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八旗纨绔再读一次,一定有你忽略的细节

发布时间:2025/2/8 13:02:45   
今日推荐:《八旗纨绔》作者:人间陪审员孙达雱。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第1章

先说福海那鸟笼子。

常见的鸟笼用料无非就是竹、木、铜、铁等,而福海手里的鸟笼却是他把家传的紫檀炕案拆了之后,自个儿做出来的。

笼子里的食碗、水罐都是铜胎掐丝珐琅的,连铲鸟粪的小铜铲都镶着翡翠。

再说笼子里的百灵,也给他挣了不少脸面,会学:麻雀、山喜鹊、红子、群鸡、呼哨、小燕、猫、大喜鹊、鹞鹰、点颏、苇柞子、黄雀、虎不拉的叫声,并能连着叫出来,这就是养鸟人所说的“百灵十三套”。

“百灵十三套”还分北城净口与南城清口,福海的百灵是北城净口。

为了能把百灵养好,在养鸟圈里名声响亮,福海每天后半夜就要出门遛鸟,而且必须赶在黎明前回到家。

那个时候鸟儿们都还在睡觉,街上安静,他的百灵就不会跟着其他杂七杂八的鸟叫声“学坏”了。

那时候还没有录音机,没有标准叫声让鸟跟着学。

为此,福海就给自己的百灵找“师傅”,花钱、托人跟着京城里有名的老百灵学,足足学了三年才出师。

人们为了养好自己的鸟多想讨教一二,自然对福海的态度恭维有加。

不少土财主想花大价钱买下他的百灵,但福海都嗤之以鼻:“哼,我养鸟就是图一乐,不缺这几个小钱。”

福海借着这只鸟,找到了“人生价值”。

一天早上,福海正提着鸟笼子往茶馆里迈步,突然过来两个军警,一路吆喝着:“挂旗子!赶紧着,把旗子挂起来!”

福海正纳闷,一抬头,才发现各家铺面都挂上了黄龙旗。

不对,现在是民国了啊,怎么又……

他进了茶馆,把鸟笼子挂在门廊上,找到几个老相识,刚要开口问,突然发现这几个人的脑后都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

一个人称“桂五”的小子摇头晃脑地说:“福大爷,您整天就顾着养鸟玩儿鹰,一点时事儿也不关心啊。”

福海指了指那些辫子,问:“这是怎么个意思?”

桂五说:“您没听说啊,前两天张大帅带着辫子军杀回来了,现在呀,又是大清国啦!”

“噢……”福海这才明白过来,“可是这辫子……”

“这还不容易?您也赶紧去戏班子抄一个吧,去晚了就不赶趟了!”

福海这下可没心思显摆他的鸟了,赶紧提上鸟笼子就往家里赶。

大清国重获新生了?旗人的好日子又要回来了?想到这儿,福海激动地泪流满面!

但他又突然伤感起来,可惜啊,父亲走得太早,没等到这一天。

打从那天起,福海每天都顶着假辫子去南新仓附近打探,可一点儿发放钱粮的消息也没有。

眼见着家里又要揭不开锅了,这天夜里,福海不得不再次夹起包袱,来到了鬼市。

来这里的买家都自备马灯。

人们一般只是蹲下来,把灯凑近了看,不轻易上手,怕东西有诈被人讹上。

如果把东西拿起来,八成就是有买的意思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4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