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三候
一候
鸿雁来宾
宾,客也。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迟行的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陆续往南迁徙,寻找越冬之地。二候
雀入大水为蛤
雀鸟,感阳而出;蚌蛤,入水为阴。寒露天冷,黄雀隐没避寒,换之海中蚌蛤突然增多。其贝壳与雀鸟的颜色花纹相似,故而古人认为雀化为蛤。三候
菊有黄华
寒露渐近尾声,深秋百花皆感阴气而凋零,唯黄菊独盛开,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寒露习俗
0
登高
寒露时节天气转凉,北方已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蝉噤荷残,偶见早霜。这个时节,虽然天气已经转凉,但却是赏枫叶的大好时节,有道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时节。
此时挎上背包,登上山峰身临枫林之中,品味白云红叶之妙,早已成为人们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
02
吃黑芝麻
寒露时节“吃黑芝麻”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古时候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俗话说:“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
老话讲“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芝麻具有润肠燥,排毒的功能,所以寒露时节就有了注重饮食养生的习俗。
03
喝菊花茶
菊花茶,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花草茶,寒露时节“喝菊花茶”的习俗最早可追溯于唐朝,至清朝时开始广泛应用于民众生活中。
众所周知,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始黄华。这三候“菊始黄华”说的就是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菊花起源于中国,它作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耐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所以,在寒露这一天,古人就会泡上一壶菊花茶,每天坚持喝,就能起到“和颜悦色”的作用。
04
吃鱼蟹
寒露时节,有吃螃蟹、钓鱼的习俗。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安全提示
寒潮来袭应该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戳视频一起学习了解气温降低防寒保暖勿忘消防安全
这些防火知识要记牢●策划:杨华●海报:制图:尹彦博文案:刘绍聪●素材来源:人民网新华网应急管理部●编辑: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