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周世宗经营帝业之初,就

发布时间:2022/10/16 0:32:19   

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大乱,总共54年的时间里,光朝代就更换了5个,皇帝换了8个姓,14个人。但是在这些皇帝里边,却有一位皇帝特别突出,他就是周世宗柴荣。他在高平之战中树立威信,然后力行改革,短时间内使国力、军力大增,他南征北讨,开疆拓土,但天不假年,39岁就英年早逝,在位时间只有6年。在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一个人所共知的人物赵匡胤迅速崛起。

柴荣可以说是个幸运儿,他的江山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之力得来的。他是从他的姑父兼养父郭威手里继承的皇位,因为养父没有子嗣,他又深受养父的信任和喜爱,所以继承了养父的“家业”。他刚继任几天,敌对国家后汉皇帝刘崇就联合契丹发兵来袭。这个刘崇是一个善于捕捉时机的人,他选择后周交接政权交接的节点,应该说还是非常恰当的。

一接到战报,柴荣就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柴荣打算御驾亲征,却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宰相冯道反对最强烈。这位冯道是个牛人,他做过四朝宰相,辅佐过十个皇帝,被称为不倒翁式的权臣。冯道说,陛下不必亲征,派一员大将去迎敌就行。柴荣说,我要学唐太宗亲自出征。冯道说,不知陛下能不能做得唐太宗。柴荣说我要以泰山压卵之势,打败刘崇。冯道说不知陛下是否做得了山。从这一段君臣对话来看,这个冯道非常轻视新登基的柴荣,而从群臣反对,更看出柴荣在朝堂之上,还没有树立威信。但是柴荣还是力排众议,带兵亲征。

柴荣当即派三路兵马迎敌,他命天雄节度使符彦卿从磁州进兵,袭击敌军后路,命河中节度使王彦超从晋州出击,攻击敌军东翼,命马军都指挥所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从正面进军,柴荣则率领中军统御、协调各路军马。双方在泽州高平摆开战场。因为后周的人马还没到齐,尚有刘词带领的一支人马正在赶往前线,刘崇就有些轻敌,他不听契丹大将杨衮的劝告,要抢头功,杨衮也乐得作壁上观。后周、后汉的军队刚一交锋,樊爱能和何徽的部队即被击溃,樊爱能、何徽丢下大队人马,带领亲兵一路往回逃跑,还一边跑一边抢掠本国的百姓。樊何二将的人马纷纷投降。战场形势对后周极为严峻,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整个大军很容易溃不成军。危机关头柴荣带领亲兵冲到阵前,他冒着敌人的箭雨率先向敌军发起冲锋,就在这时,一个名叫赵匡胤的宿卫将官——就是皇上的贴身侍卫——大呼一声:“连皇上都不怕死,难道我们会贪生吗?”这一声呼叫,立即引起将士们的响应,后周将士士气大增,于是大家冲锋陷阵,不仅扭转了不利局面,反而一下击溃了后汉的军队。后汉军主帅张元徽想要阻止自己溃败的军士,却不料马失前蹄,后周的军士一下冲过来,把他杀死。后周军没了主帅,更加溃不成军。刘崇当时正在帐中饮酒,等待胜利的消息,没想到他很快就看到自己败逃的军士,他只得收拾残军退守太原。而一旁观战的契丹军看后汉已经完蛋,自己也只好撤兵。

柴荣很快兵临太原,把太原团团围住,如果不是粮草接济困难,他就会一鼓作气拿下太原。

高平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更打出了柴荣的威信,他在战场上的表现赢得了全军上下的崇敬。班师之后,柴荣论功行赏,赵匡胤因为表现突出,战功卓著,被提拔为殿前都虞侯。可以说赵匡胤一战成名。从此赵匡胤受到了皇上的青睐。

高平之战虽然打赢了,但却是险胜,若不是柴荣冒死冲锋,不是赵匡胤等将士拼死冲杀,后周的命运不堪设想。这一战暴露出军队的很多弊端,于是柴荣决定整顿军纪,并对部队进行大规模调整改革。他首先杀了临阵脱逃的樊爱能、何徽等七十多个将领,然后大刀阔斧改革禁军。为了提高禁军的战斗力,柴荣命令从全国招募壮士,送到开封,然后由赵匡胤亲自从中挑选武艺高强且勇敢的人,充实禁军。禁军原本属于拱卫皇帝的部队,那时演化成朝廷的中央军(一直到宋朝,禁军仍然是中央军)。这支军队在后来柴荣南征北战时是后周的主力。陈桥兵变的时候,赵匡胤官职是殿前都点检,率领的就是禁军,而赵匡胤的班底就是在高平之战之后开始建立起来的。

所以说高平之战表面看成就了柴荣,其实是成就了赵匡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7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