助吴王阖闾建立了一支勇猛无敌的军队,千里奔袭,攻陷楚国首都郢都。当时,杀父仇人楚平王已死,报仇心切的伍子胥将他的尸体挖了出来,鞭尸三百,挫骨扬灰。

伍子胥

这种行为,彻底激怒了楚国上下,也让吴军陷入了“楚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再加上吴国后院起火,吴军只得败退撤兵,伍子胥反思道:我为了报仇也是利令智昏,考虑不了那么多了。

而吴国因何后院起火,这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就有关系了。原来,在吴王伐楚时,背后的越国搞起了小动作,准备偷袭吴国。吴国这只螳螂想要捕楚国这只蝉,而越国这只黄雀在背后等着呢。

伍子胥

早在吴王寿梦(阖闾的爷爷)统治时期,就准备伐楚了,他当时发布了一条死命令:“敢有劝谏我去的,杀!”。

当时有一位少年,想要劝谏,却又因位卑言轻而不敢,所以想了一个奇妙的办法。他拿了一只弹弓,每天一大早都在吴王喜欢去的花园转悠,身上还沾满了露水。

连续去了三天,他终于见到了吴王。吴王问他:“小子,怎么身上全是露水?”

吴王宝剑

少年答:“这园中有树,树上有蝉,蝉只顾在树上吸露汁,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身后虎视眈眈!这只螳螂想吃蝉,却全然不顾有一只黄雀正在附近盯着它;而这只黄雀伸着脖子准备吃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站在树下瞄着它呢!这三个家伙都只顾眼前利益,不管身后的忧患。”

吴王听了哈哈大笑:“你说得很对!”于是取消了进攻楚国的计划,转而准备先打越国。

春秋吴越

所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是这个典故的上半句,其实还应该加上后半句:“黄雀捕螳,弹弓在后”!大概古人觉得这样太过繁琐,于是删去了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7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