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www.yunweituan.com/npxdt/npxchy/m/838.html今日,李嘉诚先生用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热议——黄台之瓜,何堪再摘。这句话的出处是唐朝章怀太子李贤的《黄台瓜辞》,原文如下: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今天,我们不讨论香港的事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诗背后的人和事。这首诗被收集在《全唐诗》中,内容也相当浅显易懂,和三国时曹子建所作的《七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曹子建用豆子和豆萁来比喻兄弟相煎何急的情况,李贤用摘瓜一事表明自己的心意,祈求母亲不要对自己的儿女们赶尽杀绝。母亲连杀二子武则天和李治有四个儿子,按年龄大小排序为: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其中,李弘、李贤、李显先后被李治册立为皇太子,李弘和李贤却先后死于武则天之手,李显也被武则天软禁了十数年。我们先来看看李弘,李弘年出生,深得李治喜爱,去世后,被李治追封为孝敬皇帝。史书记载其人:弘仁孝,礼宾大臣,未尝有过。在李弘短短的23年生命中,有数次监国的经验,深得朝野内外赞誉,自己本身也积累了一定的治国理政的经验。但就是这样一个杰出的太子,却得罪了一个不该得罪的人—武则天。有一次李治去洛阳,命令李弘监国。李弘无意中在皇宫中发生了萧淑妃的女儿: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在两位公主在宫内的生活极其凄惨,而且年近三十都未曾嫁人,于是李弘上表请求李治允许两位姐姐出嫁,李治同意。但这件事,无疑得罪了心狠手辣的武则天。在不久后,李弘就莫名其妙的暴毙于洛阳合璧宫。李贤说的“一摘”,明显是指这位哥哥。李弘死后,李治虽然悲痛,但皇位继承人的位置不能空缺,于是让李贤当了太子。李贤的能力比李弘有过之无不及。同样,他的脾气和性格也比李弘要刚烈的多。他当上太子以后,和武则天的关系非常紧张。举一个例子:武后曾命人写了《孝子传》等书给李贤,意思是让他学会怎么当一个儿子,李贤马上就召集文官编了一本《后汉书》回蹭武则天。后汉一大显著的特征就是后宫干政,李贤此举就是告诉武则天,别干涉你不该管的事情。后来,李贤被人诬陷造反,被贬为庶人。公元年,武则天命令丘神勣逼死了李贤。李贤自己应了这句诗中的“二摘”。李旦三让皇位李旦是唐朝史上非常有趣的一个皇帝。他有趣的地方在两点:1.三次把皇位拱手相让。2.他的父亲李治、母亲武则天、哥哥李弘、李贤,儿子李隆基都是皇帝,再加上他自己也是皇帝。号称“六味帝皇丸”。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三让皇位的事情。李治去世后,李显继承皇位,但只有短短的二十来天,就被武则天所废。李显被废以后,李旦成了傀儡皇帝。这个傀儡皇帝,一当就是六年。六年后,武则天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李旦迫于形势,也奏请母亲称帝,武则天应允。这便是一让皇位。纵观武周一朝,储君一事一直是武则天挥之不去的梦魇。在众多大臣的力劝下,晚年的武则天终于下定决心要将政权还给李唐,但怎么还,还给谁,这还是个问题。问题的主要矛盾就在于,李治还有李旦和李显两个儿子,到底选择谁做接班人?这个时候,又是李旦主动站出来了。他一方面数次上书请求把储君的位置让给李显,另一方面自己数次称病不上朝,用行动表明自己的心意,这才促使武则天下定决心立李显为储君。这便是二让皇位。李显死后,韦皇后想当第二个武则天。但她想不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己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人抄了后路。政变成功后,李旦又一次登上了帝位,这是他第二次迫不得已当上了皇帝。但这次皇帝也没有当很久。年,李旦禅位给李隆基,自己去当太上皇了。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矛盾逐渐越来越大,后来终于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李隆基除掉太平公主以后,李旦便下诏正式还政给皇帝,自己颐养天年。这便是三让皇位。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