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雀 >> 黄雀生活环境 >> 燕国宰相与谋士结成亲家,本以为蒙骗燕王,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谋士,他与燕国的相国子之结为了亲家,成为了子之的得力助手。子之这个人位高权重处事精明,他早就有了谋反之心,但是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下手。终于在燕国公子被送到齐国做人质之后,他看到了自己上位的一个机会,而帮助他上位的这个人就是苏秦的族弟苏代。
燕国相子之马上凭借着之前与苏秦的亲家关系,又与苏代结成了亲家,并且在此之后派遣苏代前往齐国侍奉作为人质的燕国公子。
子之之所以派遣苏代前往齐国,并非是像他所说的那样去侍奉燕国公子,而是监视燕国公子在齐国的一举一动,以便于自己在燕国国内谋划自己的政治阴谋。
“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苏代这个人与他的哥哥苏秦一样都希望通过离间的方式来帮助燕国击败齐国,但可惜的是苏秦因为计谋泄露被齐王处死,因此苏代想出了利用人质来缓和两者之间关系的策略,燕王哙也同意了苏代的想法。
子之对苏代进行了渗透,他与苏代结成亲家只是第一步,他的下一步就是要利用苏代前往齐国来获取燕王的信任。果然,苏代三年之后从齐国回到了燕国,并且受到了燕王哙的亲自接待,燕王哙问了他一个问题:“齐王其霸乎?”
意思就是说,齐王现在要称霸了吧?但是苏代斩钉截铁地否认了这一点,并且给出了齐王不能称霸的理由,那就是“不信其臣”。这实际上是苏代与子之串通一气忽悠燕王的,但是燕王果然相信了苏代的话,从此之后将自己的大权下放到了子之手中。
子之初步的计划得逞之后,他还想获取政治上的合法地位,为此他专心策划了一场见面。而这次的主角不再是苏秦的族弟苏代了,而是子之收买的另一个谋士,他就是在史书上生卒不详的鹿毛寿。
鹿毛寿这个人虽然生卒年不是很详细,但是他却彻底地改变了整个燕国的命运,他在子之的指示下面见了燕王。《史记·世家·燕召公世家》记述了他与燕王之间的对话,“不如以国让相子之。”鹿毛寿这个人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而后进行了论述。
鹿毛寿说:“尧舜这两个人之所以为天下人称道,就是他们及时地让位于贤者,自己隐退在幕后做一个普通人。”为了让燕王进一步上钩,他还举了许由的例子,说“尧当年让位于子由但是子由不接受,尧因此既有了让天下的名声又实际上执掌着天下”。接下来鹿毛寿就开始给燕王灌迷魂汤了:“我相信相国子之必定不会接受您的禅让,但是您却因此获得了与尧一样的美名,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称道的事情呢?”
燕王果然被忽悠地团团转,马上表示要将自己的王位禅让给子之,子之虽然没有接受他的禅让,但是在燕国的地位却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这只是子之夺取政权的第一步而已,他紧接着又派人去劝说燕王,并且举出了伯益和启的例子,燕王这一次果然再次上当。
子之在这次禅让之后已经成为了燕国的皇帝,而燕王姬哙此时却成为了一个臣子。子之通过自己一步又一步地布局,终于登上了权力的高峰,成为了燕国名义与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但是可惜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道理是亘古不变得,子之的背后是一个更加深谋远虑的存在,那就是虎视眈眈的齐王。子之忽悠燕王哙将王位禅让于他,极大地损害了燕国太子的权益,为此燕国太子与子之之间就王位的问题爆发了一场内战。
太子姬平联合燕国将军市与子之之间打得不可开交,虽然子之在最后以自己的力量平定了这场内乱,但是给燕国的实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就给了齐国乘虚而入的机会。
在公元前年,齐王趁着燕国在内乱之后的疲软发动了战争,并且取得了全面的胜利。燕王哙与相国子之在这场战争中被杀死,而与子之沆瀣一气的苏秦之弟苏代也被吓得不敢回燕国。这一场事件到此才算结束,但是回过头来看确实是步步惊心,从子之最初的布局到齐王最后的胜利,最大的赢家原来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齐王。子之本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却没有想到恰恰中了齐王的奸计,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
可能从当初子之指示苏代游说燕王向齐国派遣人质成功的那一刻起,齐王就已经明白了子之的小心思,他等的就是子之的上位。齐王的隔岸观火果然是老谋深算,子之以自己精明的头脑和残酷的手段最终获取了王位和胜利。
但是整个燕国却因此而走向了下坡路,在燕国内战之际连小小的中山国都敢来分一杯羹。而齐王发兵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必定胜利,燕国宰相与谋士结成亲家企图不轨,但最终不过是齐王计谋上的一环,子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