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诸侯并起,战乱不断。上次我们讲到,楚国在面临吴国的威胁和内部矛盾中,受到了严重影响。可在吴国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背后的越国正在崛起并影响到了吴国的发展,今天我们就来讲述历史上吴越两国,这对生死冤家的故事。
1.越国的牵制
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巡视到一个叫“会(kuai)稽”的地方,并死在此地。于是他的儿子“夏启”在这个地方修了一座大禹庙,这座庙曾经香火鼎盛,可随着太康(夏启的儿子)失国后,香火就断了。后来少康(寒浞的儿子)复国以后,派自己的庶子前去会稽,延续大禹庙的香火,并且分封土地。因为少康喜爱这个庶子,但又不能把位置传给他,此举是让他远离政治争斗,也算是一种保护的手段。经过了无数岁月,在这里人们形成了社会,有了自己的文化,“于越”走上了发展的道路,最后成为了一个小小的国家——越国。
如果说吴国的称霸与晋国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越国的强大就与楚国息息相关。楚国效仿晋国的方法,也派使者前去越国帮助其发展,用意在于牵制吴国,越国国君“允常”称王。上次我们说到,称王就是称霸的前兆,而越国的称王,让处于态势的吴国有了警觉。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那个时候吴王一心要攻打楚国,夺得霸主地位。这时一个大臣想劝阻他,于是这个大臣拿着弹弓,每天清晨在花园里等候与楚王的碰面。过了三天终于见到吴王本人,吴王上下打量着这个拿着弹弓,浑身沾满露水的人,好奇地问:你在此地是想做什么?
大臣答道:大王,我发现这个花园里有一只蝉,这只蝉每天早上贪婪地喝着露水,可他并没有发现危险将至,因为后面有一只螳螂正慢慢靠近。而这只螳螂因为一心想抓住这只蝉,也没有发现后面有一只黄雀正死死盯着它。但这只黄雀因为专注地盯着螳螂,更没有想到,我正用弹弓瞄准它。不管是蝉,螳螂,还是这只黄雀,它们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而根本不知道后患无穷。(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吴王一听,明白了此人的用意,开怀大笑:哈哈,是呀!如果想吃掉那蝉,就必须先赶走这只黄雀。于是吴王派使者出使越国告诉越王允常,因为两国是邻邦,想建立友好关系。现在吴国要讨伐楚国,希望越国能出兵相助。可越王听后一口回绝。这个举动吴王心里早就明白,而他要的就是回绝的话,因为这样吴国就有讨伐越国的理由了。
公元前年,吴越两国开战。两军在一个叫做“欈(zui)里”的地方相遇(今浙江省嘉兴的南边)。吴国不费吹灰之力大败越国。这只“黄雀”被打飞了,后方没有后顾之忧。过了4年后,也就是公元前年,吴军进军楚国。
3.一招定霸
因为有着共同的目标,伍子胥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后来又因为兵圣孙武的加入,只有3万军队的吴国,向拥有10万军队的楚国发动进攻。孙武和伍子胥制定了一个多次佯攻战略。他们把军队分成3组,第一组,上半年攻楚,看到吴国发兵,楚国调动大军迎敌。可见到楚军一来,吴军便掉头就走。没过多久第二组出动,楚国又调动大军迎战,吴国还是不打。反复几次后楚国认为吴国就是小打小闹不值一提,没有必要认真对待。
公元前年,吴国搞定了唐国和蔡国(楚的两个邻国),借道直攻楚国的“郢都”,楚军毫无防备,连连战败,郢都被占领。这时楚平王已死,他与秦女所生的儿子,楚昭王继位。见郢都失守,楚昭王带着亲信大臣逃跑。
见楚昭王逃跑,伍子胥心中的怒火无处发泄,便挖出楚平王的尸体,用木棍鞭打。足足打了下才停手。并同时命手下四处抓捕楚昭王。吴国击败了强大的楚国,吴王阖闾登上霸主之位。
4.悲痛的求援
伍子胥在楚国有一个好友叫“申包胥”,当年伍子胥离开楚国时曾经与他见面。他当着申包胥发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此生一定灭楚!申包胥对伍子胥的遭遇是非常同情的,可家事与国事不能同等。作为一个楚国人,申包胥坚定地对伍子胥说:身为朋友我祝你愿望达成,可作为楚人,只要我有一口气在,此生一定恢复楚国!
见吴军来势汹汹,申包胥历经艰难险阻偷偷跑到秦国求援。他在秦君面前诉说楚国的现状:你们秦国公主所生之子在外逃亡,希望您出兵帮助您的外孙复国。秦君犹豫了,因为如此强大的楚国居然挡不住吴国的攻势,如果贸然出兵,感觉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拒绝了申包胥的请求。
看秦君的态度,又想到自己的国家陷入灭国的危机,他忍不住内心的悲痛,站在门庭外,面对楚国的方向号啕大哭,一连哭了好几天。秦君被他的行为所感动,又担心自己外孙的安危,于是召集大臣商议对策。经过商讨,秦君认为自己东边是老对手晋国,南面又是与晋国结盟的吴国,如果吴国占领楚国后,就形成了对秦国两面夹击的局势,这样对秦国十分不利。最后他答应了申包胥的请求,发兵3万支援楚国。
5.世事难料
楚国毕竟是一个基础雄厚的国家,楚文化在南方的地位已经稳固。虽然吴国占领了郢都,可有很多小国家不认同吴国的称霸。而楚昭王的流亡政府依然有很大的号召力。所以吴国攻打楚国的形势成为了拉锯战(对于小国攻打大国,拉锯战是十分不利的)。打破吴国态势的情况有三点:第一,楚国人民从四面八方发起小规模战争,誓死不投降。这样一来就打散了吴军的部队。第二,秦国大军已经来到,同时面对两个国家的军队,吴军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第三,吴王阖闾的弟弟,见阖闾快要倒台了,便带领自己的部队回到姑苏自立为王,并宣布阖闾的身份是不合法的。
吴国既有外患又有内忧,吴王阖闾被迫撤兵整顿内部矛盾。阖闾的弟弟见形势不妙投奔楚国,楚王接纳了他,并给了一块封地。与此同时暗中想抓住机会一举击溃吴国的越国,看吴王撤兵回国,也就放弃了偷袭的计划。越国这样的行为,让吴王阖闾深刻感受到,不把这只“黄雀”彻底消灭掉是不行的。
公元前年,越王允常去世,他的儿子继位。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就此登场。而吴王阖闾见新君上位局势不稳,便率大军压进,争取一举灭掉越国。越王勾践也率军迎敌。双方又在老地方“欈里”相遇。本来是吴强越弱,在吴王阖闾的心里这次打败越国不在话下,可同样的剧情并没有上演。
在双方对阵中,只见越军和那些衣衫褴褛的越国囚犯来到吴国的军阵前,先是高声叫骂,然后举剑自杀。一排人倒下,另一排人接着上前。这奇怪的一幕让吴军目瞪口呆,就在这一瞬间,越王勾践身先士卒立即对吴军发动攻击。还没回过神的吴军猝不及防,阵型被冲乱。
这次战役,越军大胜。吴王阖闾身受重伤,不久便离开人世。在临死前他把自己的儿子“夫差”叫到身边说:要记住,你的父亲是如何死的,这个仇一定要报。
在吴国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因为诸多因素而导致了失败,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他们又是如何争夺霸主的呢?这两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精彩故事呢?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