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明朝奇案公公无良,儿媳上吊,知县秉公明断

发布时间:2025/6/29 13:36:34   
《孟子离娄下》第十九章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意思是说,人区别于禽兽的地方只有很少一点点,这一点点中就包含人伦,但世间有些人却恰恰背弃了这一点。明朝《律条公案》中就记录有一起案件“周县尹断翁奸媳”案,此案中的翁公余国祯就是一个背弃人性的禽兽。案情详略:明太原府寿阳县有个人叫余国祯,妻子亡故,膝下三子,长子余春曦、次子余春旭、幼子余春明。长子春曦娶汪氏为妻,成婚半年后的一天,春曦去农田干活,由于天旱燥热,汪氏在房中洗澡。余国祯知道后起了歹心,竟破门而入,汪氏原本以为是丈夫,就近一看才知是公爹,结果一时慌乱,来不及穿衣。余国祯上前抱住汪氏,汪氏不敢呼喊,就委从了公爹,自此以后,余国祯便经常强行与汪氏来往。时间久了,余国祯嫌儿子春曦碍事,就给了他五两银子,让他出门做些生意,春曦一走就是三个月,他颇懂经营之道,靠贩卖棺木赚了钱财,而后不再做农活,专一打理生意,经常不在家。儿子走后,余国祯没了障碍,更有恃无恐,夜夜与汪氏在一起,汪氏也习惯了这种关系。三年后,余国祯的次子春旭娶黄氏为妻,两个月后的一天晚上,黄氏知道大哥春曦不在家,就去找嫂子聊天,进屋后正好撞见公爹和嫂子,黄氏又惊又羞,就想转身而走。余国祯见状,下床抓住黄氏,黄氏反抗不从,嫂子汪氏竟协助公爹成其好事。从此以后,只要春曦和春旭不在家,余国祯就和汪氏与黄氏一起,由于三人做事隐秘,几年之间都没有东窗事发,春曦与春旭兄弟毫不知情。又过了几年,余国祯的幼子春明娶石氏为妻,石氏长相极为貌美,令余国祯垂涎欲滴。一个月后的一天,余国祯来到汪氏房中,想求汪氏帮他搞定石氏,说如果事成,待分家时多分些家产给她,此话被进屋的二媳妇黄氏听到,怒言公爹不公。余国祯遂允诺汪氏与黄氏,若助他成其美事,将来分家时多多照顾春曦和春旭兄弟二人。人性往往就是这样脆弱,汪氏和黄氏竟然变得无德无良,对此等要求竟然一口应承下来。这日上午,春曦、春旭和春明兄弟三人一同外出,汪氏和黄氏叫石氏来房中同坐聊天。石氏也想搞好妯娌关系,哪里晓得二人的歹毒伎俩,便欣然应允来汪氏房中。坐了没多久,公爹余国祯推门而入,石氏碍于礼教,便要出屋回避。余国祯一脸淫笑凑上前来,石氏感觉不对,想夺门而出。不曾想嫂子汪氏和黄氏竟然一同上前拉住她,宽衣的宽衣,解带的解带。石氏性烈,拼命反抗呼救,汪氏捂住她的嘴,石氏双拳难敌四手,动弹不得。事毕后,石氏羞愧难当,慌乱穿上衣服跑回房中,她性烈如火,受此大辱,羞愧难当,一条白绫自缢而亡。中午时分,三兄弟回家,春明进屋后见到挂在房梁上的妻子,惊恐之下大哭不止。春明问爹爹和两位嫂子原因,三人都说不知情,此时邻居们听到动静也全都赶来,见此情况也是惊讶不已。妻子上吊而亡,春明赶紧让人去石氏娘家报信,岳父石富、岳母方氏、舅子石康、石泰举家而来,见到石氏惨状,娘家人痛哭不已。石富质问春明,定是夫妻不和,逼死的女儿,春明对天发誓,自过门后相亲相爱,不曾委屈妻子。石富又问亲家及汪氏和黄氏,三人皆说不知原因。石富知道女儿秉性,若非受到奇耻大辱,断不会寻死,女儿之死与余家肯定有关系,于是一纸诉状告到县衙。时任寿阳知县是青年进士周国祚,此人为官廉洁,甚是清明。周知县接状后即准发牌,命差役毕英和李贯将余春明拿到公堂。余春明将事情经过讲述一遍,并说解下妻子为其整衣时,发现妻子内着裘衣凌乱,似有行房痕迹。周知县听闻起疑,又命差役将余春曦夫妇和余春旭夫妇一同拿来问话。兄弟三人说事发当日三人一同外出,归家后便发现石氏已死,其他毫不知情。周知县感觉此事汪氏和黄氏肯定之情,便将春曦兄弟三人以及黄氏暂且带下堂,先审汪氏。周知县质问汪氏:“石氏之死,你定是知情人。”汪氏大喊冤枉:“当日我与二婶在屋中谈话,三婶独自在自己屋中,不知何故自缢,此事真的不知情。”“妯娌三人乃一家人,为何你们二人一起,而不叫石氏在一起。”周知县质问。汪氏说:“我们叫过三婶过来,但她不愿。”周知县听完沉思一下,命人将汪氏带下,而后带黄氏来审问,他对黄氏说:“你家大嫂已经招认,看你如果说。”黄氏答道:“三婶自从进门后,平日就是自己呆在屋中,今日不知何故自缢。”周知县一声冷笑:“你大嫂已经招认,当日你们妯娌三人在一起聊天,你为何说她独自在一边。”黄氏心里一惊,改口道:“先前是我与大嫂在一起,后来我去叫三婶,她才来与我们一起的。”周知县见黄氏表情大变,继而诈道:“方才你大嫂招认,当日你与石氏发生口角,相互嘶骂,石氏愤而回房,才自缢的。”黄氏大惊:“大老爷,嫂嫂冤枉与我,我们有与三婶吵架啊!”周知县见有效果,就命人将黄氏带下去,带汪氏前来,依旧用诈审问汪氏,汪氏大喊冤枉,指责黄氏撒谎。周知县再命人将余家兄弟三人及黄氏一同带上,怒指汪氏与黄氏道:“此事必定与你二人有关,定是你二人或者其中一人与人有奸,奸夫来时协同侮辱了石氏,石氏才愤而自缢,你二人最好如实招来,否则本县大刑伺候。”说完,周知县便伸手假装去拿筹子。县衙的刑具,不死也得脱层皮,汪氏与黄氏都是妇人,方才经知县一番诈语,心理已然动摇,此时见知县拿筹子,已经崩溃,二人原原本本招认的事实真相。周知县听完大怒,即刻命人前去抓捕首恶余国祯。余国祯惹出大事,自知难逃一死,惶恐之下跳水而亡。周知县判汪氏、黄氏各打四十,拟定二人填命,将卷宗上交都府。不久后刑部核准,判汪氏、黄氏斩立决,并令兵丁将其房屋拆毁,以儆效尤。周国祚审理此案,超出常理,不严审男人,而是从两名妇人入手,已相互之间口供诈言二人,使汪氏与黄氏相互猜忌,进而已大刑恐吓,才是二人招认实情,可见周国祚审案并非一味用强,还是有一定针对性方法的。编后语: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意思是说:“人和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一点点,一般百姓丢弃它,正人君子保存它。舜懂得事物的道理,了解人类的常情,只是〔快快乐乐自然而然地〕走在仁义的路上,不是〔勉强地当作任务、责任〕贯彻实行仁义的。”此案摘自明《律条公案》,通过此案可以告诫世人,为人在世莫悖人性,否则就如案件中的余国祯一样,害得家破人亡、身败名裂。明朝奇案:美妇私情,设计杀夫,焉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清朝奇案:丈夫久归,见床上断发,心疑妻子有奸,不动声色杀两人明朝奇案:帅气小厮,引诱绝色主母,两条人命,道尽人性善恶明朝奇案:蛇蝎妇人为财害命,族长精明,私下调查揭开背后真相明朝奇案:真和尚玷污信女,假僧人仗义举报,揭开一桩旷古奇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96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